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日 · 其實「健康寶」的教育影片是源自計劃網站上的15個護老專題的免費課程,大家除了能在網站上觀看外,逾500段護老小貼士教學動畫亦分成15個主題上載到Youtube上,讓長者及照顧者隨時隨地觀看影片,有利於吸收知識!

  2. 2024年5月8日 · 該科大受學生歡迎,學校還利用課外時間開設非正規課程,例如讓學生探訪長者鄰舍中心,參與不同的長幼共融計劃,學習與長者相處,共同參與長者照顧活動,如學習製作碎餐及糊餐膳食,急救課程,八段錦。

  3. 2024年6月14日 · 總體來看,智慧照護是解決老年人照護問題的一個重要解決方案,推動相關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意義重大。人口老齡化更為嚴重的日本,在培養長期照護人才方面的思路更為嚴謹,分類細緻,例如,日本相關的服務人員分為兩大類。

  4. 其他人也問了

    • 一場車禍讓母親走向輕度認知障礙
    • 以「家人」看待失智者,協助正常生活
    • 正常過日子,就是比藥物控制更好的營養品
    • 協助規劃生活日程,減輕照顧者負擔
    • 延伸閱讀,更多銀髮保健養生建議

    但幾年前開始,莊宜芳發現媽媽會重複說一些已經說過的事情,即使身為精神科醫生,自己一開始也以為只是老化現象。直到2年前的一場車禍,雖未對母親身體造成太大傷害,老人家卻經常腰痠背痛,也因為身體不舒服,逐漸減少去公園運動。 同一年的幾個月後,母親在健檢中發現乳房有腫塊,確診為1期乳癌,順利切除休養期間,家人申請了長照服務,協助張羅晚餐、打掃家裏,這也讓母親一步步淡出廚房。 這1年來,媽媽的健忘狀況越來越嚴重,常重複問題,就連定期去看的醫生都忘了名字。經過一連串檢查之後,確認已處於輕度認知障礙的階段。 所謂「輕度認知障礙」,是指介於「正常老化」與「失智」之間的一個過渡階段。一般人偶而忘記事情、講話到一半閃神,或是在注意力差的狀態下,對於較複雜對話或指引感到困難,這些都是隨着年紀會出現的「正常老化」。...

    莊宜芳說,現在已有一些方法可以早期偵測,一旦進入輕度認知障礙,當然希望及早介入,預防繼續惡化,讓病患至少可以維持穩定,不過也有1/3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會在5年內惡化為失智症。 目前全台逾65歲以上人口達390萬,失智人口約佔8%為31萬人,至於輕度認知障礙,則約佔15~20%、達70萬人。不同於許多重症患者罹病後會住進醫院或療養院,台灣的輕度認知障礙病患100%都在社區,即使是失智者,也有85%住在鄰里之中,「他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社區裏生活。」 這也衍生出一個問題:當你親愛的家人有輕度認知障礙,甚至是已被判定失智,除了吃藥、看醫生,他們平常都在做些甚麼? 莊宜芳坦言,媽媽確診為輕度認知障礙後,作為主要照顧者的爸爸,不再把媽媽當成「家人」,而是當作「病人」對待,覺得:「這她不會啦!我來就...

    她分享Oops團隊所拍攝的影片。影片中的主角「阿公」是失智症患者,同時患柏金遜症,但持續服藥控制病情,而兩個可愛的小孫子,就是最好的陪伴員,幫着外婆一起照顧外公。 阿公不但每天自行騎車去外頭吃早餐、到公園找朋友聊天談政治,下午時還會準時接孫女下課。為了不讓阿公退化,兩個孫子有空就陪阿公下棋,身為職能治療師的媽媽也交代生活大小事盡量由阿公自己完成,包括泡茶、購物、騎腳踏車外出、做家事等。 「能讓阿公正常過日子,就是比藥物控制更好的營養品!」莊宜芳說,自己每次看到這段影片都充滿感動,因為身邊家人退化,更能感受除了吃藥、看醫生,能真正幫助他的場域是在社區、在家裏。 她從自身經驗,提出幾個照顧失智症患者的小技巧: 1.記得他/她是「家人」 2.常常對他/她微笑 3.紀錄每天要做的事 4.溝通說話時,...

    莊宜芳提醒,照顧者也應該照顧好自己的身心,或許你會覺得必須24小時寸步不離,一切都需要你,但其實他/她的狀況沒這麼差,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只是需要適當的支持與鼓勵。另外,也要注意突發的改變,可能是身體問題的警訊,因為他/她可能無法清楚表達。 她感性說,很多照顧者把所有事情都攬在身上,讓自己負擔非常沉重,其實病患本身並非甚麼都不知道,也會覺得有些事情他們可以自己做,但常見照顧者做到無微不至,反而讓他越來越退化。 莊宜芳建議,照護者仍須保有自己的生活,並給被照護者一些規劃與訓練,來大幅降低負擔與壓力。她常告訴病人家屬,每個人的興趣、喜好、身體疾病都不同,最好的方式是依照個人特性與需求,安排一個適合他的客製化行程表,讓他每一天都有安排,可以按表操課。 也可以從被照護者過去的能力、興趣中尋找適合的活...

    銀髮健康|大腦40歲後將加速衰老 多吃五穀豆類10大食物助護腦 老人痴呆|五管齊下預防老年腦退化 除飲食、睡眠 這3點也重要 延伸閱讀: 馬志玲辭世享壽82歲/父親從金融強人變失智老人…元大馬維欣:希望爸爸再罵我一次也好,這些都回不去了 父罹思覺失調母失智,張曼娟「無力感像沙漏接不住」…獨力照顧雙親7年才懂:這樣就很好了 【本文獲「今周刊」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

  5. 2021年8月16日 · 「青年護理服務啓航計劃」是為業界培育新血,但課程中及課程後跳船者眾,令計劃成效一般,業內人手短缺問題難解,梁軼嵐是其中一個典型個案。 兩年前因DSE不理想,在家人建議下軼嵐報讀了啓航計劃,由政府資助他們入讀兩年制兼讀課程,讓他們在安老或康復服務單位邊學邊做。 在元朗一間護老院內,軼嵐先任保健員,其後考到護理員牌後改任保健員。 她和其他3、4人一起負責照顧同區約28位老人家,從沖涼、餵食、換片、剪指甲到入睡,全都要做。 軼嵐說最初入院舍時確實不適應,瘦弱的她亦未能掌握到如何可一邊慳力,同時又安全扶起老人,每晚回家都手臂酸痛。 在疫情期間,幫老人家沖涼要在逼狹的沖涼房內還要帶上口罩,十分辛苦。 延伸閱讀: 棄商投身護理業 高學歷「新丁」變管理層 留住人手有她一套.

  6. 2020年7月20日 · 隨著本港人口老化及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愈來愈備受關注,社會對安老服務及融合教育需求殷切。. 有學者及老師坦言業內人手短缺,急需人才支援。. 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院推出的健康及社會服務高級文憑及教育心理學(特殊教育需要)高級文憑課程 ...

  7. 2022年1月26日 · 如何與抗拒受照顧的老人溝通? 1. 評估需求. 仔細的評估老人的狀況,了解需要幫助的程度是甚麼,並提供良好的照護服務。 2. 訴說和傾聽. 和老人在放鬆和和緩的情況下對話,傾聽和了解他們的需求,並也清楚地告知長輩關於照護的內容,他們會更願意接受幫助。 3. 詢問對方意見. 可以詢問長輩是否偏好哪些方式的照護,或是否希望由哪位家人來照顧他們。 當然他們的期望可能無法完全達成,但我們應該仍要細心聆聽老人的想法,並盡力做到。 4. 簡單的字句. 老人理解力通常較差,溝通時,請用簡單的字詞,避免複雜冗長的句子,讓長輩感到困惑和混淆。 5. 尋求家人協助. 若您無法說服長輩,不妨請家中其他人幫忙。 6. 別灰心. 可能老人一開始都不想談這種事,但請別灰心,隔一段時間後再試着跟長輩討論照護服務的事。

  1. 老人照護課程 相關

    廣告
  2. 護理、放射、物理治療等四技二專輔考,超強醫事集團,強勢佔榜首選! 專辦醫科研究所、四技二專、各類證照輔考,立即洽詢全國據點!

  3.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glorycloud.tv

    Worship Jesus. Glory Cloud Bring the Sound of Heaven. FREE Christian, Gospel, and Worship Music for Jesus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