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張世倫影像史研究者,曾任博物館員與雜誌記者等職,政大新聞所碩士,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 College)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文章與論述散見《攝影之聲》與《藝術觀點ACT》等刊物與專書,譯有《攝影的異義》(John Berger)、《另一種影像 ...

  2. 2021年11月12日 · 《現實的探求:台灣攝影史形構考》 收錄了影像研究者張世倫近年來關於台灣攝影的文章,內容從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人間》雜誌,一路談到「太陽花運動」與當代藝術。

  3. 2024年1月27日 · 文 顧伊 張世倫於2021年關於台灣攝影的論著《現實的探求 台灣攝影史形構考》,其書名巧妙地將「歷史」一詞置於括號之中。

  4. 2021年11月12日 · 《現實的探求:台灣攝影史形構考》 收錄了影像研究者張世倫近年來關於台灣攝影的文章,內容從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人間》雜誌,一路談到「太陽花運動」與當代藝術。

  5. 2021年9月27日 · 張世倫在《現實的探求》前言裡,開宗明義的強調,這本書希望裂解攝影史的單一建構方式,成為具有多義性、異質性的潛在複數歷史(potential histories)。這讓我們回想起西方主導攝影文化與歷史書寫的國家,在攝影史出版上曾有的經驗與轉變。

  6. 本文評論張世倫所著之《現實的探求——臺灣攝影史形構考》一書。 本書具備臺灣攝影史的批判性歷史綱要之雛型,但在臺灣攝影史研究積累仍不夠成熟的現況之下,抗拒了整體歷史書寫的使命,卻也同時打開了檔案研究的可能性。 本文首先就臺灣攝影史架構的反省與研究進路,衡量本書在攝影史研究進路上的角色意義與推進。 其次,之於歷來攝影史的史料發掘、繼承與再考工作,觀察《形構考》展示了怎樣的研究實踐、意義與價值。 最後,本書強調將影像與檔案予以「問題意識化」,而其對國族攝影史的抵抗之外,進行了怎樣的實踐及其可能產生的正面意義。 臺灣攝影、歷史形構、檔案、攝影史 . * 致謝辭:本文感謝匿名評審的寶貴意見與對話。 **陳佳琦為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所博士,Email: narchichi@gmail.com。

  7. 2021年7月26日 · 本書集結影像史研究者張世倫近十年來的攝影史研究書寫,重返檔案文獻與歷史事件,以批判性的目光,帶領讀者細細觀察攝影在台灣歷史中的蜿蜒流動,反思「攝影史」的形構歷程。

  8. 張世倫藝評家攝影史研究者,曾任博物館員與雜誌記者等職,政大新聞所碩士,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 College)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文章與論述散見《攝影之聲》與《ACT藝術觀點》等刊物與專書,並譯有《攝影的異義》(John Berger

  9. 張世倫影像史研究者,曾任博物館員與雜誌記者等職,政大新聞所碩士,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 College)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文章與論述散見《攝影之聲》與《藝術觀點ACT》等刊物與專書,譯有《攝影的異義》(John Berger)、《另

  10. 博客來搜尋,作者,關鍵字:張世倫,分類:全館,現實的探求 台灣攝影史形構考,家族盒子:陳順築,台灣青春紀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