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急性心肌梗死(AMI),又称心肌梗死,是由于 冠状动脉 急性阻塞导致相应心肌区域供血不足,使心肌坏死的影响生命的疾病。. 该疾病主要由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心律失常 、 呼吸衰竭 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供应不足、 心肌缺氧 和心肌过度耗氧等多因素所致 ...

  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指因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心脏肌肉因缺乏血液供应出现坏死,使得心脏功能受损的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急性病症,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范畴。 流行病学. 自2002年起,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和以前相比,农村地区发生率明显增加,部分年份的农村地区发病率甚至超过城市。 2016年,城市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是58.69/10万,农村为74.72/10万。 此外,45岁以下人群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4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疾病类型. 根据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急性心肌梗死可分为5型。 1型. 在冠状动脉斑块基础上,由于斑块破裂、糜烂、侵蚀等原因,继发血栓形成而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

  3.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源性休克是指心脏在短时间内心排出量急剧且明显降低,从而导致各器官严重灌注不足而引起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出现一系列缺血、缺氧、代谢障碍以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其最危重并发症之一,是AMI死亡的主要原因。

  4. 心肌梗死是某支冠状动脉持续缺血,其所支配的心肌发生不可逆转坏死而形成的病理过程。老年人的心肌梗死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见的诱因有过度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冷刺激、大手术,高脂肪或过饱饮食,嗜烟、一氧化碳中毒等。

  5. 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最常见的有过度疲劳、情绪激动、饱餐后、睡眠差或持续紧张工作等。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之前的先兆:心前区绞痛或心绞痛发作的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等。

  6.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 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

  7. 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全球统一定义将心肌梗死细分为5型6类,其发病原因有:①心肌严重而持续缺血;②心肌供氧减少或需氧增加;③冠状动脉血栓形成;④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手术治疗对冠状动脉造成影响。. 新版中增加了以下定义:与手术操作相关心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