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16日 · VO 精選好書 2020-12-16. Share. 《VO》導讀: 許多人勞碌一生,卻沒有機會好好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如何在金錢與時間都有餘裕之餘,在心境上也騰出一塊空地,享受並珍惜眼前的生活呢? (責任編輯:鄧羽辰) 文/ 珠寶詩人 曾郁雯. 谷崎潤一郎的小說《細雪》描寫蒔岡四姊妹每年春天一起賞花的情景: 星期六下午出發,在南禪寺的瓢亭早一點吃晚飯,欣賞每年不可或缺的京都舞蹈之後,回程欣賞祇園夜櫻,那一晚在屋麩町的旅館過夜,第二天從嵯峨野到嵐山,在路旁小茶屋附近打開帶來的便當,下午再回到市內,欣賞平安神宮神苑的櫻花。 ……她們經常把平安神宮放在行程最後一天,因為神苑的櫻花是全京都市內最美、最好看。

    • 從離島思考「臺灣」
    • 原本也是離島的臺灣
    • 臺灣本島及離島狀態的形成
    • 去臺灣化的思考
    • 推薦閱讀

    「臺灣」,作為不同歷史時期的「離人」所定義及具體實踐而成的空間概念,當這個政治空間逐漸成形後,統治者便開始把文化、經濟及社會等空間填充進政治空間之中,也就是整體行政空間的確立。 亦即,若要稱臺灣為「本島」,就需要有其它參照座標,便需要去定義「誰是離島」;所以當「臺灣」概念逐漸成形時,「離島」的政治及文化空間也隨之被定型。

    查閱明代到清初文獻中關於臺灣的記載,通常將臺灣稱為東番,例如「雞籠山,在彭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去泉州甚邇」,或是「東番諸山,其人盛,聚落而無君長;習鏢弩,少舟楫。自昔不通中國」。基本上,臺灣被鄰近的中華帝國視為海盜的巢穴,被認為「自古荒服之地,不通中國」。 荒服,就是距離中國皇帝所居帝都最偏遠的化外之地,所以臺灣對中華帝國而言不只是「離島」,而堪稱是「離離離離離島」。 還沒到臺灣之前,以金廈二島為據點的鄭成功,曾經將遭判刑的人流放到臺灣來。雖然當時臺灣島上有荷蘭人建城及經營商貿活動,但臺灣依舊被中華帝國那邊的人視為流放犯人的「荒服之地」。 不過,當 1661 年鄭成功準備將版圖擴大到臺灣之際,臺灣便成了鄭成功口中「田園萬頃,沃野千里」的海上巨島,可以作為鄭家開國立家的根本。後來的演...

    臺灣本島地位的更加確立,以及各外島的「離島化」狀態的形成,基本上是在1949年中華民國來臺灣之後。中華民國控制的臺灣省,承繼了清末、日本時代以來的臺灣本島及澎湖、蘭嶼、綠島等外島,還把福建省的金門、馬祖二島(外加烏坵)拉了進來。 在中華民國的政治架構下,臺灣為本島、中心,其他島嶼則是外島、前線,為中華民國外衛。在這樣的政治架構下,國家勢力開始強硬地改變金門、馬祖﹑蘭嶼等島的海島生活狀態。原為僑鄉、貿易港口的金門,以及漁村馬祖,都被強制轉型為「戰地前線」,成為中華民國的重要軍事基地,也被迫斷開與原鄉閩南、閩東地區之間的生活聯繫與文化連結,轉而與臺灣成為政治共同體。 蘭嶼則面臨國家勢力的進駐殖民,再加上族群差異性,達悟族人似乎成了次等國民,這顯現在國家曾將蘭嶼作為管訓罪犯之地和核廢料的儲存地,以...

    1949 年以後,臺澎金馬、蘭嶼及綠島等島,組成了中華民國這個「意外的國度」;在中華民國的政治共同體架構下,本島主體位置的形成,也讓各外島逐步「離島化」與「臺灣化」。 通常一個國家在定義好其國家疆域與行政空間後,要做的是以國家的力量讓行政空間與經濟、文化、社會空間儘可能重疊。因此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下的各外島,不管距離遠近,文化及生活上都被迫連結臺灣,可說是「離島逐漸臺灣化」的社會文化空間改造過程。 雖然如此,「臺灣」並不因此真的成為一個跨越地理空間、文化或族群差異的文化及生活共同體,對多數外島人而言,「臺灣」只是一個地理名詞,指涉的範圍就是臺灣本島。 當我們把金門、馬祖、蘭嶼等島拉進中華民國的政治架構裡,但「臺灣人」又經常僅指涉臺灣本島人,甚至島內還曾有論調要拋棄金馬二島,似乎認為金馬二島是黨...

    【高雄是澎湖人蓋出來的】歷史解密:為何高雄會成澎湖人「移居台灣」的首選? 【科學揭密】龜山島真的會動!每年偷偷向東南方游 3 公分,不僅「冬眠」還愛甩尾巴 距離台灣 72 公里的熱帶小島!9 張圖一窺海島風情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觀臺灣第 47 期:島與島》,由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2. 2015年8月27日 · 在「耕作系列」,主角多次面臨外來威脅,包括其他企業的間諜、黑社會組織的恐嚇、以及其他大型企業的競爭,在這些外來威脅出現時,「掌握情報」就成為耕作做出正確決策的重要依據,也因此耕作的私家偵探好友「木暮久作」就成為他 ...

    • 中島裕之1
    • 中島裕之2
    • 中島裕之3
    • 中島裕之4
  3. 2017年4月26日 · 當有一百種不同款式的牛仔褲百在你眼前,而你買了一件令人失望的,怪誰呢? 有選項可以選擇可能是一件幸運的事,但太多選項往往容易讓人干擾我們的思維。 沒辦法做出最正確的決定讓我們的壓力很大,而過多的選項更是加重了負擔。 4. 丹·吉伯特 (Dan Gilbert):綜合評估你的目標和你心中最想做的事,得出的結論就是最適合你的。 告訴你一件你本來就知道的事:比較改變了事物的價值。 我們想要選擇能夠讓我們更快樂的決定,但其實我們在這點上非常不擅長。 我們自以為知道什麼才是對我們最好的,從而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決定。 5. 丹·艾瑞利 (Dan Ariely):我們沒有自己想像那麼理性。 我們的直覺會用一種重複的、可預測的方式誤導我們。

  4. 2014年11月12日 · 台灣若想在一個萬物相聯的世界保持競爭,今天就必須開始學習放棄「凡事靠人」的習慣。 另一件不可忽視的新鮮事 與這個「後工具時代」同步出現的是另一件新鮮事。

  5. 2021年3月17日 · 《東經北緯》片除了有令人驚艷的水下生物畫面之外,有個場景是在澎湖凌雲艦沈船拍攝 , 大深度潛水除了考驗著所有劇組人員的耗氣量 之外,劇組也需要分成兩個團隊分批拍攝,當一組團隊置底30公尺深處拍攝時,另外一組團隊需要在20公尺深的停留站等待,等到第一組拍攝完指定動作後,再上升至停留站與第二組交換。 當所有劇組拍攝完畢後,全部組員再一起回到5公尺深度處改以純氧氣瓶進行減壓程序。 曾經到過澎湖潛水的朋友想必對於當地的海流強強勁都會有深度體會, 《東經北緯》片有很多段水下畫面,都是以放流的形式拍攝,當團隊在快速放流的過程,大家就必須維持好下水前溝通的隊形,以完成後續的鏡位、走位、動作等,只要有一人沒有照表操課,就可能要整次重來 。

  6. 2018年3月26日 · 當年10、11月,嘉農參加第16回南部大會,贏臺南一;參加第1回嘉義野球大會,分別擊敗嘉南、全嘉義而得到第1面優勝旗。. 1930年1月,嘉農先是在年初遇到日本來訪的諏訪蠶絲,以4比15落敗;在7月的第8回全大會,首場遭遇臺北商業,以2比10落敗,遭到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