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5 小時前 · 依據衛福部111年國人死因統計,111年腦血管疾病共計奪走1.2萬人生命,為國人十大死因第5名,換言之,在台灣每42分鐘即有1人死於腦血管疾病 ...

  2. 2020年6月26日 ·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黃瑞仁說:「天氣熱的時候容易造成水分喪失然後造成我們血管裡面血液黏稠度增加黏稠度增加自然容易造成血栓容易阻塞血管進而造成腦中風。 」醫師提醒大熱天如果出現肢體麻痺無力走路不穩說話不清等症狀一定要趕快看醫生!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上一則. 溪頭車陣10公里 日月潭.頭社人擠人. 下一則. 電價分「紅黃綠」時段收費? 台電:假的! 熱傷害 高溫 端午連假. 延伸閱讀. 端午連假天氣炎熱,今天各地都飆高溫之外,台北、新北、基隆等地方,午後也下起雷陣雨,氣象局也針對全台17個縣市,發布豪雨大雨特報! 氣象局預估,接下來剩兩天的連假,都是白天高溫炎熱,午後下短暫雷陣雨,像是...

  3. 2024年5月1日 · 林錦龍說明當身體中水分減少時血壓上升血液黏稠度增加進而產生急性腦中風風險所以適當補充水分很重要此外適度控制室內空調溫度避免急劇溫度變化有助於維持血管健康林錦龍提醒國內慢性病患者中約有5成同時患有多重共病這些共病往往都會增加急重症的風險控制好三高等慢性病是關鍵從日常開始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向菸說不如有狀況應儘速就醫配合專業團隊介入可望有效控制。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表示,有心臟病史的民眾,應隨身攜帶病歷卡與緊急用藥以備不時之需;記住中風症狀FAST口訣,也就是臉部(Face)表情不對稱、雙手(Arm)力氣不一樣、講話(Speech)變得不清楚,有任一症狀,記下時間點(Time)戴好口罩並快快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 (編輯:李亨山)1130501.

  4. 2023年1月3日 · 中央社紐約2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今天公布最新研究指出相較攝取充足水分的成人水分攝取不足者不但可能老得更快罹患慢性病風險更高甚至可能更短命。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報導,這項研究蒐集美國25年來超過1萬1000名成人的資料並進行分析。 這些年紀45歲到66歲的受試者接受首波問診,接著持續回診追蹤約25年,直到70歲至90歲。 研究團隊根據受試者血液中的鈉離子濃度作為水分充足與否的指標,濃度較高很可能代表水分攝取量不足。 研究團隊發現,相較於血鈉濃度低的人,血鈉濃度高的受試者老化速度更快,反映在與老化相關的健康指標上,像是高血壓、高膽固醇及高血糖等。

  5. 2021年3月1日 · Watch on. 蔡婷育 戴榮賢 報導 / 台北市. 連假來到最後一天,提醒民眾出遊也別忘了補充水分,維持規律作息。 衛福部最新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是國人的第四大死因,超過1萬2千人。 而且三高有不斷年輕化的趨勢隨著年輕人生活不規律壓力大水喝太少都可能造成血液黏稠引發腦中風。 醫師提醒,民眾要定時維持量血壓的習慣,一旦收縮壓超過140,建議就要就醫治療。 血壓一瞬間飆高馬上倒臥在地,年輕人腦中風越來越頻繁,新光醫院中風中心主任連立明說:「年輕人也會中風這個觀念要有,剛剛提到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左右,年輕人最多的高血壓原因還是三高沒有控制好。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腦血管疾病導致死亡,已經來到第四大死因,死亡人數超過一萬兩千人,創下12年新高,而且每五人就有一位不是老年人。

  6. 2020年6月26日 · 出門記得適當補充水分因為脫水可能增加腦中風風險因為高溫讓心跳加快心臟負擔增加加上流汗脫水,血壓下降造成血栓導致中風和 ...

  7. 2020年10月16日 · 出血性腦中風是因腦血管破裂引起常見的原因包括高血壓蜘蛛膜下腔出血及動脈瘤破裂一旦發生腦出血血塊會壓迫鄰近腦組織腦壓升高嚴重時就會造成昏迷死亡。 「掌握黃金時刻」搶救中風 別誤信偏方延誤送醫. 新北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科長林士閔表示,勤務上常遇到民眾對於中風徵兆警覺性不夠,誤以為是疲勞導致手腳痠麻無力、臉歪嘴斜、口齒不清,或症狀發生後,自己搭計程車或開車去醫院、誤信民俗療法,放血、針扎手指頭、手指掐人中等,這些都是錯誤迷思,呼籲民眾不要誤信偏方,以免延誤黃金治療期及送醫時間。 雙和醫院響應10月29日世界中風日,攜手消防局拍攝宣導影片,強化民眾對腦中風突發狀況的辨識與因應,現場也邀請腦中風成功治癒患者現身說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