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4月17日 · 花蓮近海3日上午發生規模7.2地震最大震度達6強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表示這是地震震度改制之後台灣首次達到6強的地震也讓國人喚起當年921地震的集體回憶也重新開始思考緊急避難包該怎麼準備國外專家建議可根據每個人的職業健康狀況生活習慣打理防災包家人也要約定好一旦走散的會面點才能真正以最快速度應對災難。 (2024.4.3更新) 2019-04-17. .更新日期 / 2024-04-03. .文 / 張雨亭、林慧淳.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2. 2024年4月3日 · 台灣氣象署在地震後隨即召開記者會表示這起地震是菲律賓海板塊往北傾斜壓迫所致未來3到5天還會有規模6以上的餘震請民眾留意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在記者會上解釋這地點離陸地相當近是極淺層地震因此全台灣都有感

  3. 2024年4月3日 · 2024-04-03. .文 / 林萃芬. .責任編輯 / 劉妤葶整理. .出處 / 時出版. .圖片來源 / Pexels. 字級. 收藏. 分享. 天災創傷讓人深陷長期的恐懼中. 位於地震帶的台灣居民常面對自然災害帶來的心理創傷。 災後,許多人出現暈眩、失眠、噩夢等症狀,並表現出過度警戒,如恐懼獨處、心悸、呼吸困難。 特別是那些失去親人或財產的人,他們可能情感麻木或過度激動。 需要特別關注的是「沒有眼淚的悲傷者」,他們可能因無法接受現實而難以表達情感。 對青少年和兒童而言,親友的安全感給予和身體接觸至關重要。 透過語言和肢體的慰藉,可幫助他們克服孤獨和不安。 經歷創傷的兒童可能表現出特別的依賴、恐懼死亡和分離焦慮。 一些兒童可能透過身體症狀或自我傷害來抒解情感,如拔頭髮等。

  4. 2024年5月6日 · 1x. 最近地震頻頻,因此愈來愈多人關注防災包該怎麼準備。 營養師姚晴徽在FB粉絲頁「徽姑娘營養師」整理,該如何打理防災包中的必備食物。 2024-05-06. .文 / 徽姑娘營養師. .責任編輯 / 林慧淳、高儷綾.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大小地震不斷,真是太讓人驚恐了,由於天災可能使得食物取得不易,每個人不妨把防災包準備好。 多數指引建議,防震包的食物最好準備3天以上的份量才夠。 圖片來源 / 徽姑娘營養師提供. 整理幾個防災包可以準備的食物給大家參考,主要有幾個特點: 耐久存放. 熱量營養密度高. 常溫可保存. 即食不需烹調. 有哪些必備食物呢?

  5. 2024年4月3日 · 袁瑋表示在地震後覺得頭暈緊張可透過維持正常作息運動適度休息避免觀看太多相關新聞與消息等方式紓緩同時也可以透過準備好地震緊急避難包」,做好萬全的準備就能降低焦慮度減緩在地震後可能的頭暈或暈眩狀況

  6. 2011年3月1日 · 許多專家建議民眾準備地震包有備無患不過大林慈濟醫院急診科主任李宜恭提醒地震包準備應該區分是受困時使用或是外逃時備用他強調以目前發生多是複合式災難民眾應該準備災難包

  7. 3 天前 · 2024-05-30. .文 / 陳致豪. .責任編輯 / 劉妤葶.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身為從小在台灣長大的人,很熟悉突如其來的地震,但在4月3日早晨,原本以為搖晃一下就會停的地震,竟然愈搖愈大、愈來愈可怕。 看了新聞報導才知道這是繼921大地震後、25年來最大震級的地震,而且花蓮還有嚴重的災情,雖然自己沒有受到傷害,但心情上仍受到不小的衝擊。 地震對台灣的影響至今已在逐漸復原中,我們能藉著這樣的復原能力,因應每天日常生活中的焦慮。 推薦閱讀:地震停了還在暈? 可能是「地震後頭暈症候群」作怪. 1.創傷復原5原則,安定地震、災後心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