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河南鄭州水災捐款 相關

    廣告
  2. 每日23元,一幫助脆弱社區的需要,長期發展計畫從根本解決問題,幫助他們脫離貧困。 因為你,他/她有機會獲得教育、健康、參與等基本權益,每月700元為孩童帶來美麗未來的無限可能。

    • 兒童資助計畫

      您的幫忙 能改變孩童的世界

      每月定期定額捐款 與愛同行

    • 立即資助兒童

      幫助弱勢孩童翻轉生命,改變未來

      提供糧食及營養、醫療基本支持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20日 · 臺灣正體. 工具. 若非特別註明,本條目所有時間皆為 東八區 標準時間( UTC+8 )。 2021年7月17日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 河南省 廣泛地區因極端暴雨引發了嚴重洪澇以及人為因素造成的一連串次生災害共引發河南省150個 過千萬人受災其中以 鄭州市 的傷亡與財產損失最為嚴重 [2] ,進而加劇 德爾塔毒株 主導的 2019冠狀病毒病 在河南多地的本土疫情 [3] [4] 。 這次災害的直接肇因是2021年7月河南地區的一系列被中國氣象學界稱為「『21·7』河南極端暴雨」的強降水天氣 [5] ,其中發生在 7月20日 的 河南省 鄭州市 的最知名的一場極端降水又被稱之為 「7·20」河南暴雨 [6] 。

  2. 該會已率先捐款作救災之用市民如有意捐款可將善款交至聯誼會基金聯誼會所籌款項將統一經由香港中聯辦再轉交至內地相關部門 [255]。 香港演藝圈方面,陳小春、張智霖等藝人捐出100萬元 [256]。佘诗曼此次亦低调一共向河南捐款100万分两笔捐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1年7月20日 · 捐款100万的包括杨丞琳与李荣浩赵又廷与高圆圆吴奇隆与刘诗诗林志玲与AKIRA彭于晏张韶涵捐款50万人民币的包括罗志祥陈立农欧阳娜娜赖冠霖吴尊汪东城王大陆则捐款30万元因为两岸的政治现况台湾本地人士对大陆捐款总价值

    • 官方調查地方違規瞞報死亡人數
    • 鄭州市基礎建設
    • 鄭州防洪準備不足
    • 鄭州京廣路隧道淹水事故
    • 官媒報導
    • 災後民生活動停擺
    • 個人或媒體爭議言行
    • 外部連結

    2022年1月21日,中國國務院審議通過《7·20特大暴雨災害調查報告》。調查組認為該次事件中鄭州市委以及相關部門「存在失職瀆職行為」,報告並有破獲地方機關遲報、瞞報死亡人數的問題,具體是鄭州市本級瞞報75人、縣級瞞報49人、鄉鎮(街道)瞞報15人。

    市政建設理念爭議

    香港電台評論員方原認為,事件證明鄭州在市政建設理念存在不正確之處,導致以地鐵為標誌的通行系統充當城市排水系統,造成人財物損失慘重。

    海綿城市成效爭議

    根據《大河報》在2018年的一篇報導,到2020年,鄭州將投入534.8億元建設「海綿城市」項目。2021年5月《鄭州日報》報導指,「自2016年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工作以來,鄭州全市共計消除易澇點125處,消除率77%。隨著城區及周邊河道治理的加快,結合城區防洪排澇體系的完善,通過海綿城市的建設,截至目前,建成區內未發生嚴重內澇災害。」對此,香港電台內地時事評論員方原表示,當地曾經投放500多億元打造「海綿城市」,但這次事件是嚴重「打臉」,反映設計標準過低或者施工偷工減料。 針對海綿城市的質疑,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中國都市計畫學會委員胡剛表示「如今城市大面積由硬化路和高層建築構成,雨水沒辦法滲透,建設海綿城市的確很有必要,意義重大,但並不能應對這種百年以上的特大暴雨。」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生態市政院副院長呂紅亮亦表示:「鄭州內澇是其海綿城市設計失效」的觀點有失偏頗。「事實上,鄭州城區的內澇防治設計重現期是和其城市規模相匹配的,如果按照此次極端情況來設計,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除了規劃方面要防控在前、減災在後,專家表示,還應提高應急回應能力和災後恢復能力。例如,通過擴大氣象臨報的...

    應急機制及具體措施

    網絡上有公眾質疑官方預警暴雨是否及時,各個部門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地鐵有哪些相關備案,救援系統上的應急彈性是否不足。香港電台評論員方原表示,當地應急響應機制沒有及時啓動是造成災害的最大原因。他表示,機制在發生事故後才啓動是亡羊補牢,不可避免造成損失,他建議機制應與中國氣象局預報同步啓動。

    預警不充分

    《北京青年報》旗下「團結湖參考」微信公眾號批評鄭州乃至河南在此次汛情到來前仍然採取傳統的「內緊外鬆」策略,體制內廣泛動員,公眾層面還是歌舞昇平。很多普通市民並不知道自己將面對什麼局面。因為缺乏充分的預警資訊,整個城市依然按照慣常的節奏運行,增加了搶險救災的難度,也造成不必要的生命財產損失。文章認為應提高全民抗災意識,暢通災情預警資訊。 鄭州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張瑾表示已有相關分析文章表明,至少5天前,氣象部門就對這次鄭州暴雨做出了預報。「但是,真正充分認識到『潛在災害』的,我想應該不多」。此次災情凸顯出的一個典型問題是,內陸型城市普遍對極端降水引發的城市災害瞭解甚少。20日之前,河南已經陸續有地區因為暴雨發布景區停止運營公告,說明至少相關部門對於此次降水是有預判的,但是,「主城區的防患措施卻不充分」。張瑾2018年在福建寧德市古田縣工作,經歷過颱風預警天氣,她說「當地的組織和回應就相對成熟」。

    氣象局無權強制停工

    鄭州市氣象局在暴雨到來前曾兩天內連發5個最高級別的暴雨紅色預警,暴雨紅色預警防禦指南寫明,「要做好應急搶險工作和停止集會、停課、停業」,並由鄭州氣象局黨組書記李柯星署名,但停班停課並未落實。紅星新聞引述氣象局人員指,他們只是服務部門,負責提供天氣預警,無權下決策,停工、停課要由應急管理部下命令。至於應急管理局宣傳人員,就回應指停工停學決策「要經過指揮部層層批准後才可以做到」,「不是萬不得已不會輕易下達。」鄭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一名幹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採訪時表示「預警不是法律,主要還是建議」,「總有些(單位)不太自覺,還是會讓員工正常上班」,這對氣象部門預警的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預警了但暴雨沒來,停工停產會造成很大損失。據界面新聞,有氣象部門人士稱一日內發布近10條暴雨紅色預警比較罕見,應急管理部門應該引起足夠重視。但在各個政府單位中,氣象部門相對弱勢,是「小部門」,「我們說的他們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

    防洪成效

    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官方網站於2020年聲稱,鄭州城市大腦全域數字防汛平台正式上線,該平台通過匯聚鄭州市多個部門的汛情數據,可以預測不同降雨量情形下51個易積水區域的情況,如果道路積水嚴重,防汛指揮部門可以及時採取防汛措施。另據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官方網站2021年6月1日的消息,2020年啟動的鄭州智慧隧道一期(京廣路隧道試點)建設工作已經步入尾聲,可實現實時監控並顯示隧道內各項設備的數據,提供病害、隱患、預警等資訊分析。隧道「會思考、會說話」。「比如隧道內有車輛停留或行人進入,感知模塊就會立即通過隧道內監控設備進行抓拍,並感知它停留、進入原因。如果有突發事故發生,我們能通過後台記錄的人員最後所在位置,實現人員的精準快速搜救等功能。」有民眾質疑智慧隧道是否發揮作用。 據澎湃新聞、南方都市報報導,京廣隧道半年前才剛經過大修,維修項目包含排水設施、消防與電設備。此外,2個月前也曾進行防汛演練。報導指出,根據京廣隧道的設計理念,是在洞口設計阻水反坡,「最大程度地阻止雨季地面積水倒灌入隧道內」,同時搭配兩座排水站,當積水池內積水達到一定深度,排水站可自動啟動,及時排除積水。然而這些舉措在這次暴...

    事前管理

    京廣快速路共設有三個隧道,從北向南分別是京廣北路隧道、淮河路隧道和京廣南路隧道。鄭州市城市隧道綜合管理養護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7月20日鄭州暴雨當天,在進入隧道前的電子路牌上,京廣南路隧道處提示了隧道出口有積水、交通管制;京廣北路則提示減速慢行。京廣北路隧道設有八個進出口。到20日下午四點左右,京廣北路隧道封了5個口(其中下午一點以前封了兩個,四點以後封了三個),分別是四個進口和一個隧道岔路口。該工作人員稱事發時還有車在隧道內,所以出口不能封閉,管理部門第一時間採取了道路改制,並派現場人員值守,但因隧道出口處有大量積水,導致隧道內車輛被捆住,到現場最後一個負責疏散的人員離開時,水已經漫過膝蓋了。在隧道被困後成功逃生的市民王猛表示,當時「所有的車都停在那,完全動不了了,可以說是交通癱瘓了。」事發當天上午,最南邊的京廣南路隧道已經被淹,京廣中路隧道也已經被積水封死,有些車在水裡拋錨。「如果當天上午有人把這京廣北路隧道也封死,就不會有這麼多車選擇這條路,可能也就不會出現這麼嚴重的情況,但是這種事情誰也說不好。」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在現場觀察到,正常情況下,京廣路隧道邊上的匝道同樣可...

    被淹之後的救援

    微博上有多條尋親消息,包括當日於隧道內失蹤的一對14歲初中生。其中一位的母親表示,知道兒子被困隧道時曾報警求助,但不獲理會。據其中一位失聯初中生李浩鳴的母親稱,孩子於7月20日下午4點多失聯,至7月23日仍沒有消息,也沒有救援部門主動聯繫過她。在現場擔任第一線救災人員的張先生指出,京廣隧道內塞了有幾百輛車,水現在還在排,但確切的死亡人數應該比目前所報出來的還多。他說:「京廣隧道在周二與周三大淹水時裡面塞滿的車,現場救難人員預估裡面有上百輛的車。目前若要把隧道內的積水全部抽完,至少還需要兩至三天日夜不間斷的工作才能完成。」

    災情播報不報導、謊報

    7月20日當天,河南新聞頻道對此次澇災進行了報導,但河南衛視卻照播抗日連續劇與歌曲節目,未特別報導災情,網友一片罵聲,要求電視台應實時滾動播放救災資訊,好讓民眾了解洪災最新消息,北京外國語大學新聞系退休教授展江當日晚間23時在微博寫下「河南省外許多人在關注、揪心,請河南衛視停播抗日神劇,而轉為緊急狀態,滾動播放救災新聞」,並在留言註明「現在神劇播完了,正在唱紅歌」。當天晚11時30分左右,河南衛視回應網民質疑稱「已經在協調了,河南衛視馬上開始直播,感謝關注」,隨後於次日凌晨0時10分開始滾動播報災情。 7月25日,河南省北部的衛輝市由於水庫洩洪導致共產主義渠、衛河等相繼發生決口和漫堤,水位不降反升,衛輝市區被洪水圍困,最深處達2至3米,十餘萬居民通過橡皮艇、鏟車等各種方式撤離市區。在社交媒體上,很多居民對當地政府發布錯誤資訊表示不滿。許多民眾質疑當地政府為了「粉飾太平」,在水勢不斷上升的情況下仍宣稱水勢下降。衛輝市當局7月26日上午曾表示,該縣部分地區的洪水已經開始下降,但當地居民表示,水位實際上在一夜之間上升;在當地媒體發布的一篇標題為《喜訊!我市城區部分街區水位開始回落!》的...

    官媒稱民眾平安

    7月20日鄭州地鐵5號線發生嚴重水浸事故,大量乘客被困隧道積水中。在鄭州地鐵乘客被困的驚險畫面仍然不斷傳出之際,官方媒體於20日晚間(如央視網、「環球網」、「鄭州發布」、「河南廣播電視台」及「河南新聞廣播」等官方微博)就發布消息稱被困乘客已全部救出,無生命危險。有網民就質疑,好多人還未救出,直斥他們是「騙子」。直至21日凌晨,鄭州市委宣傳部在官方微博「鄭州發布」證實,地鐵水浸事件最少12人死亡,5人受傷送院。其中五號線部分,人民網掌握了9名遇難者,均為女性的資訊。

    千年一遇

    鄭州市氣象局7月20日稱,當地3天的降雨量達到617.1mm,相當下了以往一年的量,從氣候學的角度來看,小時降水、日降水的機率,重現期通過分佈曲線擬合來看,「都是超千年一遇的。」河南省水利廳官網資訊顯示,「7月18日8時至21日02:00分,河南省部分地區普降暴雨、特大暴雨,最大點雨量滎陽環翠峪雨量站854mm,尖崗818mm,寺溝756mm,重現期均超5000年一遇」。中國媒體在報導時亦強調這是「千年一遇」的暴雨,側重於宣傳救援成績及感人的救援事蹟,而有關災難原因的分析和討論則相對較少。 此前此類說法也曾出現於媒體。如北京市《北京日報》2010年7月11日報道,青海格爾木遭遇「兩千年一遇」的洪水。2005年7月5日,鄭州《大河報》報道,南陽市南召縣遭遇「千年一遇」的暴雨。隨後《中國青年報》發表了一篇對此說法的批評質疑文章和一篇澄清文章,後者的結論是:達到概率為1%的洪水流量時,人們就「習慣性」地稱其為「百年一遇」,而並非真的是一百年才出現一次。。 中央氣象台與河南省氣象台聯合接受採訪,首席預報員陳濤說,極值強度是前所未見的。又回應「千年一遇」說:這實際上是一個數學上的概率。目前...

    「故事硬核」撰文《災後鄭州:當一座都市忽然失去了網際網路》指出「在水災之後的鄭州,一個同時擁有水、電、網際網路的人是無比幸運的」。文章形容「災後的鄭州就此化為前所未有的試驗場,彷彿一夕之間回到了千禧年前那個不存在數字文明的荒漠」。 中新網刊文《災後鄭州,失靈的網際網路與顯靈的黑科技》形容特大暴雨過後停水、停電、斷網的城市「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

    利用災難營銷

    7月20日河南鄭州康橋集團香蔓郡項目發布了一張海報廣告語寫著:「入住高地,讓風雨只是風景」,配圖稱該小區項目海拔高程約為164.35米,高於黃帝故里和鄭州二七塔。另一張海報上有「永威城」字眼,配圖是一張被水淹過半身的汽車,廣告語為「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有車位,無煩惱」。還有一張海報上有「亞星集團」字樣,配有一輛汽車室內外對比圖,廣告語為「暴雨突襲,你的愛車還好嗎」,稱無車位「露宿街頭、暴雨沖刷、愛車報廢、人更受罪」。「享道出行鄭州」官方公眾號曾發布題為《暴雨預警:「我有點大,你們忍一下」》的推文,揶揄吳亦凡酒桌選妃事件,被網友痛批「這時候不適合抖機靈」「這是發國難財」。7月21日,康橋集團發布致歉聲明。另外兩家企業「永威城」「亞星集團」尚未對流傳的海報作出回應,海報上的電話也無法接通。「享道出行鄭州」發布致歉聲明,就公眾號不當內容致歉。 有因暴雨滯留在鄭州的旅客稱,20日晚鄭州東站希岸酒店漲價到2888元一晚。對此,希岸酒店發布致歉聲明,該加盟店違規操作。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監督檢查,向該客人表示歉意。鄭州所有門店將免費提供救援人員的住房。同時鄭州東站高鐵站店將開放所有客房,免...

    民眾爭議言論

    7月21日,一遼寧鞍山網民被舉報在微信群中辱罵河南受災人民,被遼寧省鞍山市公安局高新公安分局行政拘留10日。 北京市公安局豐臺公安分局在新浪微博上通報,一名39歲男子高某某因在微信群中侮辱受災群眾,於7月22日18時許被該局警方抓獲並被刑事拘留。 清華碩士、房地產企業遠洋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高管李睿稱鄭州地鐵被淹是中國嘲笑德國洪水的報應,隨後遭公司解除勞動合約。 7月26日,河南當地媒體人朱順忠在網上實名發文指,鄭州市委、市政府官員在本次水災的表現有目共睹,請黨中央、國務院考慮,是否需要給這座城市換帥;更重要的是,如此執政水平更不利於鄭州市接下來的搶險救災工作,「說不定還會鬧出大亂子」。他並促請鄭州市黨委和政府的主要領導,「如果對執政還有一絲悲天憫人的話,應該主動提出引咎」。文章獲得逾10萬人點讚,但很快被列為「違規」而下架。

    有關習近平的爭議

    水災發生後,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沒有奔赴河南省災區進行指導工作,而是前往西藏林芝、拉薩等地進行考察,引起許多人的質疑。

    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調查報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國務院災害調查組2022年1月21日
    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調查報告公布、答記者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鄭州市委書記徐立毅被問責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89名公職人員被問責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華社2022年1月21日
  5. 2021年7月17日以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 河南省 鄭州 、 漯河 、 開封 、 新鄉 、 鶴壁 、 安陽 等地暴發的持續性強降水天氣引發的水災。 鄭州最大小時 雨量 達到了201.9毫米打破鄭州有氣象數據以來的紀錄 [2] ,鄭州等19個氣象站突破建站以來日雨量極值 [3] 。 中國氣象局 表示,發生暴雨的主要原因,為 颱風煙花 及 副熱帶高壓 源源不絕地引導大量水氣到陸地,並受到 太行山 等地形抬升的影響,在河南集結成雨,造成此次河南大量降雨形成洪災 [4] 。 鄭州地鐵5號線 開通於2019年5月,該線為環線,事發時為鄭州地鐵系統內最長暨最繁忙線路。 事發路段(月季公園—沙口路—海灘寺)橫穿 鄭州北站 。 鄭州北站號稱「亞洲第一 編組站 」,規模較大,線路穿越該站時隧道處於較深位置。

  6. 2021年7月20日 · 18种语言. 不转换. 工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若非特別註明,本條目所有時間皆為 東八區 標準時間( UTC+8 )。 2021年7月17日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 河南省 广泛地区因极端暴雨引发了严重洪涝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一连串次生灾害共引发河南省150个过千万人受灾其中以 郑州市 的伤亡与财产损失最为严重 [2] ,進而加劇 德爾塔毒株 主導的 2019冠状病毒病 在河南多地的本土疫情 [3] [4] 。 这次灾害的直接肇因是2021年7月河南地区的一系列被中国气象学界称为「『21·7』河南极端暴雨」的强降水天气 [5] ,其中发生在 7月20日 的 河南省 郑州市 的最知名的一场极端降水又被称之为 “7·20”河南暴雨 [6] 。

  7. 板橋水庫. 河南75·8水库溃坝 ,又称 驻马店水库溃坝事件 、“ 75·8特大洪水 ”、“ 板桥溃坝 ”,是1975年8月发生在 中国 河南省 南部 淮河 流域的一次大规模 潰壩 事件,包括 板桥水库 在内的62座水库在 台风尼娜 的特大暴雨影响下相继溃坝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