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 相關

    廣告
  2. 榮獲金旅獎肯定,前進英愛天堂仙境,沉醉在蘇格蘭童話愛丁堡,八月最熱鬧軍樂節,品嘗英式料理. 出遊最怕浪費時間在交通!團旅包套服務,免去自駕/轉乘困擾,專業導遊一手包辦,安全、便利滿分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日 · 臺灣正體. 工具. 柴契爾女男爵瑪格麗特·希爾達·柴契爾 LG OM PC FRS FRIC (英語: Margaret Hilda Thatcher, Baroness Thatcher , /ˈθætʃɚ/ ( 聆聽) ;1925年10月13日2013年4月8日),婚前姓 羅勃茲 ( Roberts ),通稱 柴契爾夫人 , 英國 政治家 ,1979年至1990年為 英國首相 ,1975年至1990年為 保守黨 黨魁,是英國第一位女性首相,亦是20世紀英國連任時間最長的首相。 柴契爾曾被一位 蘇聯 記者描述為「 鐵娘子 」,此綽號反映了其保守頑固、拒絕妥協的政治立場和領導風格。 柴契爾在首相任期內的一系列政策與主張被後世稱為「 柴契爾主義 」。

    • 永遠的鐵娘子
    • 個性決定命運
    • 競爭、強硬、節儉
    • 匡正社會主義
    • 黨內驚惶失措
    • 在位太久
    • 堅持國家至上

    柴契爾是永遠的鐵娘子。 全世界最有權勢的女子、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也是二十世紀首相任期最長的柴契爾夫人雖然宣布辭職,為本世紀保守黨執政以來表現最積極的十一年,畫上了休止符,然而歷數她的事業成就,依然光芒四射,也創造了歷史的紀錄。 無論喜歡她或攻擊她的人,都說她的政治生涯一直受幸運之神眷顧。真正的原因,其實是她的個性,否則她不可能如此成功。 以一個政治人物而言,她為政壇帶來尊嚴,她的勤奮專注、言行一致,以及純真懇切,得到許多人–甚至一些政敵–的尊重。從一九七九年五月就任首相以來,成為英國政界最有權力的人,這項紀錄將使後繼者望塵莫及。

    就國內經濟而言,她是二次大戰以後,第一位以保守黨黨員身分,執行自由經濟政策,把英國帶入二次大戰以來最長時期的繁榮。她證明了偏右的社會主義缺乏效率,也削減了工會長期以來的氣焰,並且大力開放國營事業,使大眾擁有事業的股份,被經濟學界稱為創造了「大眾資本主義」。 就外交而言,她在國際間叱吒風雲,不但成為西方盟國內相當資深的政治家,也把世人即將淡忘的英國人風貌,百分之百重現世人眼前。她與雷根並肩反對蘇俄窮兵黷武,也很早就認同戈巴契夫掌權改革蘇俄的努力。 她跟雷根一樣都崇尚國家至上,因而抗阻加入歐洲單一巿場,造成下台的命運。 原因出在柴契爾無法面對現實。這位出生於一九二五年的政治人物,政治直覺形成於年輕時代,當時大英帝國垂垂將老,德國、義大利是可惡的敵人,美國是可信賴的盟友,而英國則是西方文明的中心。...

    柴契爾一就任就面對全球性不景氣、第二次能源危機、英國經濟已到停滯的現實。競爭、強硬、節儉砌成柴契爾主義的主要路線,她控制貨幣供給,放棄管制外匯,並大力支持當時的財政大臣侯艾裁減政府支出,在一次著名的會議中,下令削減十億英鎊政府支出,毫不理會其他與會者抱怨這麼一來政府會崩垮的說法。 當時失業人口已上漲到三百萬人,工業產出也跌了將近五分之一,新首相的民間聲望調查則下跌二三%。然而到了一九八三年,通貨膨脹率已下跌到四%以下,於是執政的保守黨聲望回升,結果更多人投票給保守黨。 她在福克蘭群島戰役所表現出的領導風格,被國內外輿論稱為「鐵娘子」;開會時砰然拍桌子,執意要縮減英國對歐巿的預算支出;以及在國際會議間的表現,保送她於一九八三年順利當選連任。現在回想起來似乎勝利來得過分容易。

    如果英國與阿根廷在南大西洋上的戰爭是她任內最戲劇化的事件,那麼她以和平方法慢慢壓制全國礦工工會的氣焰,則是她第二樁卓越的成就。 工會發展暴力罷工一直是英國歷任政府無力解決的難題。然而柴契爾以鋼鐵般意志沈穩地度過一次又一次的工潮風暴,使工會信奉馬克斯主義的領導人物醜態百出,工會力量與社會地位逐漸式微。 鐵娘子在前兩任的經濟成就也膾炙人口。金融時報指稱她標示一個時代——證明社會主義的不可行。她簡化稅制、降低所得稅稅率,造成經濟成長、私人企業利潤增加、生產力提高,主政前十年為英國戰後以來,經濟繁榮最快的時段——人民消費能力提高,擁有自己住屋的人數也增加(見表)。另外她又逐步將國營事業一一予以民營化,如鋼鐵、天然氣、電訊、航空;並且也取消對於金融業的法規限制、外匯交易自由,為目前金融自由化奠基。這些...

    然而她這次辭職卻不是因為外交或政治的困局,反而出自黨內較無影響力的人物驚惶失措。先有大臣為英國是否參與歐巿,而意見分歧、一一離去,一直等到她所倚重的財政大臣侯艾請辭,她才發現黨內決裂,她成為孤獨的一人首相。 柴契爾的長處其實就是她的缺點。這位終年一串雙圈珍珠項鍊,服裝髮型用心撘配的政治人物,崇拜成功,卻未注意黨內權力鬥爭;她雖具有全球視野,卻有很強烈的國家意識,對主張恢復祖國光榮的戴高樂主義極度信仰。她喜歡美國,卻不信任歐陸夥伴;她本應謙恭自持,卻越來越專制。她的缺點使她第三任的首相寶座坐得不快樂,充滿不確定,而最後以下台結束。

    一九八九年五月,她就任十週年紀念時,很多人已看出她在位過久,但她似乎渾然不覺。 首先是國內根深柢固的社會主義思想反對聲浪逐漸抬頭。雖然她施行自由巿場經濟,但去年民意調查發現,一半以上的英國人民仍然崇尚「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 而自第三次大選勝利(一九八七年)以後,柴契爾所領導的內閣已受在位太久之累,變得過分自信,甚至自大起來。施政開始衝過頭,富人越富,而窮人-尤其是無恆產的年輕人、街上的乞丐–越窮。一九八八年柴契爾政府將所得稅的最高稅率,從八三%降低為四○%,加重拉大貧富差距的趨勢;想要施行人頭稅更遭大眾指責為開倒車,並且通貨膨脹上升、利率飆漲、失業人口也在增加,經濟不景氣再度來臨。去年十月,柴契爾終於迫不得已加入歐洲貨幣交換率運作體系,足足晚了五年,引起大眾批評、黨內同志不滿。

    在過去幾年,她的意識型態與社會大眾想法脫節,最糟的是當歐巿發展出歐陸整合的看法時,她還無動於衷,不贊同大多數人的主張,遲疑不加入歐洲單一巿場。 當過去幾年,柴契爾夫人與美國總統雷根合作的時候,歐洲共產主義逐漸潰敗,歐洲整合成為新焦點,柴契爾這才發現單靠英美兩國的力量不足以重建國際秩序。但是加入歐巿整合,必須犧牲部份主權,驕傲的英國人不能忍受。然而柴契爾執政後期,經濟轉壞,不得不參加歐巿。 柴契爾天生的英國國家主義(國家至上),以及個人的努力,固然造就她個人以及英國的光輝成就,但也使她終究不能明白以她個人的力量不足以抵擋歐巿整合的潮流。她已習慣我行我素,畢竟還是不懂合作以及團隊的精神是什麼。 繼任者固然將不易超越她曾創造的耀眼光芒,但也可從柴契爾身上學到教訓。政治人物固然不可以因循茍且,但想要...

  2. 撒切尔女男爵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 LG OM PC FRS FRIC(英語: Margaret Hilda Thatcher, Baroness Thatcher,/ˈθætʃɚ/ (聆);1925年10月13日2013年4月8日),婚前姓罗伯茨( Roberts ),通称柴契爾夫人英国 政治家1979年至1990年为英国首相

  3. 2013年4月8日 · 柴契爾夫人是任職英國首相最長的一位此外她是英國歷史上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女性首相和經選舉而產生的主要政黨女黨魁也是曾擔任重要職位的第一位女性她是英國現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同時受到不少人的愛戴和憎惡柴契爾夫人的政治哲學與政策主張被通稱為柴契爾主義」。...

  4. 2013年4月9日 · 柴契爾是英國第一位至今唯一一位女首相也是主要政黨第一位女黨魁在一九七九年至一九九 年間擔任首相在當時男人主導的全球政壇裡樹立獨特的施政風格柴契爾任內推動英國經濟轉型鐵路等公營事業民營化打贏福克蘭戰爭更創造出柴契爾主義的政治哲學右派讚許她將英國拉離經濟蕭條強化國際地位左派卻指控她瓦解傳統產業導致社會結構崩解強勢作風評價兩極。 在位11年期間 改造英國. 柴契爾夫人病逝消息傳出後,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首相卡麥隆等隨即表示哀悼。 白金漢宮發言人表示,女王得知柴契爾夫人病逝十分悲傷;卡麥隆宣布縮短訪歐行程提前返國,唐寧街十號首相官邸也降半旗誌哀。 美國總統歐巴馬也發表聲明,哀悼美國失去一位「真正的友人」。 對抗冷戰 打贏福島戰役.

  5. 2013年4月16日 · 柴契爾夫人是英國第一位女首相也是英國二十世紀執政最久的領袖她的影響力超越英國本土改造世界政局的均勢。「將美蘇對抗近半世紀的冷戰時代導向結束,」《紐約時報對她的貢獻如此蓋棺論定

  6. 2013年4月9日 · 柴契爾夫人在1979年5月代表保守黨勝選出任首相成為英國史上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的女首相在那之後到1990年間她連任了3屆首相執政期間柴契爾夫人提倡個人主義的自由市場經濟控制利率以降低通膨提倡民營企業並強勢打壓工會勢力在政治上她曾在1982年帶領英國和阿根廷交戰奪回福克蘭群島立下極高的政治威望。 在國際間,她著名的政績包括連合美國雷根總統,共同對抗前蘇聯,並在1989年見證蘇聯解體。 在英國殖民香港問題上,柴契爾夫人在1984年底訪問中國大陸,並與當時的國務院總理趙紫陽簽訂讓香港在1997年主權移交的「中英聯合聲明」。 鐵娘子集矛盾於一身評價兩極化.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