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9日 · 林語堂故居位於士林區永福里,緊鄰著通往陽明山的仰德大道旁,這個地方承載著林語堂最後十年的居住和長眠。 在林語堂離世後,這座房子曾經是北市圖所有,因而被用作市立圖書館使用一段時間,如今則成為了一座市定紀念建築,由東吳大學負責維護,裡面還藏著一座名為「有不為齋」的特色餐廳。 而這座房子的原屋主可謂身份非凡,過去對於翻譯文學與中華文學的貢獻,使其備受敬重,晚年的住所便是時任總統蔣介石親贈林語堂夫婦的。 林語堂故居建物特色. 在1966年,蔣介石在臺灣與將要轉機去香港探親的林語堂夫婦見面,當時他表達了希望林語堂夫婦定居於臺灣的期許。

  2. 展覽資訊|方寸之間——林語堂鈐印展 倘不知道人民日常的娛樂方法,便不能認識一個民族,好像對於個人,吾們倘非知道他怎樣消遣閒暇的方法,吾們便不算熟悉了這個人。

  3. 林語堂故居(原林語堂先生紀念館)建於民國55年,座落於貌似林語堂故鄉福建山景的陽明山,讓長年旅居美國的林語堂帶著濃厚思鄉之情返台定居,故居房舍及空間為政府所贈,並由林語堂親自設計,白牆藍瓦的房舍結合了中國四合院的架構,佐以西班牙的設計

  4. 林語堂故居 ,位於 臺灣 臺北市 士林區 永福里、 陽明山 仰德大道 旁,為 林語堂 最後十年所居、長眠的地點。 林語堂去世後曾作為 市立圖書館 ,今列 市定紀念建築 ,由 東吳大學 維護。 歷史 [ 編輯] 蔣總統贈屋 [ 編輯] 迴廊. 1966年1月28日,總統 蔣中正 在 南臺灣 接見要轉機去 香港 探親的 林語堂 夫婦時,表達希望他們夫妻到臺灣定居 [1] 。 林語堂先是陽明山租房子住,後來蔣中正就為他們在陽明山建一幢房子 [2] 。 給林語堂居住的房子建地一百零一坪 [3] ,三房二廳 [4] ,總占三百三十坪 [3] 。 建築由林語堂與 王大閎 一同設計 [5] ,架構似 四合院 [5] [6] ,呈現「ㄇ」字型的迴廊 [5] ,設立西班牙式螺旋廊柱 [5] [6] 。

  5. 林語堂故居」座落陽明山腰,興建於民國五十五年,由語堂先生親自設計,是先生生前最後十年定居台灣的住所。 本建築是以中國四合院的架構模式,結合西班牙式的設計取向,兼具東、西方風格,融合了現代感與古典美。

  6. 林語堂紀念館位於福建省 漳州市 薌城區 天寶鎮五里沙村,是大陸第一家林語堂紀念館,天寶鎮是林語堂的家鄉。 建於2001年10月,2002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

  7. 民國五十五年,落葉歸根的思鄉之情促使語堂先生離美返台定居。 這座房子是政府的禮物,由林語堂先生親自設計;這座白牆藍瓦的別墅,以中國四合院的架構模式,結合西班牙的設計取向,融合成現代感與古典美兼具的建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