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2.csic.khc.edu.tw › 07 › 0705無標題文件

    講題:無所不在的數位性別暴力及認識 教師透過手機內部功能了解數位足跡的特性

  2. www2.csic.khc.edu.tw › 07 › 0705無標題文件

    引導學生了解男性也有可能成為性騷擾事件的受害者,破除性別迷思 媒體識讀性別講座 邀請勵馨基金會講師蒞校演講,說明網路上散布他人裸照可能觸及的法律問題

  3. 英國的ManKindInitiative拍攝了一項社會實驗,他們請來一男一女,看起來就像是情侶或夫妻,讓他們在公園吵一架,並且互相施暴。 第一次,由男方先對女方行使暴力行為,男方掐住女方的臉,一名女性路人見狀,立刻介入阻止,其他路人紛紛聚集調解,大家都在幫女方說話。 第二次,換女方對男方行使暴力,女方用力推開男方,大家都注意到了,但...卻沒有任何作為,路人們駐足,是為了當笑話看,接著不再有人注意他們,沒有人來阻止女方。 影片最後,出現一段話:在英國,家暴受害者有40% 是男性。 雖然這是指英國的比例,但實驗的意義,是想讓大家知道,不該把施暴者與男性畫上等號,女性會對男性施加暴力。 受暴者並非僅限於單一性別,被害者亦涵蓋男女兩性別。

  4. 算是一種分工的概念,但是對女性而言,也意味著她們無法盡情表達自身的想法及展 現自己的能力,間接也傳達了大環境對女性的角色是帶有性別偏見的呢!

  5. www2.csic.khc.edu.tw › 07 › 0705無標題文件

    課程引導學生辨識性騷擾及性侵害事件類型 課程內容融入性別議題,結合學生生活經驗提升學習動機

  6. 原因 是因為霸凌事件有可能因為它的出現而就此 「它」,就是旁觀者。 霸凌問題已在社會或是校園中成為備受重視的議題,處理霸凌事件的根本解 決之道,除了培養霸凌者的同理心,讓他了解被霸凌者的感受之外,還要打破各 種單一霸權的現象,使人人都能出自內心地尊重彼此的多元差異。 營造一個友善的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我們應 該抱持的態度是拒絕成為霸凌者,同時在目睹霸凌 行為時勇敢站出來阻止。 很多時候,旁觀者的沉默 往往是壓倒被霸凌者的最後一根稻草,因此,從今 天起,讓我們一同為了友善環境而努力,齊聲對 霸凌惡勢力說:OUT! 談霸凌-認識布利(Bully)先生/小姐. ~讓我們共創友善校園環境,反霸凌行動大家一起來~

  7. 電機系校友、中研院女院士孟懷縈,應邀到台畢業典禮演講, 她提及在美國工作三十年來,最不服氣的是性別歧視,她說,女性因性別 歧視受到質疑和侮辱時,不要懷疑自己,「唯一能限制你的,只有你自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