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龍門核能發電廠 是位於 臺灣 新北市 貢寮區 核能發電廠 ,因所在地名「 龍門 」而得名,由 臺灣電力公司 興建營運,為臺灣第4座核能發電廠,故原名 第四核能發電廠 ,2009年4月8日改為現名,其原名簡稱「 核四 」、「 核四廠 」較為常用。 廠址規劃可供6部 核能發電 機組使用,現有2部發電量各1350百萬 瓦特 (MW)之 進步型沸水式反應爐 (ABWR) [2] ,該型反應爐為 奇異公司 、 日立 (奇異日立核能)合作設計日立製造之 第三代核反應爐 ,為 日本 以外第1個使用該反應爐設計新一代核能發電廠。 自2014年因爭議開始封存,隨著 核四商轉公投 不通過,台電預計未來將拆除核能發電廠,並計劃在原地改建成火力發電廠 [3] 。 建設過程 [ 編輯] 規劃與興建 [ 編輯]

  3. 目前世界上核能發電,主要是利用輻射物質——鈾-235 進行「核分裂」反應來發電,發電前首先須開採鈾礦,鈾礦經過提煉及濃縮程序後,製造成一般核反應爐可用、鈾濃度約為 3% 燃料棒,再將大量燃料棒放入反應爐之中,確保足以核分裂達致臨界並持續產生熱力,熱力所產生蒸氣即可推動發電機發電。 核能發電需經歷包括開採、提煉、濃縮、發電等程序,才可穩定供電,雖為低碳能源,但過程中產生廢石、廢泥漿、廢水、輻射污染,以及後續的核廢料問題,都對環境帶來巨大傷害。 © Greenpeace © Greenpeace. 核能發電整個供應鏈,包括開採、提煉、濃縮、發電,以及燃料棒後續處理,都會產生不同程度輻射污染以及碳排放,完成發電後乏燃料棒(spent fuel)最終處置方法也尚未有最佳解方。

  4. 龍門核能發電廠 是位於 臺灣 新北市 貢寮區 核能發電廠 ,因所在地名「 龍門 」而得名,由 臺灣電力公司 興建營運,為臺灣第4座核能發電廠,故原名 第核能發電廠 ,2009年4月8日改為現名,其原名簡稱「 核四 」、「 核四廠 」較為常用。 廠址規劃可供6部 核能發電 機組使用,現有2部發電量各1350百萬 瓦特 (MW)之 進步型沸水式反應爐 (ABWR) [2] ,該型反應爐為 奇異公司 、 日立 (奇異日立核能)合作設計日立製造之 第三代反應爐 ,為 日本 以外第1個使用該反應爐設計新一代核能發電廠。 自2014年因爭議開始封存,隨著 核四商轉公投 不通過,台電預計未來將拆除核能發電廠,並計劃在原地改建成火力發電廠 [3] 。 建設過程. 規劃與興建. 興建中的核四.

  5. 2021年11月30日 · 就算核四重啟運轉,發電量差不多是台灣整體供電7%(全台2020年發電量為2801億度,核四發電量預估是210億度),無法補足台灣80%火力發電。 如果沒有重啟核四,我們是不是會缺電?

  6. 2021年8月30日 · 自1950年代開始,全球已發生三哩島、車諾比、福島等重大的核災事故,這三場不同類型的核災發生原因包括設計缺陷、人為疏失,以及地震引發海嘯導致系統故障,造成爐心融解、反應爐爆炸、氫氣爆炸等事故,並且對當地環境造成大規模輻射污染,即使

  7. 「用核四解決缺電」,是不少人認為最直接、最方便方法,事實上可能相當費力又不討好。 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資料, 續建核反應爐平均需要 10 年 ,即使公投結果決定續建核四,接下來 10 年內,其實一度電都發不出來,臺灣依舊缺電。 就算 10 年後核四完工了,核四的發電表現恐怕沒有能力解決臺灣目前缺電危機,因為核四是屬於 ABWR (編按:進步型沸水式核能機組,Advanced Boiling Water Reactor)設計核電廠,全球曾經運作 ABWR ,發電產能已證實不如預期。

  8. 根據臺灣綜合研究院 2019 年能源政策民調結果,全臺有將近六成民眾「誤認」臺灣主要發電方式為核能。 事實上,根據台電公司所公布的歷年發購電量各能源別占比,自 105 年起,核能占比都低於 15% 以下,106 年甚至僅占全臺總發購電量 9.3%;換言之,若政府能要求企業節電或轉用綠電來抑制每年用電成長,與此同時積極發展再生能源,以目前臺灣能源政策規劃——2025 年前將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提升至總體發電量的 20%,臺灣適不適合核電便僅是一個假議題,因核電在臺灣總發購電量佔比僅約 10% 上下,隨著再生能源佔比逐年提升,臺灣根本不需要核電。 臺灣不適合核能發電三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