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6日 · 當時全球首家全MiC負壓隔離病房傳染病醫院——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正正應用約千個MiMEP組件代替現場傳統安裝包括裝配式排風管裝配式雪種喉一體式風櫃裝配式線槽等助力項目僅用不到4個月便完成傳統3至4年的建設流程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按照香港永久建築的標準進行設計及施工僅用不到4個月完工並順利交付樹立了香港快速設計及建造的標杆。 將各專業機電安裝進行模組化設計,實現工廠化生產,提高安裝質量和施工效率。 共同協作 引領變革.

  2. 2022年7月29日 · 根據宏利於2022年年初發表的一項調查,疫情肆虐促使港人有意增加醫療或危疾相關保險產品,37%的受訪者有興趣於未來六個月內購買醫療相關保險產品及危疾相關保險產品。 預先購買醫療或危疾相關保險產品的確有助減輕患病時的財務負擔。 然而,投保前宜先了解兩種保險在功能、保障範圍與賠償方式上的差異,再制定適合自己及家人的保障方案。 功能、保障範圍與賠償方式大不同. 危疾及醫保產品各自針對不同需要。 舉例,一般醫保產品如償款住院保險,主要提供醫療費用索償,大致涵蓋病房、手術、護理、化驗及專科費用等。 此類保險一般會以實報實銷形式賠償,保險公司會按保單內列明的保障範圍及各個項目的保障限額,作出相應賠償。 至於危疾保障,則旨在為受保人罹患嚴重疾病時提供財務支援。

  3. 2020年3月5日 · 自願醫保是住院醫療保障,以實報實銷形式賠償入院的醫療開支,沒有限制哪些疾病受保,至於住哪類病房就是第一條問題。 如正值流感高峰,不少朋友(尤其父母為小孩投保)都關注病房密度,私家醫院的大房收4至6個病人,整天都有訪客,互相感染疾病的機會亦較高。 當然,私家房的環境較理想,但價錢很貴,保費不輕。 其實,香港的私家醫院設有半私家房(Semi-Private),一間病房最多收兩個病人;而養和醫院的半私家房更是一人獨立房間(只兩人同用一廁 ),私隱度亦算很高,又方便家人探望及照顧。 今次,10Life嘗試分析香港市場上多個自願醫保當中,對象是中產的半私家病房計劃。 半私家房比大房開支高約50% 當入住半私家房時,不單房費、連醫生費、手術室費及雜費等,整體醫療開支會比大房的開支多約50%。

  4. 2020年10月29日 · 友邦加裕智倍保3的受保人若確診世衛宣布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疾病並因此需連續3日或以上入住深切治療病房可賠償20%基本保額舉例2019冠狀病毒病便是世衛公布的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至於宏利活耀人生危疾保2若受保人不幸需留醫深切治療病房連續3日或以上不論是保單中列明或未列明的疾病也可得20%基本保額的賠償這樣涵蓋更廣超越傳染病及至保單定義以外的疾病。 新保障可延伸至病後生活. 危疾保險不時加入新元素,值得一談的是宏利活耀人生危疾保2的生活守護保障。 當受保人已索償首次嚴重危疾,但若連續180日或以上無法自行進行「日常生活之活動」,包括沐浴、更衣、行動、移動、如廁和進食當中的兩項以上,需靠他人從旁協助,就可向保險公司再索償100%額外基本保額。

  5. 2018年12月17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18/12/17 09:00. 最後更新: 2018/12/18 07:13. 分享: 有病當然要睇醫生。 不過,有時想睇醫生都未必容易。 參考醫院管理局公布2018年6月30日的數字,七個公立醫院聯網專科門診的最新輪候時間高達3.3年。 相信不少人都會有以下疑問:如果不依賴公營資源,可以有甚麼選擇? 私家醫院的住房費是多少? 大型疾病又會涉及甚麼項目的開支? 全港十二間私家醫院的位置. 入私家醫院第一步,應該先查看自己附近有沒有方便自己的私家醫院: 各大私家醫院住房收費比較. 除此之外,可以先從各大醫院住房費開始比較: 大房. 由2人房至14人房不等. 每日住房費介乎$500至$1,700.

  6. 2020年10月29日 · 醫療科技進步愈早發現病患治癒機會愈高一般而言住院醫療保險涵蓋大部份住院治療的相關開支如病房及膳食費醫生巡房費手術費等以實報實銷形式賠償每一個保障項目大多設有賠償上限超出限額的費用則由投保人自付

  7. 2022年6月23日 · 1.醫療保險加價. 進行「醫療融資」時,首先要選定一份醫療保險,並參考保費表上不同年齡的每年保費,再決定動用多少資金買另一份長期儲蓄保險,並以紅利來繳付醫療保費。 但問題是醫療保費並非永遠不變,每年均有加價機會,意味投保人須準確預測保費升幅,而有關長期儲蓄保險回報追得上,才能成功「供斷」。 醫保保費加價原因有三個—年齡、賠付率及醫療通賬。 年齡增加,患病風險亦增加,所以不同年齡層的保費增幅亦不同。 此外,每個保險計劃都會建立一個資金池,當有人索償時,便會從中提取資金,當賠付率上升時,即愈多人成功索償,保險公司為控制風險,亦有機會加價。 最後是醫療通脹,例如私家病房、手術費、藥物或醫療器械加價,亦會反映在醫保保費之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