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8月10日 · 恆春古地名瑯嶠琅嶠」,指鳳山縣下林邊以南的地區, 為排灣族對一種蘭科植物的稱呼,也是當地原住民的族名。 一直到沈葆楨來了以後,因為此地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才改名為「恆春」。 擁有全台保有最完整的二級古蹟恒春古城,已有百年歷史, 古城位於恆春鎮的中央創建於清光緒元年歷經四年完工有東門北門西門南門, 古意濃厚的四座城門,如今保留完善的城門也並不太多, 雖歷經天災地變、戰爭洗禮、城牆多巳破壞,只留四個城門尚屬完整。 南門是變化最多的城門,目前保留拱形城門及周圍磚砌城牆,上域牆也拆除予以重建。 北門原有單簷歇山式附軒亭的城褸,現在城牆上什麼都沒有, 城頂枯黃的草木和左近破落的農家構築了一片蒼涼的景象。 先從東門開始介紹~ 當天天氣超好~藍天白雲,豔陽高照…

    • 宜蘭市區

      檢視較大的地圖 冰河宜蘭冰 位於 宜蘭市健康路二段67號, ...

  2. 恆春縣城 ,是位於 臺灣 屏東縣 恆春鎮 的一座城池,是 清朝 在 牡丹社事件 之後所設的 恆春縣 縣治所在,始動工興建於 光緒 元年十月十八日( 1875年 11月15日),光緒五年七月十五日( 1879年 9月1日)落成,是臺灣現存 城池 之中唯一保存所有城門的一座 [註 1] [1] [2] 。 該城的遺跡在 日治時期 的 昭和 十年(1935年)12月5日被指定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之一 [3] , 戰後 則在 民國 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 臺閩地區 二級古蹟,後改為 國定古蹟 [1] 。 沿革 [ 編輯] 維基文庫 中的相關原始文獻: 臺灣海防欽差大臣沈葆楨奏為履勘琅𤩝情勢擬即築城設官以鎮民番而消窺伺事.

  3. 2023年8月12日 · 屏東除了玩水看海的墾丁距離不遠的恆春其實可以說是屏東的美食天堂恆春古城裡有很多在地有想法的老闆開的特色餐廳也有很多網美打卡景點除了海角七號阿嘉的家恆春有什麼好玩的跟著這篇恆春一日遊攻略走跳恆春吧! 全球 » 台灣 »︎ 屏東 »︎ 本文. 來過墾丁也不下十次了卻沒有好好認識過恆春這個可愛的小鎮迷人的恆春老街怎麼吃都好吃的恆春美食小吃及恆春古城等旅遊景點都是來恆春一日遊不可錯過的

  4. 恆春古城是臺灣現存最完整的古城。 自西元1875年興工至今已近140年歷史。 經歷過無數次天災人禍,古城早已非當初原貌。 內政部原於1979年暫定為一級古蹟,後來因為現況修復有缺失,復於1985年公告指定為台閩地區二級古蹟。 恆春建城的主因在於軍事防禦和國防考量。 始建於1875年(清光緒元年),至1879年(清光緒五年)竣工。 城址是由擅長堪輿風水術的官員劉璈所選定,以猴洞山為龍脈,分別於東西南北建置四座城門,均設有砲台,城牆外有護城河圍繞,四邊並有庇佑城池的群山層巒。 東西兩邊以龍鑾山(左青龍)和虎頭山(右白虎)為左右護衛;南邊面向西屏山,猶如案桌在前(前朱雀);北邊背倚三台山當靠山(後玄武)。 恆春古城可以說是將堪輿學中的「四勢」運用於臺灣縣城之最佳實例。

  5. 2022年7月22日 · 恆春古城是台灣現存最完善的古城台灣光復後被內政部公告為台閩地區二級古蹟後又改為國家第二級古蹟。 古城城內街道呈雙十字形,以前的北門是正門,恆春城內上半部大多為官方建築用地,下方則多為居民建築。 恆春有東、南、西、北共四道城門。 東門和南門皆為修建改造而成。 東門昔日為台南郡至卑南行經之地。 恆春古城東門. 從北門牆的馬道一路可通往的「東門」,可以看到這個仿古城造型的「豎孤棚」。 每一年都有舉辦恆春古城國際豎孤棚搶孤活動。 舉辦時間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晚間進行,已是流傳歷經百年歷史的活動。 今年則訂於111年8月12日(星期五)於東門古城舉辦此活動。 比賽玩法是率先拿到孤棚頂端錦旗者即獲勝。 恆春古城東門內側. 城門底下都有門洞,車子可以進出宛如山洞一般。 恆春古城北門.

  6. 恆春鎮 ( 臺灣話 : Hêng-chhun-tìn ; 阿美語 : Palidaw )隸屬於 臺灣 屏東縣 ,位於 恆春半島 南端,是臺灣本島最南端的行政區。 東北鄰 滿州鄉 ,西北接 車城鄉 ,東臨 太平洋 ( 菲律賓海 ),西臨 台灣海峽 ( 南海 ),南臨 巴士海峽 ( 呂宋海峽 ),境內的 鵝鑾鼻燈塔 為 臺灣本島最南端 。 恆春鎮舊稱「瑯嶠」、「琅 𤩝 [註 1] 」,係音譯自排灣語 Ljungkiaw [1] ,根據牡丹鄉耆老華阿財澄清,Ljungkiaw南排族語意思為合歡樹(恆春原生,確切物種名待確認);而非蘭花 [2] ,舊時曾為 琅𤩝十八社 。

  7. 【簡介】 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後欽差辦理臺灣防務兼理各國事務大臣沈葆楨一面以理諭並曉以兵威平息紛爭一面積極辦理臺灣防務除以撫番開路外更建議以車城南方的猴洞做為縣治的所在地名為恆春縣恆春城便是沈葆楨處理臺灣防務後期的重要措施之一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恆春城由臺灣道劉璈督辦於光緒5年西元1879年完成城址的選定受劉璈的堪輿思想影響。 城以東北的三臺山為主山,稱為元武 (即玄武);城南的龍鑾山居左為青龍;城北的虎頭山居右為白虎;城西南的西屏山居前,為朱雀;而西北則以龜山為屏障,藏風聚氣由此可見。 城垣以三合土版築,開四門,除南門又叫明都門外,其餘分別稱為東門、西門及北門。 門洞上方各有花崗石橫額,落款為「清光緒元年季秋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