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89年4月4日臺灣省政府環保處向 行政院 經濟建設委員會 及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發函表示,臺南市垃圾焚化廠其機電及主體廠房預計將委託 中央信託局 採國際標統包方式對外招標,並再細分為資格標、規格標及價格標等三段標的方式辦理 [4] 。 4月24日正式對外招標 [4] 。 經歷4次招標後,1993年4月29日,由中興電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與 丹麥 的福龍公司(英語: VOLUND )兩家公司聯合投標之組合得標焚化廠之興建工程 [4] 。 11月17日正式完成簽署施工合約 [4] 。

  2. 城西垃圾焚化廠 為一座位在 臺灣 臺南市 安南區 的 垃圾焚化廠 ,該廠由 臺南市政府 環境保護局擁有產權 [3] ,並委託信鼎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廠區維護與營運事宜 [2] 。 沿革. 城西垃圾焚化廠最早之預定興建場址位於臺南市的灣裡地區,並且,當時這項計畫是由 臺灣省政府 環境保護局透過 中美基金 的贈款委託中華顧問工程公司來完成焚化廠的規劃工作,然而後續焚化廠之規劃計畫受到當地居民強烈反彈,因此焚化廠廠址重新遴選,最終決定將焚化廠廠之訂於安南區城西里內 [4] 。 位在安南區的焚化廠廠址原為 國有財產局 所有,後經臺南市政府辦理土地利用變更將該地變更為垃圾處理場用地 [4] 。

  3. tainan.gov.tw. 臺南市政府 (簡稱: 南市府 )是 中華民國 臺南市 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直轄市自治的行政機關,並同時負責執行中央機關委辦事項,臺南市的自治監督機關為 行政院 。. 現今的臺南市政府為 直轄市 之行政機關,於2010 ...

  4. 永康垃圾焚化廠興建目的在於解決臺南縣 曾文溪 以南的14個鄉鎮市之垃圾處理問題。 而最早在1992年起臺南縣政府即陸續在縣境內多處勘查興建垃圾焚化廠的適宜地點以提供環保署列入規劃設置之參考最終選定三個廠址分別是新化廠址關廟廠址與永康廠址新化廠址位在 新化鎮 頂山腳段,是臺南縣政府最首要的地點,但後來縣政府放棄該廠址,因此1992年10月27日,又將預定廠址改設於 關廟鄉 深坑段 [3] 。 同年12月29日,環保署發函暫停關廟垃圾焚化廠之相關規劃工作,1993年1月28日,縣政府再次放棄原預定在關廟的垃圾焚化廠廠址,環保署得知後,將廠址自興建計畫中刪除。 2月27日,臺南縣政府再將原訂定設置在 七股鄉 的第二垃圾焚化廠計畫終止,3月20日正式取消 [3] 。

  5. 2009年6月29日 · 2009年6月29日,行政院審議通過「臺南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案。2010年12月25日,原省轄臺南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名為臺南市;原省轄臺南縣、市政府,分別改為臺南市政府的民治市政中心與永華市政中心。 2013年8月28日,國際棒球總會會長里卡多·法卡利和臺南市政府簽約,由臺南市取得三屆 ...

  6. 為因應反公害抗爭風起雲湧的社會趨勢中央政府在1987年提出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兼籌並顧」的「現階段環境保護政策綱領」並設置了「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隨後各級地方政府也設置了環保部門。 第一個民間反公害團體. 1985年6月, 台中縣 大里鄉 反對三晃農藥廠污染的鄉民,以闖入工廠的直接抗議行動,揭開了台灣地方住民反公害「自力救濟」運動的序幕;他們在1986年4月成立了台灣第一個民間反公害團體─「台中縣公害防治協會」。 [1] 環境權的爭取. 環運在1987年7月,政府解除 戒嚴令 的前後數年內,被視為挑戰政府公權力的力量,而受到來自政府的打壓。 但當時也正是台灣追求民主化、本土化的「 黨外運動 」興起的時代,黨外人士在1986年9月成立 民主進步黨 。

  7. 台灣環保聯盟是一個草根的知識的行動的團體成立以來持續努力推動環保運動期望能保護台灣生態環境減少環境污染和破壞並建立台灣為非核家園讓台灣人民擁有安全健康舒適文明而永續的生存環境。 [1] 具體行動與工作 [ 編輯] 臺灣環保聯盟主要訴求主要有以下五點: 反核運動 - 從1988年起推動反核運動,至2001年每年均舉辦全國反核大遊行。 推動反公害與生態保護運動 - 反對 石化工業 擴廠與興建案,催生「棲蘭檜木國家公園」、參與舉辦「全國NGOs環境會議」,並積極關心電磁波公害問題、 氣候變遷 、土地開發等廣泛議題。 政策研究與立法推動 - 針對環境問題與相關政策、法令、措施進行研究分析,並舉辦座談會、公聽會、研討會提出建言、推動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