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4月15日 ·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醫學的進步使醫師更有能力幫助病人. 與古代相比,現代醫學已經進步到,可以幫助許多原本會因懷孕或生產而死亡的母親與嬰兒,也可以讓無法受孕的女性再度懷孕。 舉例來說,子宮外孕 (在子宮以外的部位懷孕,最常見的是輸卵管內懷孕)的女性容易發生輸卵管破裂,導致大量腹內出血,在100年前,幾乎都死於大量出血與休克,現在利用抽血檢驗「姙娠激素 (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加上超音波檢查,可以在輸卵管尚未破裂與出血之前,做出精確的診斷,接著以腹腔鏡手術切除子宮外孕的輸卵管,讓死亡率已經少到接近於0。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2. 2017年2月3日 · 台大醫生施景中:救一個媽媽,就是救三個家庭. 因先天性心臟病在去年過世的10歲女童綺綺,媽媽更將其插畫做成LINE貼圖「綺綺的恐龍綺想世界」,而今日 (25日)施景中幫綺綺媽媽接生,施景中在臉書寫到「妳是綺綺嗎?. 」「記不記得我?. (社群中心 ...

  3. 2019年1月28日 · 兩張白桌併起來,上面擺滿各式卡片、剪紙、繪畫小冊子,和成疊畫滿海底世界、昆蟲、走獸尤其是恐龍的圖畫,這些全出自已到天上當天使的先天心臟病童綺綺之手. 綺綺爸爸拿起一張甲蟲塗鴉,「這是汽車廣告裡的那隻獨角仙,她真的養一隻獨角仙,在這次開刀之前就走了! 歷經4次心臟修復手術,綺綺的畫作卻很明朗,每隻動物都有明亮的大眼,上揚的嘴唇,偶有怒氣沖沖的動物,表情卻是令人發噱。 「她的畫很熱鬧,都很開心,是一個樂觀搞笑的人,」綺綺爸爸說。 她個子小,卻像恐龍般堅強勇敢. 綺綺對自己的狀況也能自我解嘲,她曾以獨有、一筆到底的筆觸畫了一隻小恐龍,旁邊加上台詞:「一隻很特別的恐龍」,爸爸說她畫的正是自己。 出生兩個月就進開刀房,3歲、6歲又再動手術,頸項以下帶著疤痕,只要衣領稍低,傷疤便清晰可見。

  4. 2024年4月27日 · 要建立「以高齡長輩為中心」的長照3.0,就要把醫療和長照相結合,才能真正實現「在地老化」、「在宅醫療」、「幸福樂齡」的願。 要重視健康平權,必須要建立原住民族人參與健康政策,從而完成「全國各地醫療照護均衡發展」的目標。

  5. 2023年11月24日 · 圖片來源/Pexels. 台灣大學學生心理輔導中心諮商心理師陳奕安指出,悲傷是人類自然的情緒反應,但當悲傷的時間拖太久或強度太強,將嚴重影響個人身心健康。 她說,不少個案多已努力調適一段時間,但自覺狀態依然無法恢復,才決定求助。 例如一名個案原本個性陽光開朗,但家人意外過世後,發現自己心情遲遲無法恢復,日子在「硬撐」中度過,而求助諮商。 後續透過悲傷輔導梳理內心情感,在晤談時好好哀悼,才逐漸從難以喘息的悲傷中走出。 推薦閱讀:走不出悲傷…「喪親之痛」美國正式列精神疾病,出現8症狀要注意.

  6. 2023年11月7日 · 中醫藥是國人習以為常的就醫選項,台灣有3成以上民眾會就診中醫,19家醫學中心有16家設有中醫部門,提供診療服務。. 在台灣,有普及與優質的中醫醫療照護環境,中醫高等教育中西醫學兼容並蓄,培育能夠與西醫溝通的新世代中醫師,因此,在台灣 ...

  7. 2023年7月12日 · 1x. 既視感(deja vu)意思是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令人覺得自己經歷過某個不曾發生的場景或事件,發生既視感原因是什麼? 誰容易產生既視感? 心理學5點分析。 2023-07-12. .編譯 / 梁元齡. .責任編輯 / 陳祖晴.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既視感是什麼? 既視感(英文 deja vu)又稱幻覺記憶,該名詞來自法文「déjà vu」指的是「似曾相識」,也就是此情此已經見過。 既視感是一種怪異的感覺,你好像經歷過某件事,卻同時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經歷過。 最常見的既視感例子如:第一次去某國家玩,產生一種莫名的熟悉感,你似乎曾走在同一條路上、去過同一座城市、吃過同一道料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