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2日 · 藍氫是透過天然氣製氫,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再搭配碳捕捉技術,降低碳排量;綠氫則是透過太陽能、風能等再生能源,把水電解產生氫與氧,是真正的零碳排氫能。 因此藍綠氫的碳排比藍氫低,但比綠氫高。 根據歐盟對低碳氫的認定為,每生產1公斤氫氣,產生的二氧化碳低於3.4公斤。 對台電來說,只要是低碳氫都可以使用,主要仍視價格成本來採購,藍氫、藍綠氫、綠氫都屬低碳氫。 台電綜合研究所能源研究室組長周儷芬表示,「綠氫是目前公認最環保的氫能發電方式,但綠氫生產成本高,國內再生能源也不足;因此在取得綠氫前,各種氫氣來源台電都會評估。 」不過,去碳燃氫要走到大規模商轉部署,首先得克服規模化的問題。 圖/ 數位時代.

    • 排碳大戶變養生專家,轉製高價值保養品
    • 國中生的化學式,讓水泥工廠變觀光景點
    • 6種策略多管齊下,5年減碳8萬噸

    台灣市占率超過5成的龍頭廠台灣水泥(後稱台泥),為了有效降低碳排,早在2011年便與工研院合作,投入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 而在IEA於2016年提出的《能源技術展望報告》裡,CCUS技術是6項減碳技術中,相對成熟且成本較低的方案(其他包含核能、再生能源、發電效率提升與能源轉換、終端能源轉換、終端利用效率提升)。 一般人提到水泥工廠,直覺聯想到可能都是塵土飛揚、黑煙飄懸在煙囪上的畫面。碳排放的確是水泥產業難以擺脫的原罪,在水泥的產製過程裡,必須加熱主要原料石灰石,不可避免地就會排放二氧化碳。 但是在台泥花蓮廠區,人們看到的卻是被「綠色」圍繞的另一番景象。 更精確一點來說,是很多很多的綠色微藻,漂...

    為了捕捉水泥製程中產生的碳,工研院和台泥採用的是「鈣迴路捕獲二氧化碳技術」,背後的原理則是一道國中生也懂的化學式:CaO + CO2=CaCO3。 俗稱石灰的氧化鈣(CaO)是吸附劑,負責捕捉工廠排放的二氧化碳(CO2)廢氣,形成碳酸鈣(CaCO3),接著再以煅燒爐高溫分解碳酸鈣,成為氧化鈣與高純度的二氧化碳;分離出來的氧化鈣,又可放回源頭捕捉二氧化碳,直到失去活性後,還可以送回水泥廠作為水泥原料,達到循環利用的效果。 由於是從源頭開始抓廢氣,該技術二氧化碳的捕集率高達90%,台泥和平廠每年可捕集500~1,000噸的二氧化碳。高純度的二氧化碳儲存起來後,可販售給汽水製造廠等。但台泥繼續與工研院合作,將二氧化碳用來養殖微藻,搜集生成出來的蝦紅素,用來製作保養品販售,如面膜、化妝水、精華液等。...

    雖說CCUS技術在減碳方案中相對成熟,也被寄予厚望,但是對企業來說執行成本還是偏高,技術也還有待開發。 以台泥來說,由於水泥的原料就是石灰石,因此特別適用鈣迴路的捕獲技術,透過不浪費的循環,每噸二氧化碳的捕集成本在30美元以下。不過,就以台泥訂定2030年起,每年要捕集10萬噸二氧化碳的目標來說,仍是不小的數目。 董事長張安平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任何產業都不可能做到淨零排放,唯一可行的是提升CCUS技術,「全世界都還在找方法。」就連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也在2021年2月宣布,祭出1億美元的獎金,頒發給在4年內研發出最有效率的CCUS技術團隊。 因此,除了採用CCUS技術之外,已加入全球水泥及混凝土協會(GCCA)的倡議、宣示在2050年生產達到碳中和混凝...

  2. 2020年12月15日 · 光阻劑是縮短曝光波長必備的電子化學品之一尤以日本大廠競爭最激烈而永光化學發揮優勢滿足客戶需求成IC製程全台唯一GI-Line光阻劑供應商

  3. 2024年3月12日 · 押寶「鈮酸鈦」材料,這是什麼?. 能解決哪些問題?. 光學鏡頭大廠大立光宣布攜手工研院團隊砸下4.5億元成立萬溢能源,將跨足電池負極材料產業,開發鈮酸鈦(TNO)電池,預計今年將建立24噸試產線。. 光學鏡頭大廠大立光3月12日宣布跨足綠能產業 ...

  4. 2023年2月8日 · 像是中油規劃2030年要建置年捕捉百萬噸級二氧化碳工廠初步在高雄大林煉油廠內建置二氧化碳捕捉與轉化甲醇試驗設施預計今年底完成估計可捕捉6噸二氧化碳轉化再生產約1噸的甲醇等化學原料

  5. 2022年4月18日 · 中鋼是台灣最大鋼鐵業,未來透過「鋼化聯產」策略,中鋼提供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給石化業生產化學品,預估每年可減碳290萬噸二氧化碳,甚至可為石化業創造800億元以上的產值。 圖/ 中鋼. 不只中鋼,台電、中油也投入碳捕集技術。 台電表示,計畫在台中火力發電廠蓋一座碳捕集工廠,預估每日二氧化碳最大捕獲量約6噸、一年約可捕獲2千噸二氧化碳,主要供應廠內智慧溫室使用並銷售。 中油於去年底在大林煉油廠建置實驗級碳捕集設備,中油表示,初步先設置一座小型試驗工廠,實驗將捕捉後的二氧化碳透過中油煉製技術製成化學品。 初步了解,目前國內碳捕集工廠都還在實驗階段,尚未商轉。 排碳有價來臨,捉碳成熱門科技.

  6. 2024年4月11日 · #英特爾 #半導體. 邱品蓉. 韓國媒體《Business Korea》報導,隨著AI競爭越演越烈,輝達(NVIDIA)、超微(AMD)和英特爾(Intel)預計最快於2026年採用玻璃基板。 報導指出,SKC是韓國最早涉足玻璃基板業務的公司,SKC與半導體設備商應用材料公司(AMAT)合作成立Absolics,並投資2.4億美元在美國喬治亞州建造玻璃基板製造廠。 該工廠預計將於今年第二季和第四季開始生產。 此外,韓國零件巨頭三星馬達和LG Innotek也將玻璃基板視為新的成長動力,並開始進行生產投資。 預計2025年進行原型生產,2026年開始全面量產。 玻璃基板被外界視為晶片發展下一個重大趨勢,較現行基板材料差在哪? 有哪些好處? 又有哪些科技公司採用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