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18日 · 網路上流傳著一張對比歐美和台灣人才養成差異的迷因meme哏圖若將人生階段分為學前小學國中高中到大學歐美作法是逐步培養生活管理環境探索夢想找尋生涯選擇和實務等能力台灣則是直到高中都塞滿了讀書考試大學後得要一舉練

  2. 2016年6月7日 · 余炘倫屬於編制內這一類他是英國艾塞克斯大學Essex社會學博士2013年回台也同樣遭遇教職市場緊縮的困境與許多本土博士一樣西進他最後到呼和浩特的內蒙古大學擔任助理教授

    • 抄襲的時間判定:應以「第一版」日期為依據
    • 缺乏足夠法源保護,釐清事實、調查難確實
    • 只罰學生、卻對指導教授「超級友善」的法規
    • 重探研究的本質:求「新」才是原始初衷

    兩篇文章如果有相當程度的雷同,那一定有一篇是抄襲的。但是「誰抄襲誰?」就是個難決的問題。事實上,未必公開出版時間較早的一定是「被抄襲」的一方,因為一篇學術論文的完成通常得經年累月,如果還需要經過同儕審查的過程,那公開發表的時間會遲於完稿的時間;若是一篇論文投稿的過程一波三折,不是一投就中,而是被不同期刊拒絕了幾次之後才找到安身立命之所,那麼要從各種公開的收稿、審查、發表的時間紀錄來推測完稿時間就更難。 碩士論文也是。以台灣的修業年限來說,一本論文從主題發想、資料收集、實驗或調查工作進行、結果分析到最後的綜述討論,整體時間花費通常需要1年以上,超過2年也是常見的情況。而在1、2年內不斷的增減修改中,哪些段落是在哪個時間點完成的,是無法從論文的完稿日期看出;若是要判斷兩本論文是誰抄誰,實務上來說...

    雖然「第一版」出現的時間點認定,於幾乎都是用電腦文書處理軟體書寫的時代,在技術上並不是件難事,關鍵的證據應該都存在雙方的電腦、電子郵件信箱或是雲端硬碟裡;只要請資訊相關專業人員來判定檔案內容的修訂歷程、檔案內的各種相關紀錄是否有被變造過,就可以得到客觀的結果。 但實際的困難是,即便依《國立台灣大學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倫理案件處理要點》第16條: 若是作者以「隱私權」為由,不肯把整部電腦搬過去、電子郵件信箱與雲端硬碟全打開供調查單位檢視,只願意自行拷貝或列印出單一檔案給調查單位,這樣能說「被檢舉人或相關利害關係人拒絕配合前項之要求」嗎? 即便作者使用的是公家的電腦,根據第17條: 但是財產上屬於公家的資訊設備內之私人檔案,財產管理單位是否有權在作者不同意的狀態下,打開這些不知與案情有無關...

    發表到國際期刊的論文如果出問題,列名的作者都需要擔負責任,因為所有作者都是屬於「合作」的關係,在身分上是平等的,有差別的只是貢獻度。 但碩博士的論文如果出問題,「照理說」,指導教授應該要擔負較大的責任。因為論文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所以指導教授有義務關照這本論文的所有細節,提醒與教導學生學術倫理規範。如果學生的論文抄襲造假,不管是否是學生刻意隱瞞,指導教授都難辭其咎。更遑論指導教授知情、默許甚或主動引導學生抄襲或造假,那是不適格的教師,必須要有所懲處。 回到法規面,若檢視台大的《國立台灣大學博、碩士學位論文違反學術倫理案件處理要點》,通篇顯示不管學生犯了抄襲、舞弊或其他違反學術倫理之行為,該罰的都只有學生;條文中提到「指導教授」的只有第8條: 就「說明」,然後,沒事。 若再檢視《國立台灣大學...

    最後,我想給廣大的研究生們建議。「研究」的英文是「research」,本質上,是要發現新的現象、發明新的東西、談出新的想法。而再怎麼有名的學校,規模再怎麼大的實驗室、名氣再怎麼大的指導教授,都沒有辦法窮究所有新的事物。 所以作為一個研究生,也要常常給自己一個「re-search」,重探的機會,停下來想一想:對人生或是對學術研究,更遠一點的想法是什麽?是不是非得這個主題不可?是不是非得跟隨這個老師不可?也要常常「re-search」自己追求「新」的原始初衷是否還在?如果心境已經隨時間而轉,適時地轉個身,不一定要執著在研究這條路上,也許可以得到更精彩的收穫。

  3. 2018年9月11日 · 教育社會學者 黃毅志 有許多針對國中畢業後的升學研究、或前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柯華葳等對於國小國中的跨國學力比較 研究 ,無不指出和林沈類似的結果──學生的升學機會學業成就與其社經背景息息相關家裡比較有錢的學生父母學歷較佳的學生住在都會區的學生主流族裔的學生簡稱優勢學生),其學業表現及升學機會優於家裡比較沒錢的學生父母學歷不高的學生住在鄉下的學生弱勢族群的學生簡稱弱勢學生)。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根據學者陳淑麗、洪儷瑜的研究 ,在我所處的花東,六年級識字低成就的學生,其識字量還不到全國小二的平均值;九年級識字低成就學生,識字量還不到全國小三的平均值,而且學校規模愈小,識字低落的情況愈嚴重。

  4. 2023年2月19日 · 余睿羚表示目前成大增聘的人力不是終點新上任校長很注意學生心理健康兩人幾番討論後希望能往1700的專業輔導人員師生比目標邁進她說法規只是平均值從過往頂大頻傳自殺來看成大學生的需求很可能更高

  5. 報導者深度採訪10位一路就讀明星高中和頂尖大學的年輕人她們生於1990年後介於即將離開校園或初入社會的年紀卻深深為情緒困擾所苦與學業纏鬥成功卻開始與自己的情緒糾纏進而走入了學校的心輔室諮商吃抗憂鬱藥甚至自傷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停滯掙扎。 我們走入這群年輕人的生命地景,亦採訪其親友、心理師等陪伴者,也從青少年研究學者、他國青少年生命狀態,試著理解這一代高學業成就年輕人為何陷入心理痛苦? 年輕的他/她們如何與憂鬱和焦慮共處? 與上一代有相對緊密親子關係的年輕人,為何難以向父母開口訴說? 家庭與社會如何避免把愛錯譯成傷害,加速將他/她們推開? 專題也試著盤點台灣社會的心理支持體系,對這群年輕人的支持存在什麼缺口? 作為一般人,我們又能夠如何陪伴與承接?

  6. 2016年6月7日 · 9天,我們走訪了上海、廈門和廣州,回台之後又直奔嘉義,從內蒙古大學的助理教授炘倫那兒沾染一些邊境草原的氣息。 這一段路對他們而言是漫長地,我們區區的9加1天是搆也搆不上這漫長的一丁點兒,這條路還是要走下去,酸甜苦辣是避 ...

  1. 相關搜尋

    余正煌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