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commonhealth.com.tw › blog_list › 113施景中 - 康健雜誌

    施景中:即使他/她先天缺陷 仍是不可取代. (圖片來源:施景中醫師臉書) 媽咪下台後,她告訴媽咪,她志願改變了,她說以後要當護理師,因為她覺得醫師工作很有趣、也很棒。. 她想協助醫師。. ============================= 其實她出生是有複雜心臟缺限的 ...

  2. 2017年2月3日 · 因先天性心臟病在去年過世的10歲女童綺綺,媽媽更將其插畫做成LINE貼圖「綺綺的恐龍綺想世界」,而今日 (25日)施景中幫綺綺媽媽接生,施景中在臉書寫到「妳是綺綺嗎?. 」「記不記得我?. (社群中心 19.10.25更新 ) --------------------------------------------. 以下為2017 ...

    • 醫療會發生合併症與突發的意外狀況
    • 醫學的進步使醫師更有能力幫助病人
    • 凡人會犯錯,犯錯是人性
    • 與我心有戚戚焉

    內科、外科、小兒科、婦產科、急診科與其他所有的醫師都一樣,沒有任何一位醫師是抱持「殺人」或「害人」的心態去執行醫療行為。醫師比一般人多一點醫療方面的知識與技能,但並非無所不能,當醫師秉持「醫人」、「救人」的心情治療病患時,若稍有差池,像是發生合併症或突發的意外狀況,以及未達到預期的結果,病患與家屬就會認為是醫師的錯誤、疏失,為什麼會這樣呢? 生過孩子的母親都知道,懷孕及生產絕對不是一件簡單、順利的事,有些人很幸運,可以順利懷孕並生下健康的小孩,有些人卻沒有如此幸運;在醫療科技已經相當進步的現代,雖然生產時發生胎兒或母體死亡的情形已經大幅減少,但是羊水栓塞、產後大出血、胎兒腦性麻痺、胎兒神經受損等生產合併症,仍無法根絕。 有幾位婦產科界的「名醫」也曾面臨自己的家人發生了生產合併症,眼睜睜見證死...

    與古代相比,現代醫學已經進步到,可以幫助許多原本會因懷孕或生產而死亡的母親與嬰兒,也可以讓無法受孕的女性再度懷孕。 舉例來說,子宮外孕(在子宮以外的部位懷孕,最常見的是輸卵管內懷孕)的女性容易發生輸卵管破裂,導致大量腹內出血,在100年前,幾乎都死於大量出血與休克,現在利用抽血檢驗「姙娠激素(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加上超音波檢查,可以在輸卵管尚未破裂與出血之前,做出精確的診斷,接著以腹腔鏡手術切除子宮外孕的輸卵管,讓死亡率已經少到接近於0。 有些女性還會發生2次子宮外孕(輸卵管內懷孕),把兩側輸卵管都切除後,若在50年前,就沒有機會再懷孕了;而現在有試管嬰兒療程的技術,可以讓已經切除兩側輸卵管的女性再度懷孕。這種「與天爭命」的醫學奇蹟是人為的,絕對不是「神蹟」。 雖然醫學的進步...

    西洋有一句諺語:「犯錯是人性(To err is human)」,意思是每一個凡人都有機會犯錯。正因為如此,公司、醫院、機構都發展出一套防止發生人為錯誤的系統,例如:醫院的手術室執行手術時,參與手術的醫師、麻醉醫師、護理師、技術師等,都須執行「三讀五對」,以杜絕人為錯誤的發生。至於手術中發生的意外狀況與合併症,往往不是人為錯誤或疏失所導致。 此外,工作時間過長會導致疲累、精神狀況不佳,容易發生判斷誤差與人為錯誤,因此限制工作時間也是防範人為錯誤的一項措施。

    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讓我很感動,也激勵了熱心為疾病纏身的病患積極治療的醫師們!那段文字如下: 「如果你在網路上、媒體上,看到任何人在批判一個(被病人或媒體認定?)失職的醫師,請你不要轉寄這樣的訊息,也不要去按讚,因為除了當事人,沒有人知道所謂的真相。而我們自以為是正義的一個小舉動,卻有可能殺了一個醫師。」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3. 2023年7月12日 · 既視感(英文 deja vu)又稱幻覺記憶,該名詞來自法文「déjà vu」指的是「似曾相識」,也就是此情此已經見過。 既視感是一種怪異的感覺,你好像經歷過某件事,卻同時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經歷過。

  4. 2019年1月28日 · 小畫家綺綺爸媽》陪女兒抗病10年 每一天都在學勇敢. 更新日期:2019/10/26. 更新內容:因先天性心臟病於去年過世的10歲女童綺綺,她生前積極面對人生挑戰的態度感動不少人,綺綺母親更將其所創作的插畫做成LINE貼圖「綺綺的恐龍綺想世界」,盼能把愛心傳 ...

  5. 2024年4月27日 · 賴清德答應編列預算,他也承諾,新政府每季都要與聯盟見面、每年4月27日都召開大會,以確保願逐步達成。 健康台灣系列3:賴清德答應「深耕計畫」有預算、目標8年穩控三高 - 康健雜誌

  6. 2018年12月21日 · 「在未來的世界裡,當病人尚未見到醫生前,AI已經知道他的數據並分析可能的症狀,」杜奕瑾刻劃AI在台灣醫療的願,「AI就像醫師助理模擬照顧病人,醫師是下決策,而不是做重複的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