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21日 · 在5G頻譜即將發放的時刻,全球科技大戰方興未艾的時代,反而是掙扎中的時代力量,在台灣的科技重鎮新竹市,推出了一名區域立委,一名實在的科技立委參選人高鈺婷。 高鈺婷的談話中充滿了工程師的邏輯,專訪到後來,問答變成解決方案的討論。 對她來說,征服宇宙就是一個具體的衛星產業目標;為了下一代創造未來,就是一個具體的運輸或公托目標。 對高鈺婷這名女性工程師而言,在邁向目標的過程中碰到的問題,都是待解的bug。 採訪/ 文字:《報橘》社長戴季全 整理:林子鈞. 「時代力量其實本來就有兩條路線,一條是跟民進黨親近,一條是堅持走自己的路。 戴季全(《報橘》社長戴季全,以下簡稱「戴」):你是什麼時候加入時代力量的?

    • 季麟連1
    • 季麟連2
    • 季麟連3
    • 季麟連4
    • 季麟連5
  2. 台灣該如何吸取「eMask 口罩預購系統當機」經驗,把科技治國推得更遠更便利?. 流線傳媒社長戴全 2020-03-12. 科技動態. 為何台灣人得「排隊」買口罩?. 戴全:武漢肺炎揭露台灣網路建設的 4 處改進空間. 流線傳媒社長戴全 2020-02-11. 科技動態. 【戴全’s ...

  3. 2024年8月6日 · 哈佛輟學生打造 AI 項鍊「Friend」估值達 5 千萬美元!. 稱「陪伴」是 AI 殺手級應用. AI 硬體裝置是近期許多新創的產品開發方向,但市場反應熱絡程度差異甚遠,例如 Rabbit 和 Humane 都曾以「顛覆智慧型手機」的 AI 裝置引發熱議,然而消費者評測產品後負評不斷 ...

  4. buzzorange.com報橘

    《 TechOrange 》專注創新科技、數位轉型,致力串連最有價值的科技社群觀點,找出台灣在國際趨勢中的定位。 《 CitiOrange 》希望建立公民能積極參與並採取行動的網路環境,一起打造對我們與下一代而言都更美好的台灣。 《 VidaOrange 》關注科技無暇精算的所在,聚焦職場、心理、健康、理財和消費議題,提供與眾不同的視野。 「報橘」旗下共有三個主題社群,包括《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 CitiOrange 公民報橘 》,以及《 VidaOrange 生活報橘 》三個媒體社群,持續提供各領域的創新趨勢與觀點,協助新世代台灣人提升競爭力為主要任務。

    • 美中貿易大戰,台灣製造業的國際分工角色「升級」的時機到了
    • Ai 終端多元化衍生晶片需求,台灣在「軟硬整合」擁有絕佳位置
    • 當汽車變成裝著輪子的電腦,Pc 王國台灣可以做什麼?
    • 善用b2b的利基,台灣才能在ai時代順勢發展絕對優勢
    • 發展 Ai 時代的產業優勢,公部門要做驅動市場的領先者
    • 軟、硬體人才沒交集,代表過往 10 年台灣沒有思考世代整合問題
    • 為什麼台灣硬體廠投資新創,過去幾年成功案例這麼少?
    • 大學追求的研究題目,都不是台灣最有優勢的題目
    • 為什麼我們沒有新興產業?在政策上台灣做錯了一些事情

    《科技報橘》社長戴季全(以下簡稱「戴」):中美貿易戰的一環,不少國際與大陸設廠台商,近期紛紛開始把部分資金移回台灣、擴大台灣的投資與研發能量;針對這個現象,Google 怎麼觀察市場變化?採取的行動是什麼? Google 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以下簡稱「簡」):AI 時代硬體發展越來越重要,AI的應用中,硬體平台不只在手機,也在智慧家庭和智慧汽車等;但不管是什麼樣的新應用,都需要相應的硬體平台。 在系統相關軟體上,Google 台灣團隊一直都是研發重鎮;加上併購 HTC 硬體團隊的整合(編按:Google 於 2017 年 9 月宣布以 330 億台幣併購 HTC 手機 ODM 部門),Google 台灣團隊已經是亞太地區最大的研發基地。事實上,Google 這幾年投資台灣的規模持續在成長,...

    戴:這跟「邊緣運算」趨勢也有關係,在 client 端運算決策,不是全部在 cloud 端。剛剛你講的手機個人化,是不是代表硬體還是有既定標準,但是在 AI 的部分要透過每一個用戶每日使用的智慧裝置去蒐集、累積 Data ,然後在邊緣端去訓練個人化 AI? 簡:對,你講這就是重點。為什麼終端需要運算?舉例,現在很常被應用的人臉識別,就是用戶打開手機,裝置端開始學習辨識。 為什麼這個是重點?因為終端的硬體標準現在還沒有成立,百家爭鳴。大家都在爭奪那個機會,就是「AI 時代的晶片」。譬如說你看 Google 在雲端技術有 TPU 晶片,在手機端、在 edge 端也會需要,因為終端裝置開始不斷做 machine learning,未來,用戶個人的行為都在手機端學習,所以手機端也要有一個學習的晶片。...

    戴:智慧汽車的彎道超車,具體可能怎麼發生? 簡:智慧汽車是全新的產品。可是這對台灣來說恐怕是最難的產業,台灣汽車自主這麼多年都沒有成功,根本問題是台灣 home market 很難養出自有供應鏈。智慧車又更難,Tesla 是已經接到訂單,但車子還做不出來,就代表這不只是設計生產的問題,還有是供應鏈的問題。 如果要從台灣的機會來討論,智慧汽車有一個新的問題:「智慧汽車到底是汽車還是電腦?」有一個簡化是「智慧汽車是裝著輪子的電腦」,這樣討論問題的話,那對台灣 PC 產業就是一個新的機會。 PC產業現在還有一件很重要的東西,握在台灣手上,就是主機板,因為主機板都沒人在做。智慧車如果是一台裝著輪子的電腦,智慧汽車產業就需要運算能力超強的主機板,這件事情台灣可以做。至於智慧車的應用層,我還是看不出來我...

    戴:所以從台灣舊的產業利基上起跑,我們要如何建立在新產業發展浪潮底下的優勢?產業應該用這種方式思考自己的國際分工地位嗎? 簡:我覺得我們根本上要思考兩件事,然後重新思考台灣的產業戰略應該怎麼設計和發展。 第一,台灣年輕一代很難接受我們沒有 B2C 產業。我們沒有品牌,這可能就是我們的現實。那可不可以大家接受台灣原本就很強的 B2B 產業,然後強化台灣這個「有品牌」的 B2B 產業?台達電的電源供應器世界第一;聯發科也是 IC 晶片設計的品牌強者。從這一個觀點來看,台灣沒有需要從彎道超車的概念來想下一步。 簡單比喻就是說,你知道車子開的方向,你不是「超車」他,是「靠過去」,利用原來的優勢繼續靠過去,在這種情形下台灣在 AI 時代就很多東西可以做。 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上次在半導體年會我在討論...

    戴:如果這個智慧監視器前置成本那麼高,看起來勢必得在公領域發生,你認為在推動新的 AI 產業發展,公部門應該做什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簡:假如今天政府想要變成一個引領者,他要先把全台灣的監視器都變成智慧服務。可是台灣公領域制度把台灣看太大,好像每一個地方要管的事情有多大多少一樣,所以每個鄉里自己管自己的燈,自己管自己的監視器,結果所有的監視器沒辦法串連。內政部花很多年想嘗試推動但做不到,因為原先監視器開發的時候就是不同系統。

    戴:現在台灣政府可以做到的程度,大概就是說「我這個試辦區域給你,你來申請」,可是看起還好像是政府要主導。 簡:這又一個大問題了。我自己非常、非常相信 AI 帶給台灣的機會,會跟其他國家很不一樣。PC 時代,辦公室軟體人才和電腦製造硬體人才,彼此中間有很大的鴻溝,到了網路時代,gap 更大,兩邊人完全沒有交集。 但是,只有在 AI 時代裡頭,做 AI 軟體人才跟作硬體的人才,交集點比較高;因為,AI 是在最先進的裝置(硬體)上運作。台灣應該把握它,但不是什麼都做,台灣沒有這個條件什麼都做。譬如說智慧汽車,我們到底該做哪個部分?我們要想清楚,不是全部,不可能。因為台灣人口就那麼少,策略思維是重要的。 好,回到實務面,公部門必須引導這兩個產業有交集,但應該怎麼做?台灣 40 歲以下新創很少碰硬體的...

    戴:所以現在全球的趨勢上,從純軟體面起家的團隊要去發展一些新的硬體,去深圳會是這些團隊的直覺選擇? 簡:對,我這件事講了已經十年左右了,深圳崛起了,今天不管是哪個創業家,不管是在法國、美國、台灣、日本,如果你要做硬體、做軟硬整合,都深圳了。我們剛剛講的台灣優勢在過去十年其實一直在削弱。 台灣軟新創和硬代工怎麼矛盾怎麼辦?我自己覺得本質上應該是容易的,新創團隊在思考方向時,就先想好台灣硬體產業會需要它;要併購他,若從一開始的規劃是這樣想,最後很自然會發生。可是如果他們一開始想的是要成為一間成功的網路公司,那就沒機會了。而代工廠,要試著從等待需求產生,用最短時間找到製成解決方案以降低成本的方式運作。

    戴:整體來說,台灣的人才與台灣在未來國際產業分工上的角色是斷鏈的,傳統的硬體代工有很明確的國際定位角色,但是我們的人才還沒有找到最適合一展長才的角色? 簡:這就是我一直覺得台灣很尷尬的地方。台灣的硬體公司,每天都跟全世界最重要的公司來往,閱讀的東西都是全世界最新的東西。可是我們有一堆素質極高的年輕世代去創業後,每天很認真,卻連公司要長到20個人都很難,每天接觸的人跟公司都不是世界最頂尖的。 戴:你認為這個現象的根源來自於哪裡? 簡:這個根源,我要從一個比較遠的地方談回來,大學教育。 大學教授選研究題目,完全根據歐美國家的研究方向。可是歐美國家的優勢是,他們是一個英語共同市場,所以沒有市場大小問題,只要用英語都可以銷售,所以他們的研究題目方向,都是 B to C。但台灣有一個非常獨特、全世界都...

    戴:所以產業也有問題,不只是學校的問題? 簡:對,我們可以這樣講,台灣沒有新興產業,造成學校新興領域跟台灣新興產業沒有辦法交集。但台灣沒有新興產業這件事情,你倒回來看日本有沒有新興產業,沒有。德、法都沒有。那意思就是說,新興產業並不容易。 新興產業是要有新時代的人才,大部分的國家是發展到了一個高原期之後,每年產生的人才回到舊產業就差不多了,沒辦法再冒出來。那政府要做到讓新興產業有可能出來需要做什麼?回過頭來看,就是我們可能做錯一些事情。我們對於獎勵新創、獎勵新興產業過度保守。我們一切都要公平、不偏愛他、沒有稅制優惠、對人才沒有優惠,那當年我們是這樣給新竹科學園區的,等到我們把那些東西都要求公平的時候,你會發現新興產業永遠被夾殺。 一般的講法是說,我今天要做新創、聘十個工程師,搶不過聯發科、鴻...

  5. 2024年7月31日 · 季全觀察,近期開始發生「新全球化」,也可以稱美中冷戰 2.0 ,這是目前短期影響製造業趨勢的關鍵;接著,戴季全以台灣人口結構說明未來台灣勞工人口規模將介於以色列與芬蘭中間,因此製造業必須大量擁抱 AI 機器人與智慧製造,以填補人力 ...

  6. 2017年4月11日 · 目前台積電預定今年第二發布 10 奈米製程、英特爾則要等到今年第四季。 然而目前外界仍看好 Intel 的技術更甚台積電一籌。 (我們在本文前半部分的 IDM 介紹提到過)由於 IDM 廠能從上游設計到下游製造的過程中緊密協同合作,使其能在設計、製造等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