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莊永明初中就讀建國中學時即開始收集臺灣文史資料沉潛於臺灣史民俗文化 之史料近年來更專注於臺灣語文臺灣歌謠之研究。 曾在《中國時報》以「台灣第一」 專欄,介紹臺灣首開紀錄的人事物,而風靡讀者;其作品記錄臺灣人民的生活、先民的寶

  2.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8990 文史專家莊永明對年 紀念專輯出版遺稿史料 洪敏真 林郁凱 / 台北報導 發佈時間:2021-08-07 19:15 更新時間:2021-08-08 19:0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y5bHbfA9uw 莊永明先生一世人注心研究台灣的地理和文化

  3. 2016年11月14日 · 這篇的寫法會偏向從一開始找哪個教授怎麼找到最後找到教授這樣子 總之就是從0到找完教授 找哪種教授? 請參考這篇 [討論] 用客觀資料來分析教授及實驗室的選擇

  4. 其他人也問了

  5. 中山堂新整修完畢 搭著一個常設展和一個特展,【台北銀座‧百年記憶】 展期到6/30 http://express.culture.gov.tw/news_detail.php?ID=174 這個展覽是莊永明的微型蒐藏展如果喜歡歷史的應該很多人都知道莊永明 我就有買了他一本台灣鳥瞰圖這次也有部分作品是

  6. 從2010年底莊老師在這裡展示他數十年來收藏的文物包括台灣的老地圖歌謠等莊老師對台灣文物的收藏是連李敖大師也甘拜下風的但比較為人罕知的是莊永明 老師也收藏各國郵票包括兒童文學的插畫

  7. 2012年3月14日 · 莊永明成長於人文薈萃的大稻埕對古蹟風土人情等產生濃厚興趣並致力蒐集台灣歌 謠史料曾出版過50餘本台灣文化史相關著作被喻為台灣文史權威」、「台灣庶民史 專家」,目前擔任北市文獻會委員。 新書收入收錄近兩百首歌詞,及作曲家手稿和書信等資料,敘述30年代至光復後,台灣流 行歌曲的發展和時代背景,包含望春風、雨夜花等名曲,及逐漸被世人遺忘的「勸世歌」 、「搖囝仔歌」等。 莊永明主張,「一首歌除了聽、唱,還必得讀」藉由大家傳唱、合唱,都顯出意義和價值 ,為了「走出流行,進入歷史」,決定研究長期被忽視的歌謠領域。

  8. 在國史館張炎憲館長文獻會莊永明委員鄭南榕基金會李 敏勇董事長、屏東縣教育局林雙不局長、師範大學施並錫教授、北投生態文史協會陳林頌 理事長和靜宜大學陳玉峰教授等文化大師的帶領下讓您瞭解台灣文化的卓越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