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2月6日 · 美方給出理由為孟晚舟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貿易制裁事件發生後華為 CMO 陳黎芳表示:「近期我們公司CFO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轉機時被加拿大當局代表美國政府暫時扣留美國正在尋求對孟晚舟女士的引渡 。 面臨紐約東區未指明的指控。 關於具體指控,提供給華為的信息非常少。 華為並不知曉孟女士有任何不當行為。 公司相信,加拿大和美國的法律體系最終會給出公正的結論。 」她還強調,華為遵守業務所在國所有適用法律和法規。 據南華早報的報導,其引述加拿大官方消息稱,美方要求從加拿大引渡孟晚舟,並計畫在本週五舉辦聽證會。 孟晚舟已經向加拿大相關部門申請禁止信息公開(publication ban),加拿大方面表示暫時無法提供更多信息。 拘捕華為 CFO! 美國正在準備下一輪談判籌碼.

    • 邊看《返校》邊發抖,電影帶他回顧白色恐怖年代
    • 政府當時連童謠「天黑黑」都禁!思想已是當成犯罪
    • 那個年代,人人心中都有個小警總
    • 戒嚴時期不能說的秘密:政治犯被針刺指縫、耳朵被灌廚餘
    • 海內外人士為爭取民主自由,就這樣人間蒸發
    • 她對鄭南榕曾經天真的一席話,印象深刻
    • 「大家真的都忘了自由是犧牲了多少人,怎麼樣辛苦的換來了嗎?」
    • 延伸閱讀

    田孟淑,今年高齡 85 歲的她,就是許多早期社運人士口中的「田媽媽」,她和丈夫田朝明醫師,在戒嚴的白色恐怖時期,庇護、救援了許多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政治犯,也參與許多爭取人權與民主自由的各項社運活動,對她來講,《返校》不僅僅是部電影,而是一段她忘都忘不掉的夢魘。 「電影裡演得很真實,但,那只是冰山一角而已。你們沒有活過那個時代可能無法體會,當我在電影院的時候,我是緊握雙手,不停的發抖,因為那就是我們以前活生生的故事!」 白色恐怖時期,為了穩固政權,不只是「保密防諜,人人有責」,當局還開始實施了一系列的限制禁令,禁止說方言、夜晚不能隨意外出的宵禁、禁歌、禁書等等。 電影《返校》中,師生們之所以被警察抄查,就是因為成立了讀書會,在當時只要有不同思想的書籍,像是宣揚共產思想、1949 後的中國文人作品...

    「就連那個天黑黑也不能唱啦,說是萎靡頹廢!」而田媽媽的長女,監察委員田秋堇也表示,「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苦酒滿杯也不能唱,原因是你們生活在寶島,在當局的帶領下,怎麼會苦呢?說是靡靡之音擾亂軍心!」而〈何日君再來〉也被視為是在講「何『日軍』再來」而遭到查禁,光是 1980 年代就有 2 萬首歌受審,其中 1/6 都沒有通過審查。 在白色恐怖的氛圍下,不只實際的生活有所限制,背後所代表著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思想與言論的箝制,在當時只要被認為是對於政權有所動搖危害的人,不管是組讀書會、散佈「不正思想」,都會被視為「政治犯」逮捕,也因此台灣曾經成為政治犯最多的國家之一。 而長期營救、庇護政治犯的田媽媽忍不住大罵,「什麼叫做政治犯,這就是故意讓人誤解,在那個時候你只要有一點自由民主這樣的思想,讓政府不滿意,...

    「在那個年代,警察就充斥在你的生活周邊,無處不在、風聲鶴唳,一有問題就會被約談,甚至抓走,人心惶惶,每個人心中就像都有個小警總似的。」田媽媽形容道。 田秋堇也表示,小時候因為父母與政治犯走得很近的關係,他們家三不五時就會有警察來查戶口,甚至是信件莫名其妙被拆開等等,大學時期,更有跟她要好的國民黨的學妹來通知她,說有教官指派學弟來監視她,打她的報告紀錄等等。 「小時候我就常常做惡夢,夢到我爸媽也被抓走,然後我找不到我爸媽……。現在我們都會說,人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但對我來說我從小就是活在恐懼之中。」田秋堇說道。

    「戒嚴時期最可怕,也最是不能說的秘密,就是刑求。當時毫無人權可言,從我們營救的政治犯與他們親人好友口中,我們聽到的是最不堪的虐待。」田媽媽回憶起這段往事,馬上哽咽了起來。 我們跟著田媽媽來到景美人權博物館,這裡曾經是用來關押犯人,特別是政治犯的監獄,也是景美軍事法庭的所在地,才剛走進來,田媽媽就忍不住哽咽,「那時候我來看他們,都只能隔著玻璃,心不知道多痛。」 如同電影《返校》後半段所演,男主角甚至被拔去了指甲、頭被塞入水缸內,以嚴刑逼供來換得證詞,現實中的白色恐怖,則更甚。「那時候我們庇護的一些政治犯都會跟我們講裡面(監獄)的狀況,說他們是如何被刑求的,像陳文成他爸爸說,他被抓進去的時候,被用針刺往指縫中,那種痛,是痛到會失禁的!所以後來他的屍體內衣褲中,都是尿的味道。」 (陳文成,前台大教...

    戒嚴的期間,愈來愈多人為了爭取自由、民主與人權,紛紛起身與體制對抗,尤其以爭取言論自由最多,試圖在言論上貢獻心力,冒著被捕、甚至被處刑的風險,也要保障眾人「知的權利」。 如林茂生,出生於臺南,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第一位臺灣人哲學博士,他創辦《民報》,並撰寫評論多次批評陳儀的施政,在1947年3月11日被武裝人員帶走,一去不復返。 雷震,浙江人,1949年創辦《自由中國》半月刊,因批判蔣介石的威權統治,甚至反對他連任總統,被捕入獄長達十年。 就連人在海外也不例外,于長城與于長庚兄弟出生於菲律賓,接手父親的《商報》,1950年代由於屢次回絕國民黨駐菲總支部與臺北中央黨部海外組刊登新聞稿的要求,1970年3月菲律賓軍方和移民局逮捕于氏兄弟,並以空軍專機押送臺灣,警總以叛亂罪起訴于氏兄弟。但後來在國際...

    關於自由,最讓田媽媽印象深刻的,還有鄭南榕事件。 鄭南榕於1984年,以爭取「100%言論自由」為主張所創辦的《自由時代周刊》,像是「新聞不必事先審查」、「對報刊有任何處分,必須交由司法獨立審判」等等。他曾經說過「沒有新聞自由,你就是睜眼瞎子,眼不見周遭發生的真實新聞,三十三年來,在戒嚴之下,我們都成了睜眼瞎子。」 該雜誌也因批評時政而屢遭查禁,直到 1989 年停刊為止,《自由時代周刊》創下被查禁和停刊次數最多的記錄。 鄭南榕不只發行雜誌爭取言論自由,更多次發起要求民主化改革的活動,如 1986 年的 519 解除戒嚴運動,但隨後就遭未審先判入獄八個月。 田媽媽氣憤的回憶道「1988 年鄭南榕只是因為在雜誌上刊登了一篇,許世楷(台灣政治及歷史學者)的《臺灣共和國憲法草案》,就這樣而已,也沒...

    回憶起這些往事,田媽媽語重心長的說,「現在很多人都會說,台灣就是太自由,但大家真的都忘了自由是犧牲了多少人,怎麼樣辛苦的換來了嗎?」 她說:「還有人說以前那種威嚴統治下臺灣很安定,難道叫你往東不敢往西,表面上的安定是真的安定嗎?我丈夫都說,如果這樣,那不如去太平間,死人不會動,死人最安定!」 「沒有太自由這回事,只是很多人都忘記,自由的另一面,也是要有責任的呀!不能去侵害別人的自由,不能去侮辱、攻擊他人,這些才是自由的真諦啊。」田媽媽說。 這些在歷史課本中從未被好好提及的「真實歷史」,許多人已經逐漸淡忘,年輕人可能甚至不知道這些事情曾經發生過,但就如同電影《返校》所演的,「總要有人活下去,記得這段歷史。」所以每當只要有人問起,已經高齡85歲的田媽媽總是不厭其煩的從頭說起,田媽媽希望藉由分享她...

    【就怕留指紋!台灣人要用筷子翻書】只能半夜關在廁所偷看,解密 9 套白色恐怖時期「禁書」 【最衝擊中國人的台灣景點】中國旅客訪完景美人權園區嘆:台昨日白色恐怖,是我祖國今日真實寫照 【花 102 分鐘致敬台灣民主】電影《返校》讓你一路憋氣重回「白色恐怖」:要有人活下去,記得這段歷史 (本文經合作媒體 今周刊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返校》看到狂發抖 85歲嬤曾冒死拯救白恐受難者〉。首圖來源:截自今週刊影片。)

  2. 2020年10月29日 · 把雲豹甲車偽裝成工程起重車則是聯兵營官兵發想利用一般木材角鐵結合施做把雲豹甲車偽裝成工程車張孟蒼說這個構想是因部隊集結點周邊工廠林立許多工程車與起重車進進出出因此將雲豹偽裝融入背景達到隱蔽掩蔽效果讓敵軍誤判。 演練重點:運用偽裝資材,達到防護. 這次演練重點是戰力保存,包括「現地偵查」、「圖上兵推」、「現地戰術」、「實兵演練」 ,讓所有部隊可以藉由地形地物、橋樑涵洞、民間廠商與地下化設施等等堅固的建物,運用偽裝資材,達到防護作為。 今天除了 584 旅上午在桃園地區資源回收廠實施戰力防護演練外,國軍多個單位也分別在北部地區實施機動裝載、隱蔽作為、戰力防護、反擊接敵運動、彈藥再整補、夜間機動、野炊、運用民間設施膳食補給等課目。

  3. 2020年8月28日 · 安在揭牌儀式中表示,環保局每月接獲多達 300 多件異味陳情案,其中包含 畜牧場、工廠、自助餐、便當店 等,但過去屏東縣異味官能測定委由高雄的民間代檢測業者協助,以致安排測定時程往往錯過稽查時機且檢驗需耗費 1 至 2 週,而且每件檢測費用 3 萬元,預算龐大。 他表示,縣府自行成立測定室並訓練聞臭師,不僅降低異味採樣測定成本,更能在接獲民眾陳情後即時受派任務,有效提升取締效率。 聞臭測定過程繁複.

  4. 2016年5月4日 · 在奉系的右翼是閻錫山的晉系,晉軍以防禦戰著稱 ,在山西又有本土作戰的優勢,外敵不易入侵他的地盤;晉軍的裝備也因為境內有太原兵工廠的關係,可以達到水準之上,起碼不會有人比槍多的情況。 儘管晉軍帳面上人數不多,但有較健全的後備役制度,在戰時可以快速擴軍。 晉系的 缺點有二 ,一個是 不擅客場、進攻性作戰 ,另一個則是閻錫山的 用人圈太小 ,他只信任山西人,甚至只有他的同鄉 (山西五台縣)。 爆發力驚人的西北. 西北地區是馮玉祥的地盤,包括綏遠、陝西,後來又擴張到甘肅 (含青海、寧夏) 等省, 但在 1925 年當下,馮玉祥的主力仍在直隸,與奉、直、晉聯軍爆發南口大戰,兵敗後才撤 往綏遠重整,並向國民政府靠攏。

  5. 2021年11月10日 · 位於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產業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指出,該區域每年有 170 萬架次的民航機,相當於搭載 5 億人次的乘客,在此區域飛行往返。 中國操作灰色地帶威脅. 另外,根據今年的「國防報告書」,中共近來開始頻繁對台灣操作「灰色地帶」威脅,而且態樣多元,包括軍事手段,例如共機頻繁侵入西南防空識別區和東沙島周邊針對性演練;以及非軍事手段,例如中國快艇衝撞台灣海巡船、或者中國抽砂船違法於台灣周邊海域作業等。 「灰色地帶」威脅指的是具有非戰非和的模糊性手段,且該手段未達戰爭門檻,以「切香腸」的漸進式戰術來升高威脅,中共還搭配運用政軍實力來形塑對其有利的態勢。 對此,台灣國防部研判,中共的目的在消耗台灣戰力,也動搖民心士氣,更企圖改變或挑戰兩岸既有現狀,以達成其「不戰奪台」之目標。

  6. 2020年1月7日 · 外界對於新潮流總有不少傳說,原因在於新潮流的確名人(能人)輩出,不僅陳菊、賴清德、鄭文燦、潘安是新潮流,立法院還有約 15 名立委可被明確歸屬於新系,就連這次立委選舉備受矚目的新人吳怡農父親吳乃德,都曾是 30 多年前新潮流創流時的「十八飛鷹」。 不過,要進入新潮流有他們自訂的「審核過程」與一定程序,況且有「入流」就會有「退流」,把「一日新潮流」當成「終身新潮流」,就是韓總所發生的基本謬誤之一。 其實,不只邱義仁早已不是新潮流,黃偉哲也早在十多年前就因台南立委佈局問題與新系拆夥(雖然現在雙方在台南維持結盟狀態),被點名的李文忠更是在扁執政末期就與新系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