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9月26日 · 目前股利所得依持有人居住地分離課稅,外資股利所得為單一級距20%,內資則是依綜所稅5%到45%的級距課稅。 儘管內資適用兩稅合一「半數設算扣抵」,可扣除股利所得中一半的營所稅額,但根據財政部委託學者做的研究計畫,對於最高邊際稅率45 ...

  2. 根據朱敬一團隊分析土地增值稅(不包含在綜所稅中)及綜所稅而得的所得資料,2013年全國平均僅有2%的家戶有土地交易,而在2%的族群中,每戶平均土地交易所得為3.9萬元;但隨著族群的收入越高,有交易土地的戶數佔比便越高,前0.01%的富人族群時

  3. 2017年9月26日 · 為了解決避稅手段,此次稅改以降低綜所稅最高級距、拉高營所稅為主。且為了減少內外資股利所得的差距,將外資股利所得稅率由20%調升至21%,也調整了內資的股利所得計算方式,目前分為甲、乙兩種不同方式。

    • 所得稅級距1
    • 所得稅級距2
    • 所得稅級距3
    • 所得稅級距4
    • 所得稅級距5
  4. 2017年9月26日 · 舉例來說,甲公司稅前淨利1千萬,扣除17%營所稅170萬後,若將剩下的830萬全數分配給股東。假設所得級距40%的大股東阿達領取甲公司股利100萬元,則在將營所稅170萬全數設算扣抵的情況下,阿德要繳的股利所得稅為23萬元。

    • 所得稅級距1
    • 所得稅級距2
    • 所得稅級距3
    • 所得稅級距4
  5. 2020年9月28日 · 「家戶總所得用的就是所得稅的概念,那沒有所得的怎麼辦?」連賢明說,台灣的所得稅制度並不完善,至少有2~3成左右的人,例如餐廳老闆、木工、菜販等,這些人都沒有所得稅資料。一旦採用家戶總所得,反而能收到的保費更少。

  6. 2018年3月28日 · 依據主計總處「2014年家庭收支調查」進行分析,台灣家戶平均電費占所得的比例約為1.4%;然而若以所得五分位分析計,收入最高的第五分位,其電費占所得比例僅0.8%,而收入最低的第一分位則達2.2%,顯見目前收入最低的階級電費負擔性較高。

  7. 2019年8月28日 · 在稅制改革前,富人的稅前所得本來是高級稅收的主要來源,但當高級距所得稅率減低,富人累積稅前所得的速度因此愈快;原本高級稅率多少還有限定工資上限的能力,但一旦被廢除,有錢人不僅能享有減稅的利益,更能快速累積財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