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8日 · 新加坡怡和股價閃崩事件:市值蒸發410億美元. 近期最有名的閃崩事件發生在2019年,新加坡擁有186年歷史的怡和集團 (Jardine Matheson Holdings Ltd.)股價崩跌,. 自怡和創立以來,怡和的股價跌幅,從沒有出現過兩位數,但卻在2019/1/24的盤前交易暴跌83%,共167,500股以10. ...

  2. 2023年11月12日 · 寬鬆的貨幣政策是金融動盪的原因. 回顧全球四大金融危機 / 信貸泡沫. 第一波金融危機 – 拉丁美洲債務危機. 第二波金融危機 – 日本與北歐金融危機. 第三波金融危機 – 新興市場國家與亞洲金融危機. 第四波金融危機 – 2008年金融海嘯. 四次金融危機,皆源自信貸供給不平衡. 了解真正的本質. 書中有一句話很好: 「某件事改變得越多,本質就越保持不變。 作者提出的本質有兩點: 金融危機背後的本質,是政府貨幣寬鬆政策. 當出現貨幣幻覺時,投資人會忘記投資的初衷或本質. 1. 金融危機背後的本質,是政府貨幣寬鬆政策.

    • 灰犀牛定義是什麼?
    • 為什麼要了解灰犀牛?
    • 灰犀牛與黑天鵝的差異在哪?
    • 沒有思考灰犀牛會怎樣?
    • 灰犀牛相關案例
    • 灰犀牛五大階段
    • 灰犀牛來臨時,如何應對?
    • 快速重點整理:灰犀牛是什麼意思?

    灰犀牛事件是指已存在、顯而易見、發生機率高、且傷害大的事件,卻因為經常被忽視,最終導致嚴重傷害與衝擊。 灰犀牛(英文:grey rhino)意思是指一種可以被預測的風險事件,但因為威脅真正發生時間離當下仍有一段距離,因此人們常常下意識忽略它, 就像草原上遠處的一隻灰犀牛一樣,它並不難察覺,但人們經常視若無睹、故意疏忽, 即使這隻灰犀牛向我們跑過來,因為一開始灰犀牛看起來很遠、很小,似乎也不會立即感受到威脅,可是一旦灰犀牛衝到面前,卻會對我們帶來巨大傷害。 2013年,曾任紐約世界政策研究所(World Policy Institute)主席的米歇爾.渥克(Michele Wucker)在達沃斯經濟論壇(WEF)首先提出「灰犀牛」一詞, 她於2016年出版《灰犀牛:如何認清我們忽視的明顯危險並...

    了解灰犀牛的意義在於: 1. 讓我們了解到乍看微小的問題,如果對這些小問題視若無睹,恐怕未來會遭受無法想像的後果, 2. 做好事前準備,當面對威脅時將危機化為轉機,同時,避免二次傷害,把傷害降到最小。 3. 最重要的是設法展開行動,如2008年金融危機後實行的經濟紓困計畫,成功避免情況進一步惡化。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灰犀牛的案例, 當你仔細思考其實就會發現,很多事情我們明明知道有潛在風險,總抱持鴕鳥心態不願面對,遲遲未採取行動, 好比說,大家都知道要運動才能預防疾病發生,也知道含糖飲料喝太多就會變胖, 卻總說服自己工作太忙,沒時間運動,或工作太累,需要喝杯飲料犒賞自己, 我們明明知道,但卻會選擇持續去忽略這些風險事件, 直到有一天它可能的傷害大到如同草原上已經跑到眼前的灰犀牛一樣,我們再也無法...

    黑天鵝(英文:black swan)是指超乎我們預期與經驗的意外事件, 《黑天鵝效應》作者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曾說, 如果讀者的閱讀動機是為了想預測下一次黑天鵝事件,那就搞錯重點,因為黑天鵝事件根本無法預測。 黑天鵝無法預測、發生機率小, 灰犀牛可以預測,且發生機率更高, 相同的地方在於,黑天鵝與灰犀牛,都能造成巨大殺傷力。 黑天鵝因為無法預測,僅能以後見之明因應, 而面對灰犀牛則憑靠先見之明,當你意識到問題時,就必須迅速判斷哪些地方需要改變,決定進行哪些變革,否則依然可能會遭受巨大的傷害。 黑天鵝挑戰我們的想像力與預測力,灰犀牛則挑戰我們的應變力與行動力。 比起擔心黑天鵝事件發生,我們更應該思考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灰犀牛」,意識到問題背後的潛...

    想像一下,當你看到一隻灰犀牛朝你狂奔而來,如果灰犀牛還很遠,看起來就像遠方一個小點,當下也許是最佳的逃跑時機,但我們卻難以感到威脅, 當灰犀牛開始接近,這時你想拔腿就跑,但實際上卻可能愣在原地、動彈不得, 面對突如而來的危機,不及時行動絕對是最下策。 比起面對黑天鵝事件的無力感,灰犀牛事件讓我們意識到: 面對即將來臨的危機,我們有能力提早解決與預防,看似微小的徵兆並非空穴來風,能透過科學方式驗證及預測。

    灰犀牛的概念,跟危機管理界所說的陰燃危機(英文:Smoldering crises)十分相似,它是指沒有火焰、緩慢地燃燒現象。 很少人會察覺到陰燃危機,因為它燃燒時沒有火焰,經常被人忽略, 在特定狀況下,陰燃可以演變成有焰燃燒,引發大火,也就是說,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大型火災事故。 在一份 PRNews/CS&A International 的研究調查表明,約有三分之二的商業危機事件並非突發事故,而正是所謂的陰燃危機, 這些危機本來可以在事態惡化前預防和緩解,卻因忽視最終造成難以想像的後果。 也因此,灰犀牛帶給我們的啟示除了察覺、辨認風險以外,另一個重要啟示是預防的重要性。 米歇爾.渥克在《灰犀牛 》一書中提到許多灰犀牛案例, 這些重大危機在事發之初已有明顯威脅,只是被人忽視, 其中有些案例可...

    從上述 Do Kwon 和 Alan Greenspan 的回應來看,精準詮釋歷經灰犀牛的第一階段。 《灰犀牛 》一書中列出灰犀牛五大階段,分別是: 1. 否認 2. 迴避 3. 診斷 4. 恐慌 5. 付諸行動 第一階段是「否認」:人們總是容易找各種藉口,不願意承認問題已經來臨。 第二階段是「迴避」:我們已意識到問題,卻因惰性、拖延、體制性忽略等因素,遲遲不採取行動。好比 2011年歐債危機,許多人呼籲進行結構改革,但毫無行動,終究爆發危機。 第三階段是「診斷」:正視問題,開始思考有哪些解方。診斷也包括排定優先順序,如果你同時遇到很多隻灰犀牛,你應該思考的是:先解決哪一隻? 第四階段是「恐慌」:當你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和急迫性,覺得應該做些什麼,但一心想快速解決可能迫使你做出錯誤決定。 第五...

    灰犀牛大至氣候變遷,小至職涯規劃, 平時我們可以養成習慣,經常檢視日常周遭的灰犀牛,將可能出現的灰犀牛列出清單,並盡早優先處理。 可以問問自己: 我的灰犀牛是什麼?對我有何影響?我的行動方針是什麼? 灰犀牛乍看之下是威脅,但也取決你看事情的角度, 例如:高油價對高耗油的汽車是長期必然的威脅,但非立即威脅,卻是油電混合車與電動車打入市場的契機。 透過思考灰犀牛,能改善我們的決策方式,降低忽視風險的可能性,還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有潛力的新機會。

    灰犀牛是指已存在、有明顯徵兆、衝擊力大、發生機率高卻容易被忽視的威脅。 面對灰犀牛,我們可以如何應對和思考?快速整理重點如下: 1.察覺:儘早察覺、辨識有哪些潛在風險與問題即將發生,避免低估或忽略其嚴重性,不要否認發生的可能性。 2.分析:面對來勢洶洶的灰犀牛,拆解問題,了解問題的核心,並排定優先順序。 3.行動:積極採取行動能避免二度傷害,按兵不動是最下策。 4.危機也是轉機:取決你看事情的角度,有時危機也是改善、捲土重來的契機。 5.建立檢視習慣:平時養成習慣,眼觀四方、耳聽八方,問問自己:「我的灰犀牛是什麼?」「對我有何影響?」「我的行動方針是什麼?」,將可能出現的灰犀牛列出清單,並盡早優先處理。 市場先生心得:最後談談投資領域的灰犀牛 除了前面提到2008年金融海嘯以外,其實在金融投...

  3. 2023年7月25日 · 1938年,是川透過分析美國、英國、蘇聯和中國的年度預算,發現其中有些預算極不尋常,藉此預測二戰將要來臨,美蘇將會圍堵日本,他多次提醒日本軍參謀本部,但沒人把他的話當真,為了提升日本的軍備實力,他前往朝鮮開發鐵礦,他先後設立三家公司

  4. 2024年4月2日 · 日本旅遊消費該選哪張信用卡?日本信用卡回饋好嗎?在日本買家電、藥妝刷哪張卡更優惠?

  5. 2022年2月5日 · 艾略特波浪理論(英文:Elliott waves),也常簡稱為 波浪理論 。 波浪理論是由美國會計師兼作家,拉爾夫·納爾遜·艾略特 (Ralph Nelson Elliott)於1938年提出, 艾略特受到 道氏理論 啟發,它認為市場的走勢就像潮汐波浪 (Waves)一樣,一波接著一波,他觀察波浪模式,找到一些重覆發生的結構特性,認為這可以用來預測股票市場的走勢。 波浪理論主要用來判斷趨勢進行的階段,以及趨勢是否反轉。 但因為很難做精確分析,所以也常搭配其他技術分析指標運用,而不是單獨使用。 波浪理論的基礎架構認為: 在 多頭行情 時(牛市),有5波主要上漲波、3波下跌波的循環; 在 空頭行情 時(熊市),有5波主要下跌波,3波上漲波(反彈波)的循環,組成了整體股市循環。 以下會詳細說明。

  6. 2023年3月20日 · 日經225指數歷史走勢與特性介紹. 日經225指數從1950年9月7日開始编制,指數值可以追溯到1949年5月16日,超過70年的歷史,並且經歷過了日本多次的經濟變化。 1990年開始日本經濟逐漸泡沫化,一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更是遭到沉重打擊,持續至2010年代跌落谷底,這一段期間被稱為「 日本經濟失去的20年 」。 2011年又經歷日本大地震、福島核災、海嘯等問題,讓日本經濟再次衰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