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水庫名稱
    蓄水百分比(%)
    石門水庫
    34.70%
    新山水庫
    96.89%
    翡翠水庫
    70.30%
    寶山水庫
    58.62%

    資料更新日期 113-06-03 20:00

    • 眼睛,含水比例 99 %眼睛是人體含水比例最高的器官,內部的水晶體、玻璃體和房水 ( Aqueous humour ) 等 3 大眼睛結構,幾乎都是由水組成的,具有運送營養及維持眼內壓力的作用。
    • 腎臟,含水比例 83 %腎臟的功能是維持身體上水份的平衡 :水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物質,但是多餘的水分常常變成要命的毒藥,若腎臟沒有排出水份時又維持正常的飲水習慣,會使水份累積到肺部,造成肺水腫而死亡。
    • 肺臟,含水比例 79 %呼吸道黏膜會若乾燥損傷後,霧霾中的有毒物質就會趁虛而入,因此,呼吸道黏膜和肺濕潤,對於形成屏障避免外界的物質干擾,是非常重要的。
    • 心臟,含水比例 79 %心臟中的水平衡能夠維持心跳穩定,換句話說,若人體缺水的話,會使心跳比平常更快,使人產生心悸的問題。
  2. 2018年10月9日 · 人體有70%是水組成的,人體如果喪失10%水分時即會感到不適,而喪失20~25%時就會對生命帶來危險。. 但你知道各個主要器官的含水比例和功能嗎?. 人體各主要器官的含水比例和功能. 肝臟含水比例68%: 肝臟需要水份才能分解肝醣,儲存能量。. 因此 ...

  3. 2018年7月17日 · 很多人都知道每天要喝2000cc以上的水,卻不喜歡喝水。覺得喝得水不是流汗流掉了,就是變成尿液排出體外,到底水對於身體 ...

    • Q1:到底夏天要喝多少水才算足夠?該怎麼計算每日飲水量呢?
    • Q2:夏天喝水量要比其他季節喝得多嗎?喝冰水有幫助嗎?
    • Q3:中醫常說喝冰水不好?水溫幾度對人體比較健康呢?
    • Q4:身體出現哪些症狀代表該補水了?什麼時候是補水最佳時機?
    • Q5:喝水過少或過多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呢?哪些人需要多補充或控制喝水量呢?
    • Q6:不愛喝白開水,改喝茶或咖啡、或加味水也能算是水分的補充嗎?
    • Q7:除了喝水之外,多吃哪些食物也能補水呢?
    • Q8:運動後或勞動後該怎麼補水才比較好?
    • Q9:夏天容易流汗,需要特別喝運動飲料來補充電解質嗎?
    • Q10:怎麼挑選市售的運動飲料來補充電解質?

    其實飲水量足夠與否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根據年齡、健康狀況、性別、體重、活動量、工作性質的不同,水分攝取量也會有所差異。對一般健康成年人來說,遵從少量多次的飲水原則,將自己的體重乘以 30 毫升去計算,就是一天最基本所需的飲水建議量,例如一個體重 60 公斤的成年人,一天最少需要喝 1800 毫升的水。

    夏日天氣炎熱,排汗量增加導致體液流失速度加快,使得體內血液更濃稠,也更容易感到口渴,所以需要喝水散熱來避免中暑的情形發生,自然就會喝的比其他季節還多;加上高溫使得身體容易燥熱,夏天可以選擇較冰涼的水溫來幫助降溫,可以減少皮膚表面出汗的速度。

    其實適不適合喝冰水,與個人體質大有關係。喝冰水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活化脂肪細胞、幫助解渴與散熱,不儘可以提振精神、促進食欲、幫助消化,也可以幫助腸胃蠕動、緩解便秘及胃食道逆流。不過由於喝冰水會刺激副交感神經以及致使平滑肌收縮,對於氣管或腸胃敏感的族群,可能會導致咳嗽或腹瀉,喝溫水相對來說比較溫和。

    日常生活中如有以下 2 徵兆,表示自己的身體正在缺水,得快補出水分: 1. 尿液顏色變深:正常的尿液顏色應該是無色到淡黃色,但身體缺水時,尿液顏色會變深,排尿量也會下降。 1. 舌頭變得乾澀:缺乏水分時,舌頭會變得乾澀,並且舌苔明顯、顏色偏白,沒有缺水的舌頭看起來會是粉紅且濕潤的。 不過大多數人在感到口乾舌燥時才補水,其實身體已經在傳達缺水警報了!喝水以「少量多次」為基準,可在早上睡醒時、飯前、睡前補充適當水分為優。

    喝水量過少,容易出現脫水、便秘、排泄問題,特別是夏天容易流汗,加速身體水分減少、血液變得濃稠,容易有中風危險,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需要注意水分的補充。因為老人對於的口渴的感知變弱、不易表達口渴的需求,很容易出現脫水狀況;小孩活動量大、疲勞感知度低,常常在能量與水分耗盡時,突然出現「斷電」的情形。 針對飲水過多的情況,在正常的身體狀況下,所謂的水中毒(即低滲透壓性低血鈉),得每日飲水到 10 公升以上,確實不容易發生。不過還是得提醒腎功能不好或洗腎病人,因為腎臟腎絲球過濾功能變差,排水效果變差,攝取水的分量就要特別小心,除此之外擁有心臟疾病、嚴重水腫,經醫師診治需「限水」的病患,也同樣需要留意。

    由於喝冰飲比喝冰水感覺更清涼,很多人都會選擇用飲料代替水分,也有人習慣用咖啡、茶、加味水來代替白開水。由於茶和咖啡都有利尿作用,會刺激腎臟排尿,讓身體水分流失,所以即使有喝茶、喝咖啡,還是要得補回水分。 許多人喜歡在開水中多加一片檸檬增添風味,幫助增加水分攝取,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太酸或太濃,長期喝反而會對身體造成負擔;有些人也會選擇喝一杯手搖無糖茶,但如果太常飲用恐會影響人體鈣質與鐵的吸收,飲品並不能取代白開水,平常還是要攝取足夠的白開水。

    水對人體很重要,但是人們卻很難可以喝到足夠的水,所以除了喝水可以補充水分外,水也是可以用「吃」的。瓜類蔬果組成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水分,且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建議可以多吃西瓜、哈密瓜、香瓜等含水量高的瓜類水果,它們都具有退火消暑、去水腫的功效;若覺得水果太甜,也可以食用小黃瓜、冬瓜、絲瓜、苦瓜等蔬菜。

    當長時間或劇烈運動、勞動後,最好先喝一點水就好或漱口,等脈博心跳數恢復正常,再補充約 150 毫升的水分,而且每次補水,之間的間隔至少要 10 分鐘。 或者,也可以採取再運動中少量多次的飲水方法,每 15~20 分鐘喝約 150~200 毫升的水,總喝水量不超過每小時 600 毫升,這樣喝水能夠保持人體水分平衡,又不會因為喝水增加胃腸和心臟的負荷。

    根據國健署資訊,除非每天進行 2~3 小時的劇烈運動造成大量流汗(超過 2000 毫升以上),否則補充白開水是最好的選擇,且只要透過均衡飲食即可攝取運動時流失的電解質;市面上的運動飲料多添加糖分及人工香料,飲用反而容易攝取過多的熱量。

    通常市面上販售運動飲料有 3 種,可分為「高滲透壓」、「低滲透壓」,及「等滲透壓」,主要差別在於飲料中的電解質和糖類的比例不同。對於從事劇烈、長時間運動的人來說,肝醣消耗較多、排汗量也大,很適合喝運動飲料補充。高強度運動者適合喝高滲透壓的舒跑、寶礦力等,滿足較多的糖分供應;而中低強度運動建議飲用等滲透壓的 FIN、ion water 等補給飲料為佳。 文/王彤榆、賴以玲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水要喝多少才夠?營養師教你在這 6 大時間點補水 夏天吃什麼食物能補水又消水腫?營養師最推瓜類! 每天都需要喝水 但運動時的補水你有補對嗎?

  4. 2024年2月28日 · 根據年齡、健康狀況、性別、體重、活動量以及工作性質的差異,每個人的水分需求也有所不同。對於一般健康的成年人而言,可以使用「體重 X 30 ml」為計算方式,結果即為一天所需的基本飲水量。建議將水杯放在視線範圍內,提醒自己隨時保持水分補充。此外,也可以按照以下的時間點,確保在 ...

  5. 2019年12月27日 · 早上起床第一杯水 :由於睡醒時身體是缺水的狀態,喝水不僅能補充一整晚消耗的水分,還可以開啟腸胃蠕動,幫助清理體內囤積廢物,也可以幫助排出宿便。 第二杯水早上9點 :這時間是腸胃排毒時間,喝水可以清理腸胃累積的毒素。 第三杯中午11點半 :午餐前喝杯水可以增加飽足感,減少午餐的飯量,避免午餐吃太多,導致血糖太快升高,影響接下午的專注力。 第四杯下午1點 : 飯後半小時-1小時內喝杯水可幫助消化。 圖片來源:pexels. 第五杯下午3點半 : 下午茶時間改喝水,讓零食甜點的份量再減少。 不僅能促進小腸排毒,也能逼自己戒甜飲。 第六杯下午5點半 :晚餐前喝一杯水,可以緩解飢餓感,避免晚餐吃太多。 第七杯晚上7點 :身體新陳代謝最頻繁的時間,喝水能有效促進循環。

  6. 2022年6月22日 · 根據年齡健康狀況性別體重活動量工作性質的不同水分攝取量也會有所不同對一般健康成年人來說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自己的體重乘以 30 毫升去計算,就是一天最基本所需要的飲水建議量。 補水最佳時機點. 7:00 早上起床 剛睡醒時正好是身體缺水的狀態,這時候來一杯水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清理體內的廢物。 9:00 工作前 工作前不妨喝一杯水,有助於醒腦,開啟工作模式。 11:30 吃午餐前 飯前喝水不會影響消化機能,還可以增加飽足感,避免不小心暴飲暴食。 15:00 下午時光 差不多可以起身走走活動筋骨,順便喝一杯水,擺脫昏昏沉沉的頭腦,改善疲憊狀態。 19:00 吃完晚餐後 飯後不要馬上喝水,建議等待30至60分鐘,比較不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此時補水還能幫助消化順暢、緩解油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