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日 · 總結來說伊朗襲擊以色列的行為似乎違反聯合國憲章禁止使用武力的規定以色列於當下擊落伊朗的導彈和無人機的動作則屬自衛行為反而是合法的武力使用。 不過其自衛權,伴隨著伊朗結束空襲而不再存在。

  2. 2023年3月6日 · 跳脫英美的石油利益重新認識西亞核心的伊朗話鹿讀冊. 本文摘自臺灣商務1953伊朗關鍵之年一場被掩蓋的政變前言部分. 在過去三十年來美國與伊朗的關係一直處於僵局中乃至於世人稱兩國為彼此的宿敵甚至是寇讎。. 美國往往將伊朗形容為納粹 ...

  3. 2024年2月27日 · 誰是贏家?》是一部入圍 2024 台灣國際兒童影展最佳劇情短片的伊朗作品。 一個看似單純、短短 15 分鐘的影片,卻能以細緻、深入其境的方式帶出法律、道德與兒童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種種考驗。

    • 蔡孟翰|什麼是國際法:國家和國家之間真的有法律嗎?
    • 國際法的形成
    • 國際法的效力
    • 國際法的規範對象

    在一個國家當中,人與人之間若發生糾紛、或為了維護人群之間的秩序,因此有國內法存在的必要,對人與人間的關係作規範;而由於國際社會日趨複雜,以及國際交往日益頻繁的結果,若糾紛發生在國與國家之間,同樣需要法律存在,以維護國際社會的秩序。所以可以知道,「國際法」就是國家間的行為規則,規範國家與國家之間權利與義務關係的規則。 國際法像是棵很大的樹,有許多小分枝體系。例如劃定各國領海或專屬經濟區範圍的海洋法、WTO降低各國關稅的國際貿易法、各國減少排放廢棄的國際環境法、保護外國人投資的國際投資法,都有國際法規範各國之家的行為互動。

    在國內法體系下,有高於人與人之間的權力,就是國家政府,有權制定規範國內每個人的法律,而這個權力就是「主權(sovereignty)」,所謂的主權就是「對內最高,對外排他」;也因為國家主權的存在,使國際社會上各個國家仍保留有相當的權力,世界上並沒有高於各國之上的政府,得以制定規範各國的法律。因此,原則上,國際法要經過各國自願性的同意,才會對該國產生拘束力。也因為國際社會沒有所謂的「國際立法院」的存在,因此國際法的形塑要透過尋找「法源(sources))」,也就是法律的來源,作為國家行為的規範依據。 一般認為國際法的法源,主要依據國際法院規約第38條第一條: 簡單來說,國際法的法源包括:(1)條約(conventions)、(2)習慣(custom)、(3)一般法律原則(the general ...

    國際社會並沒有像國內法有中央政府,也因此使國際法有時候並無法能夠有效執行。即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聯合國出現,但是也為因此完全超越國家主權意志。雖聯合國憲章第七章規定,安全理事會可基於國際和平目的對違法國家制裁,包括經濟或武力方式,但由於安理會容易受具有否決權的常務理事國的意見不同而杯葛,時常無法有效做出制裁決議。如2013年敘利亞內戰,美國認為敘國有使用化學武器而應出兵制裁,但安理會常務理事國中國和俄國並不同意,而無法有效做出制裁決議。也因此使國際法有時無法能夠有效實踐,被許多人詬病為「弱法」。 早期盛行的國際關係理論為現實主義(Realism),其認為各國皆是為了追求最大利益為出發點,認為國際社會政治考量勝過其他因素,因此忽視國際法的價值。然而即便國際法有時無法有效實踐、有時被違反,但卻不...

    國際法主要是規範國家之間的法律,因此傳統國際法認為,只有「國家」才是國際法所規範的對象;換句話說,只有國家才是國際法的「主體(subject)」。但是國際社會上的活動越趨活絡,使國際法適用的對象愈來愈廣。 例如國際組織的大量出現,被認定具有相當國際法地位,如《有關國家與國際組織及國際組織與國際組織間條約法公約》及認為國際組織具有訂立條約的權利。 過去認定個人只是國際法下的客體,無法享有權利、負擔義務,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了防免個人躲在國家下進行殘暴的違反人權行為,而有國際刑法的出現,穿越國家對個人課與義務。而國際法有時也不再僅是為了維持國際秩序,例如國際人權法課與國家須對國家主權內的個人進行保護。 而國家的認定,除了如1933年蒙特維多國家權利義務公約第一條規定的要件外(國家作為國際法...

  4. 2023年3月5日 · 2023-03-05 更新. 管轄權與引渡是啥?. 你說、我說、國際法學者怎麼說?. |廖柏翔. 國際公法規範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本次肯亞將台灣人都送往中國的事件,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相關爭點集中在管轄權、引渡與人權法,本文嘗試整理相關爭點,並在 ...

  5. 2024年4月25日 · 死刑執行最多的國家分別為中國 (1,000以上)、伊朗576)、沙烏地阿拉伯196)、埃及24)、美國18)。 實務上廢除死刑的國家,國人較為熟悉的有:南韓、俄羅斯、馬爾地夫。

  6. 2023年3月1日 · 然而庫德人在當地國境內仍常受到權利的忽視與歧視性對待例如伊拉克政府長期拖延而未執行伊拉克庫德自治區協定》、伊朗長期打擊庫德地區的政治運動並經常公開處決庫德獨立運動人士土耳其更是從未承認過庫德族的存在只稱其為住在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