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4月26日 · 到後來撰寫《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戳破國民黨「反攻大陸」神話、擔任《美麗島》雜誌編輯而幾番入獄。. 他的一生為民主而奉獻,被國民黨囚禁了 17 年,將近三分之一的人生。. ——這是深愛台灣島的人們都應該記得的名字,魏廷朝。. (責任編輯 ...

    • 用過來的人的心情,與你分享面試心得
    • 「面試」其實只是一段相互了解的過程
    • 面試前準備地越細心,上場越不會緊張
    • 面試中的七大 Know-How
    • 面試後:保持聯繫
    • 看更多求職面試文章

    我從大三寒假開始找實習,目前剛結束正職面試並且已有 offer。總共面試將近 40 個場次,包含以下經歷: 1. 非營利組織:時代基金會、One-Forty、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TMR 未來人才實習計畫 2. 新創公司:早餐吃麥片 Morning Shop、Flipweb、Skyrec、小米台灣科技有限公司、蝦皮 Shopee 3. 台灣企業:Pchome、真觀股份有限公司、Geber Consulting、盛思公關、funP 雲沛創新集團、露天拍賣 4. 外商企業:Michael Page、奧美廣告、奧美公關、Estee Lauder、Loreal、Havas Media、Johnson&Johnson 累積許多經驗與面試技巧,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給有需要的朋友,如果有興趣的話就請繼續往下看。

    面試是什麼? 1. 對於公司方來說:透過極短的時間,了解面試者的個性、思考脈絡與邏輯、表達方式與對於公司了解程度。 2. 對於面試者來說:透過拜訪公司,與 HR 和用人主管面試,進而瞭解公司文化、工作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檢視與自己的契合度。 多數人談到面試都會非常緊張,但我認為其實面試是一個公平的過程,的確是否發出 offer 是取決於公司方,然而得到 offer 後,是面試者決定要不要加入公司,得到這個 offer,兩方都有共識才會達到雙贏的結果。現在開始,如果你對於面試感到非常憂慮,可以先試著改變自己的想法: 因此,你要把自己的地位提高到與公司方相等,除了回答對方的問題,你要積極地針對工作內容、公司細節與未來發展做深入詢問,以作為之後選擇 offer 的依據。如果具備這個態度之後,接下來我...

    1. 詢問面試細節 在接到面試通知後,我習慣回信詢問更詳細的細節,包含: .面試時間為多久? .面試是以個人/團體進行? .面試是以中文/英文進行? .對於服裝是否有特殊要求? 試想,你是否有過這種經驗,接到面試非常開心,結果面試的時候與自己的預期有落差,導致結果不好?或是接到面試後,對於未知的面試過程感到擔心,到處詢問資訊? 透過信件直接與 HR 溝通獲得的資訊,會是最準確的,同時也可以開始準備。 2. 對於公司文化、工作內容與所需特質做詳細的調查 在這個階段,我習慣開啟 Word 文件或是任何可以記錄資訊的文檔,做全面的資訊收集。 .了解公司文化、發展歷程與最近大事件,你可以對於面試的公司有基礎的認識;若你很想加入公司,在談話的過程中可以提到過去的經典案例,也可以在最後的發問階段,提出相...

    1. 展現積極與禮貌,建議於前 10 分鐘至 5 分鐘提早抵達公司,趁緩衝時間調整自己的心情。若會遲到,必定要提早通知對方,並提供合理原因。如果遲到並且沒有提早說明,那得到 offer 的機會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2. 事先印製履歷與相關企劃書:多做這一步,讓面試官印象深刻,另外後面在解說相關經歷的時候,有資料可以參考可以留住面試官的注意力。 3. 平穩表現自己,不流露緊張:誠如以上所說,面試是一個互相試探的過程,如果你在簡單的面談都很緊張的話,那公司該如何信賴你未來可以面對高壓的工作?因此調整心情,將手平放在桌上,在說話的時候偶爾以手勢示意;直視對方的眼睛,創造實質的溝通。保持微笑,展顯出自己的自信。 4. 以最簡短的方式表達重點:試想 HR 一天面試的人很多,如果在第一句話沒辦法展現你的重...

    1. 撰寫感謝信:在面試的過程,有些 HR 或是用人主管,會主動遞出名片。若沒有聯絡資訊,盡量在面談的時候取得資訊,這樣結束面試後,還可以靠感謝信替自己加分。感謝信的內容可以分為簡略版與詳細版,前者大概的內容,告訴對方你是誰,謝謝他今天撥出時間與你面試,就可以收尾;後者的話,你可以針對覺得答得不好的內容,再重新理過思緒整理成文字,或是補充更多內容給對方。這邊舉個例子,我有一個朋友在面試的時候表現沒有很好,然而他透過感謝信成功讓面試官改觀,繼續接下來的面試與挑戰,最後成功 offer get! 2. 與面試官保持聯繫:在面試的過程,如果遇到聊得很愉快的面試官,我會搜尋對方的 LinkedIn 並添加好友,透過文字或是信件的方式與對方保持聯繫。我在蝦皮面試的時候,遇到一個很友善的高階主管,他斷言...

  2. 2019年9月24日 · 「我感覺被拋棄了。 」丹尼說。 是情緒,還是想法? 「 『被拋棄』不是一種情緒 ,」我想幫助丹尼更覺察自己的情緒,「試著去感受一下,當你被拋棄時,是什麼感覺? 不管在諮商室,或是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看到大家把「情緒」和「想法」混淆在一起。 個案常常告訴我:「我感覺不被重視」、「我感覺很不公」、「我感覺生活一團混亂」、「我感覺不被愛」。 但是,如果你仔細讀這些句子,會發現這些都不是「情緒」,而是「想法」。 如果你的伴侶不重視你,會有哪些感覺? 大概會感到生氣或悲傷吧。 如果老闆對你做了一件很不公的事,你會有哪些情緒? 如果生活一團混亂,是哪些感覺?

  3. 2016年8月8日 · 黃 靖軒 2016-08-08. 蔡英文在8/1日代表政府對原住民道歉,理由包括原住民過去400年來承受的痛苦和不平等。 然而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網友搞不清楚蔡英文為何道歉。 為此,原住民青年陣線在 臉書 上po出懶人包,透過7圖告訴大家原住民的主張。 不料,有網友對於懶人包內容提出質疑,「那為何大考要給原住民加分? 」原住民青年陣線回應:「主流教育都是按照你們的文化知識邏輯,對原住民學生公平? 沒關係啦我們也不想要加分,我們比較想要把教育的主體論述還給我們,我們給漢人加分啦」。

  4. 2018年11月15日 · 心理紓壓. 【職場、生活、情感中,壓抑無所不在】心理師:沉默的人心裡並非沒情緒. VO 精選好書 2018-11-15. photo via Unsplash. 《VO》導讀: 壓抑自己,只是把外在的衝突變成內在的衝突。 各種情緒,憤怒、悲傷、委屈、焦慮……,各種想法,質疑、困惑、批判、討好……,困在心裡繞啊繞,變得越來越沉重。 (責任編輯:戴相文) 文/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 不管是在工作、人際關係、家庭上,只要我們有感覺、有思考,壓抑就可能存在,讓我用幾個情境來舉例。 職場中的壓抑:情緒勞務. 空服員阿鏵每次出勤後,總有種被掏空的感覺。 需要好好睡上一陣子,才感覺得到充分休息。 空服員工作確實累人。 除了身體的累以外,也讓人心態疲憊。 工作時間裡,都得處於待命狀態。

  5. 2021年2月20日 · 平穩,是開啟對話的唯一道路。 鬆開執,讓內在舒緩平穩,學習接納與安頓自己。 在自我(對內)的範疇內,「讓問題跑一會兒」時間需要多久才算完成? 關鍵在於我們自身的情緒是否安穩。 然而要如何安頓,才能讓自己的高情緒安穩下來? 可以透過底下六道「自我.安心護法」程序,一步步安頓自己內在。 六大安心護法. 1. 覺(感覺) 2. 知(知道) 3. 手(鬆手) 4. 允(允許) 5. 納(接納) 6. 心(用心欣賞) 透過上述六道安全閘門,讓情緒自己跑一會兒,也讓自己與孩子都安全的下莊。 不在情緒高時對話,是情緒來時最重要的守則。 而平穩,則是開啟對話的唯一道路。 六道安心護法的閘門,隨時都可以啟動,讓自己脫離情緒勒索,不讓情緒影響生活品質。

  6. 2019年10月16日 · 在生活中不同的階段,我們總會訂下不同的新目標,一開始總是很積極地想改變,但怎麼常常過了一段時間後,卻還是在原地打轉,過著一樣的生活? 改變是個需要投入極大努力,並且十分艱辛的過程,了解自己正處於改變的哪個階段,才能朝正確的方向前進,成為更好的自己。 (責任編輯:筑雅) 文/心理諮詢師 王惠. 我們當中的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希望能夠改變的地方:或許我們希望自己可以克服拖延症,變得更高效;或許我們希望更好地控制負面情緒,遇事不再那麼衝動;又或許我們希望身邊的其他人可以做出改變:親密伴侶變得不再那麼易怒,父母可以對子女更加包容理解而不是控制專橫⋯⋯. 常聽諮詢師說: 改變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時間和精力的投入,絕非一蹴而就 。 那麼在改變的過程裡我們通常會經歷什麼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