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杜正勝 (1944年6月10日 — ), 臺灣 高雄 永安 人,歷史學者,專長在 中國上古史 、中國古代社會史學者,專研古代社會史、文化史、醫療史等。. 1992年7月榮膺 中央研究院院士 ,曾任小學教師,臺灣 東吳大學 、 國立清華大學 教授、 國立故宮博物院 院長 ...

  2. 杜正勝 (1944年6月10日 — ), 臺灣 高雄 永安 人,歷史學者,專長在 中國上古史 、中國古代社會史學者,專研古代社會史、文化史、醫療史等。. 1992年7月榮膺 中央研究院院士 ,曾任小學教師,臺灣 東吳大學 、 國立清華大學 教授、 國立故宮博物院 院長 ...

  3. 杜正勝 (1944年6月10日 — ), 臺灣 高雄 永安 人,歷史學者,專長在 中國上古史 、中國古代社會史學者,專研古代社會史、文化史、醫療史等。. 1992年7月榮膺 中央研究院院士 ,曾任小學教師,臺灣 東吳大學 、 國立清華大學 教授、 國立故宮博物院 院長 ...

  4. 在該事件之後前臺北市市長馬英九的市府秘書處科員余文時任市府秘書處科員為事務官非政務官秘書長余文與 杜正勝 幕僚 郭秀霞 、 陳香微 是少數因特別費被判刑的人士,而首長皆被判處無罪。 法官 蔡守訓 審理馬英九案時,判決馬英九無罪,但判決陳水扁國務機要費案認定有罪,引起民進黨抗議兩案審理標準不同。 2011年5月立法院通過特別費除罪化,但是由於並沒有將國務機要費除罪化,仍有泛綠官員被繼續審判,但皆被判無罪或緩刑。 事件經過. 2006年5月起, 民主進步黨 數名 民意代表 ( 立法委員 謝欣霓 , 臺北市議員 徐佳青 、 周威佑 等)質疑馬英九特別費的支出方式,並檢舉告發 [2] 。

  5. 杜正胜 (1944年6月10日 — ), 台湾 高雄 永安 人,历史学者,专长在 中国上古史 、中国古代社会史学者,专研古代社会史、文化史、医疗史等。. 1992年7月荣膺 中央研究院院士 ,曾任小学教师,台湾 东吴大学 、 国立清华大学 教授、 国立故宫博物院 院长 ...

  6. 同心圓史觀 是 臺灣 前 教育部 部長 杜正勝 於1990年代所提出的 史學 觀點,係以臺灣為中心,一圈圈向外認識世界、認識歷史 [1] ,有如 同心圓 般擴散,因而得名。. 作為新的 臺灣史 史觀與歷史架構,雖然並未實踐於臺灣的教育改革中,卻與 新史學 等 ...

  7. 周代城邦論是由台灣歷史學家 杜正勝 先生在《周代城邦》(1979年)所提出。 周代城邦論的兩大特色為「城邦」與「國人」。 城邦指的是西周時期至春秋時期古代中國的國家型態,國人則是指居住在城內,負擔兵役及勞動生產的平民。 國人往往與邦國國君以及貴族存在血緣關係。 在城邦當中的世襲封建貴族固然身分尊貴,然而國人因有兵役、農業生產的職責,仍保留的相當的參政權利。 [1] 不過,這一學說近年則遭受挑戰。 李峰 先生認為城邦國家的型態僅存在於春秋時代的特定小國, 西周時期 的國家型態為「權力代理的親族邑制國家」 [2] 。 邦國 政治權力主要仍掌握在貴族手中,而貴族的政治權力分配原理則是透過委任血親、親族,並以此權力結構掌握以邑為基本單位的社會經濟體系。 此政治權力的委任理論上是暫時而非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