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24日 ·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3/10/24 10:32. 最後更新: 2023/10/25 10:00. 分享:. 社交媒體騙案致全美每年損失85億元 調整私隱設定 4招免墮「個人化」詐騙陷阱.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 最新報告 稱,在2年半的時間内,全美社交媒體騙案的造成損失達27億美元 ...

  2. 2021年2月10日 · 去年一名男鋼琴老師在男同志交友平台結識「紅酒公司老闆」,繼而成為情侶。 騙徒誘騙受害人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參與一個投資項目,一個月內共轉帳1,347萬元。 當受害人一度想取回款項,但對方稱受害人有違規操作,需存入460萬才可解凍。 「殺豬盤」三大套路. 「殺豬盤」騙案涉款驚人,警方早前公布「殺豬盤」的操作方法。 「搵豬」 :利用「型男美女」相片開設帳號,包裝成「高富帥」,並尋找感情寂寞的人下手。 「養豬」 :對受害人噓寒問暖並成為戀人,再哄騙受害人透過虛假投資手機應用程式,進行「低風險高回報」。 「殺豬」 :當受害人進行大額投資後,若想取回款項,騙徒便以多個藉口拒絕並封鎖受害人。 點擊圖片放大. 如果市民想避免同類型的事件發生,又有甚麼自保方法? 警方六大防騙貼士: 1.

  3. 2018年10月26日 · 最後更新: 2018/11/12 11:50. 分享:. 科技日新月異,騙徒的網絡詐騙手法亦層出不窮,包括透過電郵進行詐騙勒索。. 萬一遇到這類電郵詐騙勒索,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建議,用戶首先要保持冷靜,切忌亂交贖金。. 若懷疑「中招」,可立即向香港電腦 ...

  4. 2020年10月27日 · 起初二人以男女交往形式互動,過程中,該名女網友不時分享自己投資港股的經驗,並提供投資獲利的截圖證明。 林男信以為真,遂跟隨女網友的推薦下小額投資港股。 林男一開始都有獲利,令他對女網民的「投資貼士」深信不疑,在她的慫恿下,林男更投入350萬元新台幣(約94萬港元)鉅款投資於推薦港股,不料該股股價忽然大跌,所持股份僅剩4萬元新台幣(約1萬港元)的殘值。 最後女網友失去聯絡,林男驚覺受騙後報警求助,損失340多萬元新台幣(約逾92萬港元)。 【4個方法避免墜「股票谷」騙局: 按此 】 台警:提防假交友假投資詐騙.

  5. 2023年12月14日 · 根據心理健康網站Psych Central的說法,這是因爲你在社交媒體上關注的賬號往往會展現一種看似完美但不切實際的生活方式。 這可能會讓你比較自己,並不可避免地對自己的生活感到失望。 多項研究表明,社交媒體具有成癮性。 《哈佛商業評論》指,社交媒體上的「讚」,會使人釋放出感覺良好的荷爾蒙多巴胺,這會令用戶不斷查看,但同時也會損害他們的心理健康。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在社交媒體上花費超過3小時的青少年患焦慮和憂鬱的風險更高。 社交媒體=「時間陷阱」 Malinsky還覺得,瀏覽社交媒體耗盡了她的業餘時間:刷10分鐘IG,處理更重要活動的時間就少了10分鐘。 為了更有意義地利用空閒時間,去年她就已刪除Twitter賬號,並停用約會軟件。

  6. 2012年4月13日 · 本周最受注目的科技界大事,自然是社交網絡facebook宣布斥資10億美元收購拍照應用程式Instagram的開發商。 10億美元對一家成立僅1年多的公司來說,可謂天降橫財,創辦人袋袋平安之餘,也反映出現今的科技及互聯網業界,果真是社交為上,沒有社交概念的便沒有發財的空間。 根據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所言,收購Instagram並不是facebook經常作的商業行為,對facebook而言這是重要的里程碑,「因為這是我們首次收購一家產品有這麼多用戶的企業……我們不打算有更多類似的收購。 薑餅人作為iPhone用戶多年,早知道Instagram這個程式,但正如跟成千上萬的拍攝及相片相關程式一樣,很快就會放在手機內,久不久才會開啟一下發張照片。

  7. 2023年9月12日 · Deepfake語音騙案增加. Pindrop為美國許多大銀行提供電話語音安全審查服務,該公司的一位專家告訴《紐約時報》,他發現今年Deepfake騙案的發生率大幅上升,且騙徒的語音欺詐手段也變得更高明。 去年年底,另一家大型語音身份驗證供應商Nuance首次有金融服務客戶罪犯成功用Deepfake技術攻擊。 報導指,科技快速發展、生成人工智能程序成本的下降以及互聯網上人們語音錄音的廣泛使用,為語音相關的AI詐騙創造了完美條件。 社交媒體影音易成利用樣本. 黑客竊取的銀行賬戶詳細信息等客戶數據在地下市場廣泛流傳,有助於騙徒犯案。 富有的客戶更易受攻擊,因爲他們的演講等公開露面影像往往在網上到處都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