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28日 · 成都疾控權威解答來了. 1. 新冠疫苗為什麽要打“加強針”? 從現有研究看,隨著接種疫苗時間的推移,受種者的中和抗體水準下降,保護效果減弱。 這種情況下通過接種疫苗針次的增加,能提高免疫水準,增加保護性。 有資料顯示,接種國產新冠疫苗第二劑後6個月再接種一劑,抗體水準增幅達到10多倍。 加強免疫還可以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更加持久的免疫能力和更加牢固的免疫記憶力。 2. “加強針”是否安全? 新冠疫苗的免疫程序是經過充分研究和論證的,新冠病毒疫苗加強針接種後,發生不良反應的種類和幾率與基礎免疫時沒有顯著差異。 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加強針是安全、有效的。 3. 哪些人群可以接種“加強針”? 現階段可接種“加強針”的對象為全程接種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或1劑次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滿6個月的18歲及以上人群。

  2. 第一種是牛痘疫苗是用來預防天花病毒的。 我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聽過天花這種疾病,天花是一種致死率非常高的傳染病,人被感染後,沒有特效治療葯。 天花曾經造成數億人喪命18世紀70年代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發現了牛痘並且成功研製了牛痘病毒疫苗牛痘病毒是一種可引起牛產生輕微牛痘病灶的病毒。 人若感染該病毒,只會產生輕微不適,併產生抗牛痘病毒的抵抗力。 由於牛痘病毒與引起人類天花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質,人接種牛痘苗後,也可以同時獲得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正是由於牛痘疫苗的廣泛接種,人類逐漸的控制了天花的傳染,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79年宣布,人類消滅了天花。 所以,中國在1981年就停止接種牛痘疫苗了,北京為了鞏固效果,又多接種了三年,是在1984年停止接種的。

  3. 2018年8月24日 · 圖片說明. 經過我的調查,很多人對於打預防針後洗澡擔心的主要是2個問題,擔心發燒或者針口部位的感染。 很多人心裡可能抱著這種想法:不能洗就不洗吧,萬一真的打完預防針之後洗澡,發燒了還是有別的不舒服,到時候後悔就來不及了。 其實打完疫苗之後發燒算是比較正常的狀況了因為疫苗作為一種減毒或者滅活的生物製品本身帶有抗原性什麼叫做抗原性簡單的講就是不屬於身體的外來成分會受到身體免疫系統的抵抗),可能會出現身體免疫系統的反應導致發燒或者過敏等不適。 至於處理方法,在前面的文章裡有提及,這裡不再贅述。 一般來講,接種疫苗後,是否發燒,和洗澡關係不大,和打的疫苗類型以及孩子的身體素質有關係。 大部分的孩子打完預防針洗個溫水澡,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只要水溫正常,不要在水裡嬉戲太久就不要緊。

  4. 2019年7月27日 · | PTT新聞. 闢謠|一出生就接種的疫苗是牛痘? 公開日: 2019-07-27. 曾經肆虐世界的三大瘟疫之一——天花之所以可以被滅絕,取決於人類找到了簡單直接的杜絕和根治疾病的方式:那就是接種牛痘。 所以新生兒都要接種牛痘。 這是真的嗎? 闢謠者:高福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 天花已經在世界範圍內被滅絕了。 中國是在1965年消滅天花的,隨後世界衛生組織在1979年宣布全世界消滅了天花。 中國在1981年開始停止接種牛痘,不過北京可能多接種了三年。 因此在中國,1984年以後出生的孩子就不會再接種牛痘了。 那我們幾乎所有人胳膊上都有的疤痕是什麼呢? 其實是卡介苗(BCG),是用來預防結核的,一般出生後24小時內就要接種。

  5. 中國大部分的人狂犬病病例發生於南方農村地區中國是目前狂犬病疫苗的頭號使用國生產了全球 80%的狂犬病疫苗對比一下中國其他地區中國香港和澳門已經消滅狂犬病 20 年,台灣已經半個世紀沒有出現過人感染狂犬病病毒的病例了,雖然我們現在的狂犬病病例已經大幅下降了,但是完成「2020 年消除狂犬病」的任務還是有很大的難度。 要不要打疫苗? 被動物咬傷之後,首先要確認的不是需不需要打,而是暴露有沒有發生。 所謂的暴露(exposed),指的是足夠的病原體接觸了可以感染的組織。 這句話有幾層意思,舉幾個簡單的例子讓大家體會一下: 被石頭砸傷,這不算暴露,因為石頭不算病原體; 擁抱了攜帶B肝病毒的朋友,這不算有效暴露,因為B肝病毒不能通過擁抱傳播;

  6. 2019年6月12日 · WT1 PLUS腫瘤疫苗並非直接殺死癌症細胞而是極大的提高人體免疫活性等處理抗原能力進而誘導出CTL細胞識別體內癌症細胞並加以殺滅在根源上規避了惡性腫瘤複發襲擊的風險。. 且在2017年,獲得日本厚生省許可批文,證實對95%的癌症預防有效。. 截至今天 ...

  7. 2018年8月25日 · 藥品名稱. 生產商. 作用靶點. 適應症. 首次獲批時間. 使用周期. 使用劑量. 劑型規格. 全球比價. 國內上市情況. 關於PD-1患者關心的六大問題. 一、副作用的處理. PD-1抑製劑,總體的副作用遠小於傳統的放化療。 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流感」樣的表現:發熱、乏力、頭暈、全身肌肉酸痛、嗜睡等,發生率在30%左右,對症處理即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