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31日 · 宜居城市 觀點. 【2022 縣市長選舉】候選人黃珊珊對規劃台北成為宜居城市的回函. CO 宜居城市專題 2022-10-31. (圖片來源:黃珊珊 Facebook) 文 / 黃珊珊競選團隊. 台北 2050 淨零碳排路徑規劃 & 共融交通治理政策. 淨零碳排路徑規劃. 台北市政府已於去年 4 月 22 日地球日宣示,達成淨零排放是城市轉型的關鍵,減碳課題已從環保面向擴及產業與能源轉型。 台北市善盡地球公民義務,勇於承擔國際減碳責任,追求 2050 淨零排放願景,與全球共同確保氣候安全。 同時台北市也呼應聯合國 COP 26 氣候峰會,率先提出淨零路徑。 包括從智慧零碳建築、綠運輸低碳交通、全循環零廢棄三大面向,有目標、有策略的提出減碳的政策方針。

  2. 2022年11月17日 · 綠色和平今(14)日指出,三名民調領先的市長候選人陳時中、黃珊珊萬安都未提出具體的氣候變遷因應對策,蔣萬安甚至在選舉公報中未納入任何環境政見,並前往三人的競選總部,二度遞交氣候政見建議書。

    • 「15 分鐘城市」——滿足幸福的基本需求
    • 「15 分鐘城市」的先驅——法國巴黎
    • 「15 分鐘城市」風潮吹向台灣
    • 參考資料

    早在疫情爆發前,莫雷諾於 2016 年便提出了「15 分鐘城市」概念:住在都市裡的人們,可以在步行或騎自行車 15 分鐘的範圍內,滿足六大基本生活所需,其中包括生活、工作、商業、健康醫療、教育與娛樂,那麼人們的幸福感也會大大提升。 不過,要如何讓每個人都能在住家的 15 分鐘生活圈內獲得所有基本生活服務呢? 由於我們無法把城市拆掉重建,廣設學校或醫院等基礎設施又太花經費,莫雷諾提出的解決方案之一是善用各個場所的使用「時間」。例如,學校只有週一到週五上課時間才有使用,但到週末時,它就變成一個閒置空地。因此,為了避免浪費,到了週末可將學校用於舉辦音樂會或展覽等其他目的。 但要達到每個人的工作場所都在離家 15 分鐘的路程內,聽起來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因此,遠距工作的發展是考慮的要點之一,以省去住家...

    2020 年初,時任巴黎市長的安妮.伊達爾戈(Anne Hidalgo)宣佈把「15 分鐘城市」概念納入她未來的施政計劃重點,除了提升城市的生活機能,同時要提高城市韌性,以應對氣候變遷的挑戰,並邀請莫雷諾加入施政規劃。 莫雷諾說,疫情「喚醒」了人們。人們開始想要過更平靜的生活、想要更多的社交活動、想要更能掌握自己的時間,而非花時間在通勤上。 如果希望市民不開車,而以步行或騎自行車的方式出門購物、上班,那首先要改善的就是城市的人行道與自行車道,增加市民的步行與騎行意願。而早在疫情爆發之前,巴黎就已經開始「減車」,變得對行人更加友好。 自伊達爾戈 2014 年當選以來,優先考慮低碳交通一直是她的施政重點。她創造了數百公里的自行車道,並禁止汽車在塞納河沿岸風景優美的區域通行。 尤其在疫情嚴峻期間,...

    那在台灣,也有市長考慮把「15 分鐘城市」納入施政計畫嗎? 「以校園為核心」是基隆市長林右昌 2018 年上任的重點施政計畫,不只是為了改善老舊校區,也要讓校園空間與社區環境整合在一起。林右昌希望透過良善公共設施,把民眾居家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務機能,在步行 15 分鐘內完成。 上週三(10 月 12 日),基隆市議員陳薇仲在市長施政總質詢上,討論了基隆與「15 分鐘城市」的距離。不知道生活在台灣最先推行「15 分鐘城市」概念的基隆市民覺得基隆達到目標了嗎? 除了基隆在邁向「15 分鐘城市」,近期台北市參選人黃珊珊也取經法國巴黎「15分鐘城市」,提出「忠孝東路漫步道」,從台北車站一路到忠孝東路七段,重新改造人行空間。 我們可以發現「15 分鐘城市」風潮已經吹向台灣城市,你會希望住在 15 分鐘城...

    euronews、politico、c40knowledgehub.org、forbes、deloitte、關鍵評論網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paris tourist office)

  3. 2018年9月12日 · 年底選戰即將到來,許多選民開始回頭評價執政者在任期內施政表現如何。. 在台北市方面,親民黨籍議員黃珊珊在總質詢中,總結了柯文哲這四年做到了什麼事、沒做到什麼事,讓選民可以清楚了解柯文哲為台北市做了哪些努力,她認真平實的風格在 ...

  4. 2021年8月23日 ·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天在臉書發文表示,打造動物友善城市是市府的重要政策,毛小孩是市民的家人,流浪動物更是這個城市的一分子,讓每個毛小孩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家和愛它的主人,是最大的幸福。

  5. 2022年11月17日 · 【2022 縣市長選舉】候選人黃珊珊對規劃台北成為宜居城市的回函

  6. 2016年10月18日 · 《進擊之路》是金馬獎導演蘇哲賢耗時3年拍攝的新作,這部紀錄片描述了台灣近年來4位為正義發聲的人權律師──邱顯智、曾威凱、劉繼蔚、李宣毅一路走來的故事。 這幾年,台灣在追求民主的路程上發生許多指標性的事件。 2013年,一位單親媽媽因為生活困難,不滿政府施政,憤而在總統公開活動上向總統丟鞋抗議。 雖然總統並沒有真的被擊中,但之後單親媽媽仍被總統府提告。 就在此時,曾威凱主動向這位媽媽提出法律方面的援助。 當單親媽媽問起費用時,曾威凱說:「當妳丟出鞋子的那一刻,妳已經付了我律師費。 」而這起案件也成了進擊之路的起點。 事件發生不到三周,導演就和曾威凱律師見面,啟動了進擊之路的拍攝計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