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4日 · 王怡淳Chris專欄 2021.02.04. 摘要. 企業主期望OKR提高團隊活力與績效,可以經由「1核心+2方針+3精髓+4策略」做到。 走到OKR這條路,是個意外。 離開企業後,選擇在「領導管理、組織戰略」的領域,與企業分享過去的管理經驗。 直到被邀請去北京,分享我在英特爾經歷的OKR經驗,才了解外界說的OKR創始人,是英特爾前總裁;談的OKR內涵,則是過去13年我在英特爾期間,每天經歷的工作方式與企業文化。 坦白說,對於OKR在台灣和中國大陸受到高度重視,市場甚至認為是一門顯學,我很訝異! 或許長期使用OKR,覺得這樣的工作管理思考框架,在職場上應該是常態。 但隨著與越來越多企業交流,我發現OKR的風潮,不是個意外。

  2. 2020年12月28日 · 商周. 管理. 數位轉型. 解決「組織僵化」》換人或換制度,哪個比較有用? 英特爾前總監的經驗談.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王怡淳Chris王怡淳Chris專欄 2020.12.28. 摘要. 企業或組織要轉型,是要換一批人? 還是換掉制度? 哪一種更為有效,或是不同產業是否適用不同方法? 英特爾前總監分享,人與制度都可以換,重點不在產業別,而是企業或組織先得弄清楚,目前組織遇到最嚴竣的挑戰來自哪裡。 隨著企業關注OKR,我應邀參加了不同形式的「OKR VS. 數位轉型」的討論。 撇開IT部分,想先談談對組織轉型這方面的觀察。 轉型,如果是「同一批人,去做新的事情」,就值得員工去深究,公司說轉型到底是什麼意思?

  3. 2020年11月19日 · 撰文者王怡淳Chris). 王怡淳Chris專欄 2020.12.03. OKR的精髓之一是公開透明亦即每個團隊成員將當期的工作目標進度完成結果目標的利益關係者實施過程中遇到的Issue議題)、Dependency相依性) 和Challenge(挑戰),定期在內部系統更新 ...

    • 議題聚焦
    • 人員聚焦
    • 行動聚焦

    會議目的是確保OKR目標達成。所以議題聚焦於追蹤進度,也就是里程碑的概念。年度目標訂立後,我們必須訂出相應的季目標、月目標、甚至周目標,這些就是階段性的里程碑。每個團隊針對自己的屬性需求,定期召開會議來追蹤里程碑的達成,並決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和和行動任務。 實施要點: 1.會議只談OKR目標進度落差分析,對應的解決方案和行動任務,不談其他團隊例行維運事務。 2.目標進度不需要逐條說明,而是直接就進度落後或有疑義的部分,進行說明討論。 3.會議24小時前,各O或KR的負責人必須提供最新的進度資料。在會議召開前,主管要求所有與會者必須閱讀過資料。這是OKR團隊必須建立的紀律。 4.會議是為了追蹤是否達到進度里程碑,是過程導向;而不是著重追蹤目標是否達成,那是全然的結果導向。目標的每個里程碑都達成了...

    絕大部分情況下,部門主管對部門目標的達成負責,因此主管通常是會議的主席。大多部門目標的設定,O的負責人為主管,KR的負責人是部屬。這種情況,主管是會議主席,同時扮演引導帶領會議順利進行的功能。而會議的真正主角則是每個KR的負責人,亦即部屬。 實施要點: 1.各目標的Owner是會議主角。因此,主席(主管)與目標負責人(部屬)的發言時間比例保持3:7最合適。OKR導入初期,主管大多不適應,可以先朝向5:5的里程碑邁進。 2.參與該O或KR的其他部門關鍵人員,應一併出席會議。其他部門協作同仁,不是你的承包商,而是與你和你部門平行的合作夥伴,也是負責人。若你們合作的目標,里程碑進度遭遇到挑戰困難,應該一起面對尋求主管和團隊的指導與支持。 3.若與會者並非與會議所有的議題有關,可考慮分階段出席。

    典型的團隊OKR會議,沒有冗長的細部討論,它的節奏很明快清晰。會議圍繞4大主軸:確認落後指標,找出落後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分配行動任務。通常會議時間不超過90分鐘,以60分鐘的長度最佳。這會議要能高效、明快清晰的進行,取決於會前準備是否到位。 實施要點: 1.會議召開的24小時前,會議召集人或目標負責人,必須提供會議目的/議程/資料。 2.與會者清楚會議目的/議程/角色扮演:要求與會者會前閱讀資料,確保能在會議中問答或提出解決方案。 3.就敏感協作議題,和與會關鍵人事先溝通:OKR負責人若希望提案能獲得批准,必須事前獲得關鍵人的支持,以避免在會議上意見相左,或討論冗長。 O或KR的負責人在團隊OKR會議中,不單陳述事實,更重要是針對落後指標,提出解決方案。而解決方案的具體行動任務即是:Who...

  4. 商周. 名家專欄. 王怡淳Chris專欄. 獨家專欄. 曾任Intel亞太區/中國區戰略合作總監,現任企業顧問,在組織變革、領導視野、策略管理等方面,擁有多年實務經驗。 非人資培訓背景,長期接觸產品和市場營銷等一線業務歷練。 OKR實施和導入經驗超過15年,是能將團隊實踐OKR經驗,轉化導入策略和步驟落地的顧問。 曾於中國大陸、台灣、亞太地區、美國、澳洲等地工作。 任職Intel 期間,打造超過1000家的戰略合作夥伴生態,並帶領團隊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領域與阿里巴巴、亞馬遜、華為等企業進行戰略合作。 網站連結: http://iokr.net/ FB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iokr.net.

  5. 2021年4月29日 · 撰文者王怡淳Chris王怡淳Chris專欄 2021.04.29. 摘要. OKR不是工具,也不是新的概念。 企業導入OKR前,建議先理解本文6個OKR的本質和內涵...會發現許多其實是領導和管理原本就應重視,卻被長期忽略的事。 「OKR如何因應黑天鵝事件? 「執行OKR的企業,是否都是高獲利? 「我的公司沒有未來目標,只有每週要完成的任務。 在這樣的形態下,OKR能幫助什麼? 在線上及面對面的座談會中,每每出現類似的提問,曝露提問者對於OKR的一知半解。 以下6個觀念,希望幫助大家對OKR有更正確的認識: 1、OKR是績效管理的一種「思考框架」 為何說它是框架,而不是工具? 因為它包括績效管理的核心思考、方針、策略以及文化精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6. 2021年3月4日 · 王怡淳Chris專欄 2021.03.04. 摘要. 1. 跨部門合作,常常是由公司當紅的部門主導,由於缺乏共同利益,部門合作容易破局。. 2. 要順利推動跨部門合作,可先從釐清這兩件事開始:這個合作案的各部門,是支援角色、還是彼此合作?. 以及不同部門間能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