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4月5日 · 寒食與清明是兩個不同的日子相傳為介之推抱樹被火燒死於是有了禁火習俗雖然這 故事有點唬爛,但不管故事是不是假的,能夠放連假才是真的。 總之上述零零總總的節氣、節日共有 47 天,田假 (農曆五月農忙時放假,如同現代暑假)、 授衣假 (換冬衣的寒假)各 15 天,再加上前面說的例假每月 3 天,一年放超過110天假! 靠,如果穿越回唐朝一定要努力讀書考公職啊! 唐宋時期休假多、俸碌高,即使只是領個五斗米的官年薪都有千萬以上,和古代文人刻苦的印象大不相同 ,白居易還常常寫詩曬工資呢 (無誤)。 相較之下元明清才是慣老闆治國。 我們讀詩,必須解讀其背景, 《清明》一詩成於晚唐,清明連假自四天、五天、最後改成了七天,正式成為當時最大的黃金假期。

  2. 2021年4月1日 · 2021-04-01. 分享本文. 清明節不僅是掃墓祭祖的日子更是出外踏青的好時光雖然在多數人的印象中清明節的日期是在 4 月 5 然而有人會發現今年跟 2020 年的清明節都在 4 月 4 日,2019 2018 年的清明節回到 4 月 5 日,但 2017 年的清明節卻又變成 4 月 4 日。 這是怎麼回事? 節氣每年會提前 11 分 15 秒,清明節日期隨之變動. 清明節的日期由農曆節氣來定,而農曆有 24 個節氣,每個節氣會有特定的時刻,但在國曆中,並沒有固定的日期。

  3. 2017年12月21日 · 以前的人們,為了而辛勤工作,現在的人們,卻忙著工作而忽略好好吃飯。餐桌上的食物,就是歷史的切片,反映當代人如何生活。若未來的歷史學家,發現 2016 年的台灣人普遍獨自著便當速食、或了黑心食材卻不自知,會如何解讀此刻的我們呢? 在台灣有一群飲食史研究者,不只討論菜系 ...

  4. 怎麼辦? 冬天就是容易肚子餓,吃得也比平常還多,偏偏冷風呼呼吹,食慾就是特別難控制,成了冬季肥的最大因素。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冬天不要過量嗎? 其實只要跟著5個撇步,就能控制食慾,讓你不知不覺也能瘦! 早上豐盛點. 研究顯示,在氣溫低的情況下,尤其是晝夜溫差大的季節,人體內的胰島素在早晨處於分泌低點,到了傍晚則上升到分泌高峰,因此相較於夜晚,白天屬於身體脂肪比較不容易囤積的時候,再加上冬天身體也比較容易消耗掉熱量。 因此早餐可以吃得豐盛、飽足一點,一來可以補充白天所需的熱能與活力,二來,早餐吃得豐盛些,中午與晚上就比較不容易感到饑餓。 尤其在冬天,身體一旦沒有獲得足夠的能量,饑餓暴食的程度會是夏天的兩倍以上。 小口小口慢慢.

    • 獨處其實是種充電:重視獨處時光,把經歷留給重要的人
    • 把生活過得更有詩意:會被復古、充滿回憶的事物吸引
    • 靈魂散發書香氣:擁有大量藏書,藉由閱讀增加生活深度

    擁有「老靈魂」的人其實並不是不喜歡別人的陪伴,而是在獨自一人的靜謐時光裡,他們才能好好地休息、為自己充電,保留更多的能量和溫暖,來愛對他們而言真正重要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老靈魂在社交後,通常需要花一些時間和自己相處,在無人打擾的獨處時光裡,他們戴起耳機、他們閱讀,他們安安靜靜的,卻也重拾了充實且珍貴的能量。對他們而言,獨處是種充電;和愛的人相聚,則是為了擁有更多美好回憶。

    對生活細節講究的老靈魂們擁有一顆細膩的心,對他們而言,那些愛過的人、讀過的書和走過的路,就像一個個仔細打包的小禮物,收藏在心底更顯得獨特而珍貴。也因為如此,有著老靈魂的人很容易被一些復古經典,或是讓他們想起過去回憶的事物吸引。不管是歌單裡充斥著夾藏滿滿回憶的老歌、蒐藏那些擺放起來讓空間有韻味的古董傢俱,甚至是療癒的「暢飲時刻」,口味獨特的風味啤酒會更能勾起他們心中珍藏的美好記憶。 擅長將源自西方的啤酒用「台灣在地味道」重新詮釋,釀造出嶄新風味的台灣精釀啤酒品牌「啤酒頭」,推出了一款令人驚艷的啤酒組合:臺農酒館——花生捲冰淇淋禮盒 。禮盒中融合了傳統花生捲冰淇淋的幾個元素,除了「暴力香菜啤酒」、「夢幻芋頭啤酒」,「魔術花生啤酒」更為這個禮盒帶來畫龍點睛的豐富滋味。 啤酒頭在「暴力香菜啤酒」中加...

    和擁有老靈魂的人聊天時,在他們知性的言談之間,隱約會感受到他們比同年齡人來得更成熟穩重一些。這或許是因為,散發著書香氣息的老靈魂們喜愛閱讀,他們明白知識就是力量、智慧就是快樂,而真理更是讓人感到自由。 喜歡閱讀的他們,可能擁有一整櫃的豐富藏書,從深度散文、推理小說到睡前讀幾句晚安詩,藉由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咀嚼文字的同時便也延展了生活的深度。 (首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5. 2015年2月12日 · 為什麼每年年夜飯都要雞?5 個除夕夜餐桌上一定會出現的菜 | VidaOrange 生活報橘

  6. 2018年2月26日 · 原來考古學家在石川縣鹿島郡西町杉谷的文化遺跡中,挖掘出三角形飯糰的炭化米。 據日本民俗學者柳田國男的研究,他認為日本原住民族,「 利用三角形的外模製造飯糰,象徵心臟,恭奉於神前。 」不過這樣做能代表什麼? 古代日本神明都喜歡心臟,只好換成飯糰來代替? 無論如何,這個發現或許可以視為御飯糰起源甚早的佐證。 1994年,台灣7-ELEVEN開始學習日本嘗試低溫的米食類產品,初期和台灣的本土便當店-媽媽塔合作開發18℃三角飯糰,先在北部50家門市試賣。 終於在1997年 4月更名為「御飯糰」,透過不斷創新的行銷策略及強勢的連鎖超商通路,再加上其他連鎖超商體系跟進,鮮食產品正式導入便利商店,透過整體通路的投入與運作,及大量的媒體宣傳,逐漸改變國人不冷飯的的習慣,創造一種新的飲食文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