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8月19日 · 文/〈百日告別〉導演 林書宇. 開始,在結束的地方. 第 107 天,我開始動筆寫下這個故事。 百日告別。 _____ 2012 年 7 我結婚十二年的妻子離開了這個世界崩潰瞬間襲來我完全失去方向。 她走了以後, 我甚至找不到自己存在的理由 。 那時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處理著看起來已經毫無意義的她的 身後瑣事,以及日復一日守在殯儀館拜飯區,她的牌位旁。 徘徊在拜飯區裡的每個人,都在面對他們各自的失去。 我們 相互錯開著眼神的交會,偶有,也是一種無語和默然。 某天 ,我被一個女人抽離了自己的空洞,我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她 的悲傷、她的哭吼。 她四肢無力的被家人攙扶、幾近抬出拜 飯區的樣子,在我心裡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當然那抽離,也 只是一瞬。 後來我開始每週上山做七,一週一次,連續七週。

  2. 2021年3月5日 · 電影百日告別脫胎自導演林書宇的真實人生當他曾在生死邊緣的掙扎終於逃出悲傷的泥沼之後他便寫下了這個故事劇情以相互呼應的雙主線進行片中主角兩人上了山遵循宗教儀式的傳統個別為失去的另一半送別在緩慢的電影節奏中兩人不確定哀悼是否真的能帶領他們走向痊癒百日究竟是逼著自己痊癒的期限還是遺忘的終點? 圖片來源:《百日告別》劇照. 「但沒關係,帶著傷痕的心更溫柔;就往下走,帶著淚水浸潤過的勇敢往下走。 電影中說,做七儀式是一種對往生者的祈福,但我卻覺得更像是在提醒我們: 他們真的走了,留下一個期限,好讓我們放手。 面對死去之人的離開,勢必有無可避免的傷痛,更不確定是否痊癒。

  3. 2019年3月6日 · 好不容易遇到聊得來、可以一起狂放喝酒的知音,歡樂的時光卻總是太短,就連孟浩然也忍不住惋惜又難過地喊「天涯一望斷人腸」! 也正是因為沒辦法保持聯繫,更難以知道未來會不會有再相見的機會。 在道別時候,詩人所能做的,恐怕也只有吟詠詩句,來抒發自己的鬱悶與悲傷,同時也對友人的遠行表達祝福。 有趣的是,這些詩句也展現出詩人的不同性格,如何面對離別這件事。 時代的差異也會有所影響,像是初唐詩人陳子昂〈 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 〉中,裡面所描寫的器具都有種高貴感: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這首詩透過景色推移的描寫,也寫時間如何無情的消逝、不為人停留。

    • 對老一輩的台灣人來說:「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 「《孤味》沒有《血觀音》來的可怕」—— 但同樣有來自「愛」的壓力
    • 「《孤味》裡沒有好人,也沒有壞人,只有愛著這個家的人。」
    • 推薦閱讀

    這是導演許承傑 2017 年的短片《孤味》裡的一段話,「孤味」其實是一句台灣話,本來指的是餐廳只專賣一道料理,並致力把這道料理做到最好,後來衍伸為了一種生活態度、處世哲學,說的是一個人專心一意,堅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算孤獨也沒有關係。這樣的生活態度對於年輕人來說或許很難理解,然而這卻是許多老一輩的台灣人一輩子深信不疑的處世哲學,導演許承傑將他阿嬤的經歷寫成了故事,並拍成了短片當作他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的畢業製作,接著他便將這個故事延伸、改編成了他的首部劇情長片,同樣將片名取作《孤味》,而靈魂人物、女主角林秀英依然請來在短片時就演出同個角色的陳淑芳。 身為老一輩的台灣人,林秀英很自然的承繼了「孤味」的精神,她面對任何事情總是專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對她而言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既然要賣蝦...

    「我是為你好」這幾個字可以說是最讓人倍感壓力的情緒勒索,它讓愛成為了一種威脅,我是為你好到底為的是誰好?從說者的立場來看當然為的是對方好,然從聽者的角度來看不全然是這麼一回事。當然《孤味》沒有《血觀音》來的可怕,可確實的林秀英無形中給予的、自己所認為最好的愛,卻是三個女兒陳宛青、陳宛瑜、陳宛佳,甚至是丈夫陳伯昌的壓力,當壓力逐漸令自己喘不過氣,最想做的自然就是逃離,所以陳伯昌選擇離開林秀英,大女兒叛逆的成為和她相反的人;二女兒離開台南往台北發展,留下來的小女兒是年紀還小知道的事少,也似為了調解父母與蔡阿姨間的恩恩怨怨,這樣的她理所當然的是林秀英最疼惜的一個,更何況陳宛佳願意繼承她打拼一輩子的事業,只是觀眾都很清楚,陳宛佳遲早還是會對林秀英的放不下心感到疲倦、累得想離開她的掌控。而在往前仔細想...

    《孤味》以「家」為題去延伸了許多關於「愛」的論題,電影裡的不少是看似等因林秀英而起,發展也像是趟林秀英的追憶之旅,但我們都知道家之所以能成為家,絕不是只靠一個人就能成的,它是人與人之間的組成,林秀英、陳宛青、陳宛瑜、陳宛佳、孫女小澄、陳伯昌,甚至還包含了蔡美林、被送出去的第三個女兒何晴眉,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經歷,不論多或少,而將他們的經歷集結成冊才成了名為「家」的故事,所以儘管《孤味》花了很多的時間在林秀英與陳伯昌的恩怨上頭,然其真正想與觀眾分享的,還是每個人對於這個家的情感。就算再怎麼想逃離,家始終還是家,他們的開始與結束都在這個小小的地方發生,那是無論如何想避都避不了的關係羈絆,「我是為你好」到頭來原來為的不是他人還是自己,而是這個他們共同擁有著的家,因為愛而離開、因為愛而爭吵、因...

    【沒有中國的金馬獎,真好】「國民阿嬤」陳淑芳從影 63 年首次獲獎,創下連李安都驚訝的紀錄 超強國片《血觀音》:八個黑色隱喻,神到讓看過電影的人都嚇傻眼 一片叫好台灣有史以來最厲害國片!《大佛普拉斯》男角在這黑白片裡強到發亮 (本文經原作者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孤味》,再會啦心愛的無緣的人。〉。首圖來源:翻攝自孤味 Little Big Women臉書粉專。)

  4. 2020年9月8日 · 分解 6 步驟讓你一次看懂. 傳統觀念中認為人有三魂七魄,在死亡、或屍體腐爛時,七魄也隨之飛散,剩下三魂,這三魂的名稱一說為胎光、爽靈、幽精;一說是:生魂、覺魂、靈魂等,這三魂其中一魂會下地府接受審判並輪迴轉世,一魂歸入肉體,會跟著屍體下葬,一魂則會依附在神主牌裡接受親人供奉祭祀(註 1)。 牽亡歌陣的場次安排在協助這第二、三條靈魂去到該去的地方,帶第一條靈魂通過地府陰間路,拔度往生樂土。 具有宗教信仰功能的牽亡歌陣表演,依其目的或意義,可以分成五個時機:(1)出殯前日傍晚,目的在「超度慰靈」;(2)出殯當日遷棺前後,目的是「引魂出山」;(3)出殯途中,目的是替亡魂開路關;(4)下葬前,帶有「送亡魂上仙山」的意義;(5)返回途中,目的在引魂回家(三魂七魄之一魂,「神主牌」為其象徵體)。

  5. 2016年9月23日 · 遠離家鄉八十年一群漂洋過海移民沖繩的台灣血脈人生最後的返鄉之旅. 想想論壇 2016-09-23.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1930年,有一群從台灣漂洋過海,到沖繩八重山群島移墾的台灣人。. 他們曾經不被認同是日本人,也不是台灣人;無國籍長達三十年 ...

  6. 2019年7月5日 · 金曲獎三十屆的算法是從 1989 年起算的,但其實有點有趣的是,第一屆金曲獎的頒獎時間是 1990 年 1 月。 而報名參加第一屆的參賽作品則是 1989 年該年度發表的作品。 所以我們看見的算法,還是寫著 1989-2019,而計為三十年。 早期的金曲獎,是行政院新聞局為了獎勵優良的有聲出版品與唱片而設立的獎項,跟金鼎獎差不多。 當然所謂的優良,自然是符合中華兒女愛國之心、發思古之幽情、撫琴瑟而和鳴,最好還能憶故國山河的那種健康寫實兼忠孝節義之作品。 對當時早已邁向百花齊放的台灣流行音樂市場來說,真正的商業性作品,自然是不太會有興趣來報名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