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3日 ·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3日電近期餘震不斷由高三學生林子祐自學開發的台灣地震速報App快速累積超過32萬次下載提供地震可能在幾秒後到達和預估級數等預警資訊高中生自製地震App未獲授權 氣象署:已聯絡邀簽約. 花蓮於3日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後,至今仍陸續發生不少餘震,也讓地震相關資訊受到關注。 近期一款「台灣地震速報」App可提供地震倒數預警的資訊,目前已超過32萬次下載。 開發這款App的康橋國際學校高三學生林子祐今天接受媒體聯訪時提到,小時候曾遇到大地震,讓他印象深刻,因此他一直希望能夠尋找事先知道地震的方法。

  2. 2024年4月26日 · 強震即時警報是指地震發生後利用震央附近地震站觀測到的早期震波資料快速解算出地震規模位置與深度以此預估各地區的震度與震波到達時間等資訊可以搶在具威脅性的地震波S波到達前對各地區做預警通報有機會爭取數秒至數十秒的預警時間來應變近期爆紅由高中生開發的台灣地震速報APP則是從地牛Wake Up」間接取得氣象署資料,不過尚未取得正式授權,氣象署已表達願意合作。 高中生自製台灣地震速報App未獲授權 氣象署:已聯絡邀簽約. 都是氣象署資料,民間APP和國家級警報差在哪? 「台灣地震速報」APP設定畫面。 (中央社)

  3. 2024年4月26日 · 民間地震速報APP與國家級警報差在哪為何搖很大沒通知? QA一次看. 林睿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說團隊在全國多處學校民眾家中等架設逾150個自行研發的地震儀當地震發生時地震儀會將震動訊號傳回伺服器系統再陸續發布氣象署的強震即時警報EEW),並根據民眾預設的所在地推估地震抵達的時間及搖晃大小增加地震前的反應時間。 林睿解釋,氣象署為了更精確的預警,需要花時間計算數據,這個時間就是「預警盲區」,容易讓離震央近的民眾在震後才收到警報,但這些民眾所在區域通常也是受創最嚴重的區域;App就是利用這段「預警盲區」,在地震當下發送最即時原始數據,達到警示效果。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4月25日 · 林子祐自製地震App台灣地震速報大獲民眾好評不過由於此App是使用地牛Wake Up間接取得交通部中央氣象署資料地牛Wake Up提醒林子祐地震預警發布是氣象署專責須由氣象署或透過簽約合作伙伴對公眾發布因此建議林子祐儘速與氣象署簽約對此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晚間告訴中央社記者已經和林子祐的爸爸取得聯繫得知林子祐原本製作這個App是為了要申請國外學校現在也有往外發展的意願願意繼續維護這個程式也有意願與氣象署合作。 吳健富表示,由於簽署合約須成年人,因此需要由監護人代表簽約。 (編輯:管中維)1130425. #App. #地震. #吳健富.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 2024年4月23日 · 地震中心提到,「地震速報系統主要的功能是為了在地震發生後的數10秒至數分鐘內立即對外發出地震資訊其內容包含震央位置規模震度分布圖及重要設施搖晃情形減低受到二度的傷害加速救災反應及災後回復根據氣象署網站地震發布的流程第1氣象署所屬的地震觀測站偵測到有感地震第2立即啟動強震即時警報系統第3同時可得出地震定位報告包括發生時間震央位置地震深度地震規模各地震度);第4經由速報系統將地震資訊對外發布。 氣象署進一步說明,地震「P波」又稱為縱波或壓縮波,速度較快,運動方向與傳播方向一致;「S波」則又稱為橫波或剪力波,速度較P波慢,運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破壞力較P波強。 因此當偵測到跑比較快的P波時,就能運用時間差,在破壞力較強的S波到達前,發出地震警告。

  7. 高三生自學開發地震速報App 逾32萬次下載. 2024/04/23 20:25. 為何沒收到地震國家級警報? 預估規模5以上、所在地震度達4級才會發. 2024/04/23 10:34. 中央大學推AI地震預警系統 震度3秒出爐正確率逾9成. 2024/04/09 17:28. 地震後購屋緊盯建物安全 專家列梁柱、管線等5處觀察重點. 2024/04/08 15:05. 開車遇強震 消防署:先減速開警示燈停靠安全處. 2024/04/04 21:50. 地震來了怎麼辦? 醫提醒3點避免受傷. 2024/04/03 13:20. 經費不足 提升外海地震預報海纜計劃縮短剩200公里. 2024/03/18 10:07. 918地震後耗時1年測量 玉里斷層地質敏感區約4.4平方公里.

  8. 2022年3月23日 · 高中生組團開發DPIP地震速報APP 自製地震儀還設客服向民眾釋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