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9日 · 文. 阮怡婷.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24-04-29. 瀏覽數:4156. 2018年世界地球日(Earth Day)提出「終結塑膠」,今年地球日倡議主軸重返「塑膠」。 你以為這只是個讓品牌喊口號、漂綠的節日? 三股國際間對塑膠污染的約束力正在改變這個進程。 全球塑膠污染多嚴重? 首先,來看全球塑膠生成有多快。 據統計,過去10年人類製造的塑膠量,已超越20世紀、整整100年的生產量。 人類每年平均製造超過3.8億噸塑膠。 若單看我們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塑膠袋」,2023年全球每分鐘約平均製造100萬個塑膠袋。 最大的問題是,多數塑膠袋使用不到幾分鐘後就被丟棄,演變成數世紀消化不掉的垃圾。

  2. 2020年1月31日 · 第一台完成的塑膠微粒過濾機,點點塑賣給了新竹市環保局,把機台綁在無人船上,放入南寮漁港周圍拖曳,開始在漁港中清理塑膠微粒,並提供塑膠微粒的數量及成分報告。

  3. 2012年9月26日 · 如果孩子在塑膠地墊上爬玩,手裡玩著各種塑膠玩具,記得要常常洗手。 另外,也少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減少攝入塑化劑。 用完橡皮擦要洗手

  4. 2023年5月12日 · 我們始終相信,只要每個塑膠製品都可以被妥善的循環再利用,讓各個塑膠製品的生命週期可以走得更長更遠,那使用塑膠也可以成為一件永續環保的事。

  5. 2020年2月24日 · 環保消費的第一步,就在識破替代材質不等於環保。 2018年,德國環團「德國環保行動」(DUH)與PLA塑膠袋製造商打了5年的官司,終於落幕並勝出。 這些一次性PLA塑膠袋本來打著環保可分解的名號,獲得德國零售通路巨頭採用。 行動2 別再誤會紙吸管比較環保了. 儘管在實驗室條件下確實可分解,「但目前PLA既無法在掩埋廠順利分解,也不能進到其他塑膠回收系統,只能燒掉,」DUH揭露這個假環保的事實,因而官司纏身。 DUH循環經濟副主任桑默(Philipp Sommer)對《天下》記者說,應朝限用、減量的公民意識著手,才是對於塑膠問題更積極也更根本的解決之道。 (延伸閱讀: 甘蔗渣吸管很環保? 救海龜前,恐先變循環經濟災難 ) 廣告. 另一個值得好好思考的假環保案例,是吸管。

  6. 2022年6月21日 · 這樣做的好處,第一是可以推動環境教育,凝聚員工共識,讓所有人體認到回收再生的意義與價值,「自己在使用的資源,最清楚如何運用,也最知道如何回收才最合適,可以創造更多可能性。

  7. 2020年6月16日 · 歐洲議會去年通過特定一次性塑膠產品禁令,2025年開始,製造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塑膠飲料容器至少應使用25%的再生塑膠,2030年更上調到30%,其他還有更多限塑方案正陸續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