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4日 · 同樣地,一個失智症的爸爸,仍舊是我們很尊敬的爸爸,他只是因為失智症才會有這些行為,我們要幫助他克服問題。 當我們認知到家人是因為失智症而改變,才能同理對方,知道他不是故意找麻煩。

  2. 2023年11月3日 · 1. 思考前期 (Precontemplation. 從醫學檢查確認自己即將「成為父母訊息,此時你感到有些不平衡,雖知道生活即將產生改變與變化,可還是覺得有點怪怪。 對於要「成為父母概念帶有一點模糊、遙遠,甚至因為有點感覺過於抽象,以至沒有維持目前生活沒有出現太多改變。 2. 思考期 (Contemplation) 你開始從相較抽象想像,越來越具體感受到自己即將成為父母的事實。 然而對於要做些什麼行動或改變尚在猶豫,但在考慮決策時,會慢慢浮現更多也納入孩子因素與可能,各種待決定問題,也都開始思考之後若多了孩子可能與想像。 3. 準備期 (Preparation)

  3. 2020年4月10日 · 編按:明明想好好照顧父母,但為什麼總是一觸即發、不歡而散?. 子女滿是挫折、無奈與不解,父母覺得萬般委屈,「我再活也沒幾年了啊?. 」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用一個個動人故事,細膩剖析中年子女與老後父母相處的難題與困境 ...

  4. 2023年10月20日 · 編按: 全球超過 1/4 家庭有親子疏遠問題!. 可能與父母婚姻、子女童年、心理疾病、性別認同、子女配偶……有關。. FOX、CNN、NBC 電視台御用心理學家、美國當代家庭研究協會(Council of Contemporary Families)資深成員約書亞.柯曼博士,想告訴父母:「也許,會 ...

  5. 2022年4月26日 · 那時仁本來在屏東工作,但因仁媽的健康狀況也不好,為了照顧阿仁和仁,仁爸毅然決然搬回台北工作好照顧妻兒。 身體不好的仁媽在84年過世,從那時開始仁爸父兼母職帶著阿仁過起相依為命的生活。 只是隨著時間過去,阿仁長大了,仁爸也老了,體力衰退的仁爸沒辦法再像之前那樣照顧連喝水都要人提醒,幾乎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阿仁,於是86年開始先安排阿仁到第一社福的恆愛發展中心接受日托服務,98年永愛發展中心和象山團體家庭成立之後,那時已80歲的仁爸在照顧阿仁上更無力,遂轉介阿仁白天在永愛發展中心接受日托服務,晚上則到象山團體家庭接受住宿服務,周末再回家和仁爸團聚,而回家後的阿仁只會乖乖地玩他的舊式卡帶和積木拼火車,照顧起來相對容易。 照顧的延伸,是冀望把握天倫時光. 1. 2. 單頁閱讀. 查看全部.

  6. 2017年5月18日 · 生活是真實硬仗 自閉症孩子情緒問題,幾乎是特教界和早療專業夥伴共同夢魘,連我也很怕遇到這些孩子「盧」起來時候,所以每年都有不同單位舉辦自閉症兒童、情緒障礙孩子相關研習課程,大家不斷學習、向

  7. 2017年10月11日 · 撰文者: 朱國鳳 2017-10-11. 為了照顧而中年離職,第一個衝擊是現職薪水收入。. 父母天年後即使能重返職場,可以累積退休年資也有限了,更多是像Alex仍在待業中,很難再繼續累積年資,因此第二個衝擊是自己老後準備。. 弟弟出錢修繕老屋,讓長年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