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七等生的夢與真|七等生文學/影像紀念展 「首先寫作是為要保全自我的記憶且一併對世界的記錄,把我與本來是混在一起的世界試圖分開來,所以筆名對於我,是我對生活中普遍的一切要加以抗辯,尤其在我生活的環境裡,他們幾乎是集體地朝向某種虛假的價值

  2. 導演朱賢哲突破拍攝困難與作家心防,多次採訪已多年不公開露面的七等生,與其談論文學、哲理、生命體察。 並一窺作家隱世的生活面貌,以及他內在世界瘋狂又孤寂的觀點。

  3. 2021年10月30日 · 展出三種版本的七等生全集(遠行、遠景、印刻),還有胡收藏的七等生作品及評論集、畫冊、電影《沙河悲歌》。 特展中列出七等生的創作年表,讓讀者可以有條理地了解作家的生活軌跡、創作時間,還有中外學者的評論時序。

  4. 七等生,臺灣最受爭議的小說家。 他在〈精神病患〉對社會的批判深刻見骨;而不被《文學季刊》同仁理解,〈我愛黑眼珠〉則因不符道德標準的拋棄妻子擁抱妓女的情節、怪異西化的語言文字,更重要的是沒有顯示出對社會的責任感,反而清晰展現出七等生 ...

  5. 《#削瘦的靈魂》傳主 #七等生 於去年10月24日逝世 目宿媒體為紀念七等生老師,在2020年12月16日晚間 舉辦「思慕七等生《削瘦的靈魂》親友紀念專場」 現場的影像紀錄與精彩致詞分享給大家 每一段都非常動人,實在好難摘錄,一定要看完影片!

  6. 七等生:瘋狂靈魂,精彩人生 —— 七等生創作紀念展 展期:2021.3.6[六] 4.1[四] 開幕式:3.7 [日] 17:00 開始 展場:舊香居(台北市大安區龍泉街81號1樓) 開放時間:13:00-22:00(周一公休) 共同主辦:目宿媒體、舊香居...

  7. 去年的今天,小說家七等生逝世家媒體與訪談常以「現代主義」來定位七等生的小說成就,但他之所以用盡一生去貫徹「現代主義」,卻沒有那麼理所當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