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30日 · 陳先生於111年贈與一個評定現值7,000萬的房子給他的女兒假設土地增值稅為1,000萬陳先生要繳交的贈與稅為: 1. 贈與總額- 贈與稅 免稅額-扣除額 = 課稅贈與淨額 7,000萬 – 244萬 – 1,000萬 = 5,756萬 2. 課稅贈與淨額×稅率-累進差額-扣抵稅額 = 應納

    • 房地不動產過戶轉移有 3 方式
    • 以 買賣 方式移轉房地不動產
    • 以 贈與 方式移轉房地不動產
    • 贈與,可能未來出售要繳高額房地合一稅
    • 注意二等親內買賣房地也會被視為贈與
    • 生前轉移:土地採買賣、房屋採贈與的方式最為有利
    • 不動產移轉快速結論:房地過戶子女,要依照個人狀況評估做法

    土地、房子過戶有以下3種方式: 1. 贈與 2. 買賣 3. 繼承 市場先生也將這之間比較整理如下表: 基本上,不動產移轉主要分為生前贈與、買賣,以及死亡後繼承 3 種方式, 今天我們就先討論生前可以規劃的「贈與」及「買賣」, 在這兩個方式中,贈與方式可能會要繳納「贈與稅」; 買賣方式則不需課贈與稅,未來出售時被課徵的房地所得稅,則會以取得成本來計算。

    假設陳先生以「買賣」的方式移轉房地給兒子,雖然不用繳納贈與稅, 但因他和兒子算是 二親等 間買賣,所以仍然須要向國稅局申報。 陳先生需要提出實際支付價款 (買賣價款如為 1,000 萬元), 在證明文件給國稅局審核後,取得國稅局核發之非屬贈與同意移轉證明書,才能辦理移轉登記。 而陳先生的兒子日後若出售該房地,同樣需申報房地所得稅,計算房地交易所得時,其中的取得成本, 就會是以上述陳先生與兒子間的買賣價格 (也就是 1,000萬元)。

    但若陳先生採用「贈與」方式移來轉房地給兒子,就必須申報繳納「贈與稅」。 贈與金額會以土地公告現值及房屋評定現值為準。 點此看>>土地公告現值及地價查詢 因為贈與人每年有 220 萬元的免稅額, 所以陳先生同年度如果沒有其他贈與項目, 他贈與該房地給兒子時,就會以該房地公告及評定現值 200 萬元為贈與金額, 而 200 萬元沒超過免稅額 220 萬元,所以是不用繳納贈與稅, 但如果你的狀況和這案例不同,它的該房地公告及評定現值假如很高,且超過220萬,這樣就要繳納贈與稅了。 由於大多數不動產金額可能高於220萬, 因此有些人可能會考慮分不同年度贈與,也就是將不動產「分割贈與」。 用分割贈與方式, 就需要考慮 代書費、地政規費,這些額外費用,土地增值稅也會增加, 其中代書費通常會是較大的支出,...

    比較需要注意的是, 用贈與的方式移轉這筆土地, 因這筆房地是「贈與來的」,所以計算房地交易所得的「取得成本」, 就會是他受贈時的「土地公告現值及房屋評定現值(200萬元)」, 並按政府發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調整 後金額為準。 而105年開始實施的房低合一稅,是將房地稅賦合併計算, 而計算方式是 [成交價-(取得成本+相關費用)-土地漲價總數額]x規定稅率 所以透過贈與而來的房地,因為取得成本低, 未來在轉賣時可能要繳交高額房地合一稅

    前面簡單瞭解了生前房地轉移兩大方式:買賣、贈與 你應該有注意到「買賣」是相較「贈與」不必在當下被課稅的, 許多人不會想到兒子未來是否要出售房地一事 (反正到時候稅他自己要繳), 所以會傾向選擇以買賣,來繞過贈與稅的部分。 但市場先生要提醒你,用這種方式轉移也是要小心喔, 因為按照遺產及贈與稅法第 5 條第 6 款規定,二親等以內親屬間財產之買賣,是以「贈與論」, 而依照這條法規,就是一樣要被課徵贈與稅的。 一樣舉財政部的另一則故事為例, 媽媽和兒子,簽訂A房地買賣契約,約定由兒子以總價款 400 萬元買媽媽所有的 A 房地, 接著,兒子另外以媽媽所有的 B 房地為擔保,向銀行借款 400 萬元, 支付向媽媽購買A房地價款, 並由媽媽申報二親等以內親屬間非屬贈與的財產買賣, 但因為兒子向媽媽購...

    這樣看來以生前轉移房地來說 無論買賣或轉移都各自有好有壞 所以轉移房地給子女,到底買賣還是贈與好? 在網路上有看到一個建議還不錯: 不動產轉移的節稅,「土地採買賣、房屋採贈與的方式最為有利」 原因是土地部分,無論買賣、贈與都要課土地增值稅,所以選擇以買賣處理,就可以省掉一些贈與稅。 房屋部分則是因為買賣仍要申報不動產交易所得,所以以贈與方式移轉就可以了,也比較簡單。

    以贈與方式轉移房地給子女,要課徵贈與稅,未來子女買賣房屋時,可能也要繳納較高額房地合一稅。
    以買賣方式移轉房屋給子女,只要有明確支付價款證明合理,就不會被課「贈與稅」。
    專業人士建議,房地轉移大致上會包含兩部分:房屋及土地。所以建議可以將房屋以贈與處理,土地則可以買賣處理。
  2. 2016年11月4日 · 你也會告訴自己的兒子女兒:「投資股票很危險不要碰!」 危險的事情可多了但你哪樣沒做過 ? 「交男(女)朋友很危險,不准交!」 「騎車開車很危險,不准開!」 「多讀書,不准玩遊戲!」 「投資很危險!創業很危險!」 如果這些話你都聽進去 ...

  3. 2021年8月10日 · 繼承海外資產 省掉遺產認證程序的方法. 快速重點整理:親人過世如何查詢名下財產? 台灣自2020/7/1起,可至國稅局一站式查詢金融遺產. 實施日期:2020/7/1起。 申請資格:繼承人、遺囑執行人、遺產管理人。 申請地點:任一國稅局所屬分局或6都地方稅稽徵機關所屬分局,不限被繼承人戶籍地的國稅局。 所需文件:申請人身分證、被繼承人死亡證明書或 除戶證明 、與被繼承人關係證明文件。 若是委託他人申請,另檢附代理人身份證明文件及委託書。 所需時間:10個工作天回覆申請人。 收費方式:被繼承人第一次被調查原則上免收費,若需收費依各查詢單位收費為主。 親人過世的除戶證明如何申請? 有哪些用途? 需要申請幾份? 金融遺產有哪些種類? 使用海外券商投資股票、債券或購買海外保單,一定要讓家人知道.

  4. 2020年8月1日 · 有故事是這樣說: 某成功人士辛辛苦苦存下了100萬, 靠著100萬和爸爸給的4900萬開了一間公司,最終成功。 有另一個故事是, 一個哈佛畢業高材生、以及一個出身貧寒的奧林匹亞物理天才, 兩人應徵一份工作。 競爭到了最後,他們都沒錄取,因為名額已經留給總經理的女兒了。 當然這是比較極端且帶有偏見的例子, 現實世界不是只有運氣,但也不是只有努力,個人的成就往往都是努力和運氣的結合。 其他書不會跟你談這些, 只會告訴你努力就有機會跟那些成功人士一樣。 這世界本來就不公平,所以你要盡可能把握住自己僅有的額外優勢,這些優勢就是你的運氣。 這本書的作者提到一個關鍵是: 我們不能只埋頭努力,而是你要正視運氣的影響。 運氣影響很多部分:金錢與財力、人脈與地點、天賦、地位、教育與專業。

  5. 2023年3月29日 · 家屬過世後,會面臨安排殯葬儀式、後事處理、遺產繼承等相關流程。而後事處理程序主要分為除戶、查詢、繼承、報稅、移轉登記等五大部分,其中除戶申請是最急迫的,需在家屬死亡後30天內到戶政事務所辦理,因為後續在保險給付、政府補助、遺產稅、遺產繼承等,都會用到除戶證明。這篇 ...

  6. 2021年8月11日 ·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團隊就帶你快速了解,受益人該怎麼填寫,才能保護我們最親愛的家人。 先弄清楚「要保人」、「被保人」、「受益人」的定義. 在開始談保險稅務問題之前,要先釐清這幾個看起來很像的名詞差異: 要保人:指的是訂定這個保險契約並且繳費的人,有權力可更改契約內容或進行解約。 被保人:指的是被保障的對象,如果被保人發生事故達到理賠條件,就會啟動理賠。 受益人:指的是當被保人發生事故時,收到理賠金的人。 受益人有可能是要保人、被保人或是要保人指定之人。 更簡單來說: 要保人=保單的主人,負責繳錢的人。 被保人=保險啟動判定的對象。 受益人=收到保險金的人。 以下談談針對「受益人」的填寫,應該注意的幾件事情。 如果沒有指定身故保險金受益人,就會被課遺產稅. 根據保險法第112條規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