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6日 · 分享本文. 早於生成式 AI 浪潮興起的時間點華碩在 2019 年 11 月就成立了智慧物聯網事業群(AIoT BG) ,這是異於過往消費性硬體產品如手機、筆電、主機板的新事業群與產業發展路徑,從原本的 B2C 逐步開展工業市場進到 B2B。. 本集《全新一週》專訪華 ...

  2. 5 天前 · 成為台灣搶占全球產業供應鏈的關鍵因素. 根據 Economist Impact 及 DP World 在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Trade in Transition 2024》報告指出,有 98% 的受訪企業已利用 AI 革新供應鏈營運管理。 當 AI 應用進入供應鏈已是必然,製造業如何打通各個數據孤島,才能在 AI 應用大爆發與碳有價時代,串聯及釋放數據的真正價值,並在全球產業供應鏈搶占一席之地?

    • 身為自行車的世界領導者,台灣的國際識別度超不足?
    • 台灣曾經坐擁絕佳條件,足以打造亞洲首支職業車隊
    • 打造世界巡迴賽的職業車隊,擦亮台灣的品牌
    • 中國正在伺機而動,現在是台灣該主動出擊的時候了

    在高階自行車的製造產業裡,台灣是全球的領頭羊。台灣在精品自行車業也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市售價格約從兩千多歐元到一萬多歐元以上,大多數都是高價的名車;單是去年,台灣的出口量就將近價值美金三十億。 從 90 年代開始,台灣就已經發展出鋁合金與碳纖維的製造技術,將台灣推上產業的第一線,成為台灣關鍵的競爭力之一。從那時候開始,這個島嶼就一直衛冕著這個產業前線的寶座,然而,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卻對這項事實毫不知情,鮮少有人知道「自行車運動」與「台灣」之間有什麼相關。 而說到中國,除了二十幾年前充斥在大街小巷的飛鴿自行車以外,中國與自行車的關聯性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不過,若中國能為世界巡迴賽打造一支地屬中國的職業車隊,的確將有可能扭轉外界觀感;此舉不僅能壯大中國國內的自行車產業,更能為中國品牌打開另一扇機會的大...

    不容忽視的是,台灣在十幾年前曾有可以為亞洲帶來第一個世界巡迴賽的職業車隊的理想條件, 事實上,DDG 也曾根據一項全球研究的洞察,鼓勵政府單位如此付諸行動。 當時許多自行車的業者早已有對於「運動行銷」的認知,像是捷安特與美利達都當時贊助了國外的職業自行車隊。像 FullSpeedAhead (FSA) 和 Prologo 這樣的零件品牌,也為車隊裝備。當時許多科技業的佼佼者也有加入贊助的行列:HTC 當時是成績優異的 HTC-Highroad 的冠名贊助商以及 Garmin 是美國 Garmin-Transitions 的冠名贊助商。 台灣政府曾有一個空前的良機,可以為 WorldTour 打造一個(或甚至兩個)立足於台灣的職業車隊,為台灣提升國際識別度。這意味著我們不只能讓世界看得到台灣,...

    幾年前一份針對運動用品產業的全球研究中指出 65% 的受訪者表示對捷安特這個品牌有所認知,但大多數的受訪者卻認為捷安特是美國的品牌,僅有2%認為捷安特與台灣這個國家具有聯想。 若「台灣」與「職業自行車」之間有一個確立的關聯性,捷安特與其他國內品牌便能更有自信地深化與台灣的聯結。這份研究也指出了另一項觀察:由於台灣於 70~80 年代所生產的產品品質欠佳,歐美消費者對台灣製品至今仍持有負面印象。台灣若能與專業運動建立密切的連結,更能提升消費者信心,為台灣的自行車業者打造更好的名聲。從台灣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由政府單位來促成職業自行車隊這樁美事,以本質而言是合情合理的。 若當時台灣政府能把握將全球數一數二的自行車品牌––美利達與捷安特,加上科技領導品牌 HTC、Garmin、宏碁或華碩齊聚一堂...

    在職業自行車業超過一個世紀的歷史以來,這股風潮大多只在歐洲國家盛行,但全球經濟的變遷正在改變這項運動。在 2017 年 18 個 WorldTour 職業車隊中,就有 7 個是在歐洲以外的地區組成,這些地區包括澳洲(1)、美國(3)、南非(1)和中東(2)。本來要在中國組成的車隊,雖然最後在阿拉伯聯合國成型,但首支屬於亞洲的職業車隊也已經呼之欲出。 台灣不但是精品自行車的領導者,國內的自行車文化更蓬勃發展。結合台灣的優越條件,我們必須主動出擊,不應讓中國專美於前,並奪回「自行車王國」的美名。 備註: 1. WorldTour:UCI 世界巡迴賽是年度最重要的公路自由車巡迴賽,由 29 個賽事組成,包括三大環賽(環法、環意、環西自行車賽)。 2. 「亞洲的職業自行車隊」指的是立足於亞洲的職業自...

  3. 2021年8月12日 · Anice H. 2021-08-12. 分享本文. 【為什麼我們要編譯這篇文章】10 年前,IBM 引以為傲的 AI 醫療系統「華生」(Watson)問世,試圖要在醫療界當個稱職的 AI 醫生,但在 2018 年,卻有一份機密報告 洩露 「華生」(Watson)的技術有待驗證,究竟當初名聲大噪的 Watson 去哪了? (責任編輯:陳宜伶) 2011 年標誌著 IBM 創辦的 100 週年,當年他們推出一台名為「華生」(Watson)的電腦,在美國知名的益智搶答競賽《危險境地! 》(Jeopardy! )中大展身手,與兩位節目史上最優秀的兩位人類玩家同台競爭,成功捕捉全美國電視觀眾的注意力。

  4. 2016年12月9日 · 台灣傳統聚落與建築是台灣早期移民的一面鏡子,反映了台灣當時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變遷。 移民的原鄉以閩南最多,建築自然以閩南建築為藍本而發展,形成了閩南傳統式樣。 什麼是閩南傳統式樣. 閩南傳統式樣可以說是在考量閩南地域特徵,且在尚未受到外來文化影響之下,傳統匠師表現出來的風格。 地域文化的形成,事實上存在著一些觸媒,其中地理特徵、語言與宗教信仰與儀典都可以用來檢視閩南文化。 不過因為閩南地域環境多變,有沿海地區,平原地區,也有山嶺之地,因此也出現了不同形態的聚落。 特殊的地理特徵是一個地域得以和另一個地域有所區別的基本因素。 因為聚落的分佈、資源的取得與民生物資的分配,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取決於該地域的地理特徵。

  5. 2016年12月20日 · 藤森照信將千利休的思想與自己崇尚自然的態度融合,設計出與日本過往型態大不相同的茶屋,他將茶屋打造成一塊與世隔絕的仙境,並以植物的姿態融入週遭環境中。 如何能與世隔絕呢? 「望北茶亭」這次靠的是「高度」,整間茶屋由八根粗壯的台灣孟宗竹架高,離地約三公尺,想入茶亭,還需使用專屬梯子。 從外面看來,這間有著這間僅四坪大的茶屋,最多只容納六位成人,一張大桌、兩排長椅,就填滿大部分的空間了。 茶屋的前後各開了兩扇方形小窗,開窗探頭望向北方,是一片綠油油的華山大草原與遼闊的天空;而往南方看去,則是被認證為歷史建築的樟腦昇華工場紅磚屋。 重視環境與建築關係的藤森照信,期盼「望北茶亭」期盼能以歷史為倚靠、鳥瞰自然景致。

  6. 2016年11月18日 · 1970's 在歐美興起的舊建築再利用風潮,台灣一直到 1997 年廢棄廠房變身「華山藝文特區」才開始,然而近年公共空間再利用的案例愈多,社會討論卻愈少。 於是,我們既羨慕中國一夜新簇的華麗建築,又讚揚歐洲動輒上百年歷史的街區,在新舊間來回顧盼,都市更新這個詞我們並不陌生、卻從未真的熟悉。 有歷史的地方,才能思索歷史。 BO 製作 百年建築-華山 專題,思索台灣自己的都市更新選擇,回顧華山的歷史、探索華山這個「特區」的樣貌,在這個百年建築的基地上,我們怎麼不斷創造歷史。 第三篇,地圖華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