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1月4日 · 例如 新光醫院在近年搶攻兩岸和國際醫療市場到新光醫院進行健檢的7成散客中約有1成是國際人士。 思考台灣健檢產業的核心價值 此外,台灣也是科技寶島,許多健檢項目也結合了現有的大數據及穿戴裝置的發展,推出新一代的智慧醫療的健檢服務。

    • 醫道、學道跟商道失衡,細胞療法空畫大餅
    • 細胞產業何時超越半導體?秘心吾:我們在等一個明星商品
    • 產業需求看得見!解決現有困境即是巨大突破
    • 細胞治療難掌握療效,醫師吃力不討好
    • 自動化生產改寫市場現況,法規到位即可起飛

    「細胞療法可以分為醫道、學道跟商道,這是從 3 個截然不同的角度來看同一件事。如果細胞療法要成功普及,商道是手段,可是你的根基在於醫道跟學道。」 細胞療法的需求,在於目前主流醫學沒辦法解決得很好,或者是解決的方式會有很多副作用,病人才會出現對於細胞療法的需求。商人看到了心態,把細胞抬了出來,可是他們並沒有醫學(臨床經驗和數據)跟科學(先進的製程)的基礎來支持這件事情。 細胞療法被吹上了天,製程卻跟不上,「三道失衡」終究讓產業陷入困境。

    秘心吾指出困境的解決方案:我們需要一個明星產品! 就以半導體為例,當蘋果手機出現,一枝獨秀並受到眾人追捧,賈伯斯才有辦法反過來要求製程的提升,進而帶動整個產業提升。 蘋果手機剛出來時,晶圓大約做到14、12奈米左右,但是蘋果手機為這個產業灌入大量活水,賈伯斯有錢研發下一代產品,台積電為了配合,就會去研發,良性循環的結果就是,現在的晶圓已經做到3奈米。 市場會給產業最真實的評價。秘心吾指出,每個成熟的產業,龍頭跟第二名一定是幾十倍以上的差距,就像蘋果跟三星手機部門,台積電與聯電。 細胞產業有龍頭了嗎?雖然市面上已有不少細胞公司,也都掌握著一定的亮點讓自己上市,但是目前來說,第一名的公司跟第二名差不到一倍。「這樣的表現叫平均,在產業來看就是平庸,整個產業沒有亮點。這個產業只是存在著,但沒法提升。...

    細胞治療的亮點在哪裡?其實醫生們都知道。無論哪一科的醫師,都可以舉出目前醫療的困境。而這些困境就是細胞治療的亮點所在。 舉例來說,目前的醫療再進步,都無法解決耳蝸毛細胞死亡造成的聽損問題。秘心吾表示:「如果有一天,你聽到一個科學家可以在體外利用幹細胞成功分化出耳蝸毛細胞,並且有公司可以用先進的製程來量化、標準化並符合法規製作細胞,交給醫生施打,治療效果也很不錯。這樣的故事只要一出來,生技產業的飆升速度會比半導體的摩爾定律還要快。」 同理,如果心臟可以再生、腎臟可以再生,各科的醫療極限都會有巨大的突破。因此,產業的問題絕對不是「找不到明星產品」。

    既然學術成果到位,又已經看到了市場需求,細胞療法怎麼還沒有飛躍性的成長?答案是:醫生不敢用。 「醫生不太可能自己去做細胞,因此要跟公司合作。這些細胞公司需要投入重金蓋廠房、請人來操作培養細胞,算下來成本驚人。但是人工培養的細胞,一定會有誤差,誰能夠保證一定有效果?」 秘心吾指出,一次細胞治療動輒幾百萬,廠商的成本佔了大半,醫生最後分到的只是微乎其微的零頭,卻需要面對病人、承擔幾乎所有的責任。試問,有哪個醫生願意冒這樣的風險?

    細胞療法要成長,首先要讓醫師有信心,不僅對細胞療法有信心,還要對細胞製程都有一定的把握和了解,因為臨床醫師是細胞產品的終端使用者(End user)。 而這個問題,是永遠沒辦法用人工培養細胞來解決的。即使是受過最好訓練的人員,也沒辦法保證自己無時無刻生產出來的細胞,都具有同樣的品質。 因此,秘心吾於 5 年前開始投入自動化細胞製程的研發,一直到現在,他親自參與研發的機台,已經連續 3 年不間斷的學習養細胞。由於系統的完善,即時秘心吾人在國外,只要連線主機,即可遠端操作製成。 自動生產解決了人工的不穩定性,封閉式的機器,也避免了細胞培養過程中最怕遇到的污染問題。隨著機器的深度學習越來越成熟,製造細胞的質與量超越人工生產早已不是問題。 目前,台灣的法規尚未批准使用自動化方式生產細胞。不過秘心吾對...

  2. 2023年12月15日 · 新光醫院提供. 脂肪幹細胞 3 大適應症都能用. 訊聯生技董事長蔡政憲指出訊聯獲准特管辦法脂肪幹細胞治療計畫案數佔全台 5 成,核可適應症最廣,涵蓋 退化性關節炎 、慢性傷口癒合及皮下軟組織缺損。 其中,單就今年退化性關節炎的收案數逾70人,突顯了細胞治療免開刀、復原快的優勢,獲得大眾的認可,也為超高齡社會與體育界、運動族群提供更適切的醫療選擇。 釋高上表示,對於退化性關節炎的期別包括膝功能改善程度、疼痛指數大幅下降,可說從 3 期近 4 期,緩解到 2 期,持續治療有機會更好,這些病患疼痛指數減少約六成、膝關節功能提升幅度約三至七成。

  3. 2019年3月26日 · Posted on 2019 年 3 月 26 日 by 林以璿. 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的報告,癌症只有5-10%是和遺傳基因相關,更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患者的生活環境、生活型態、飲食習慣。 若是在長期不健康的生活型態下體內容易有慢性發炎某些細胞組織的微環境失衡惡化使DNA受損細胞修復無力免疫力降低導致癌化細胞的發展進而讓腫瘤癌症發生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任季匡華表示鑑於癌症的發生是體內微環境的失衡」,想要治療好癌症就需要激發出自己內生的排斥力量找回平衡。 這種力量70%靠醫療,30%靠自己,「所有的治療,中心思想就是如何讓病患的免疫力提升,包括手術、放療,甚至化療或免疫治療皆一樣。 腫瘤會讓微環境惡化. 要理解為什麼自癒力是可以被激發,必須先了解腫瘤微環境是什麼。

  4. 2018年11月16日 · 新光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課長張淑儀表示新光健檢中心的經營理念為在透過週期性的健康檢查讓民眾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進而維護健康。 」健檢中心的量能每日約可以進行120人次的檢查,一年能夠服務24000人。 2015年由遠見雜誌針對全台426家醫院及46家健檢診所進行評鑑其中新光醫院以高價新穎的儀器設備以及業界的高知名度奪得第2名的殊榮。 張淑儀指出,新光之所以能夠得到第2名的評鑑成績,正因為兩個主要的優勢。 第一個是所負責執行各項健檢的醫師團隊,是由超過20位的資深主治醫師所組成,依照班表每日排班,在檢查過後還會親自向來受檢者解說健檢報告,如果健檢後發現有問題,就會馬上進行他科會診並安排轉診服務,提供後續醫療服務。 第二個則是新穎的尖端醫療儀器設備。

  5. 2018年9月5日 · 玉琮醫師表示:「從今年4月迄今,台北榮總「一站式服務定位技術」,已完成20多位電腦斷層發現肺部結節的病人,這20多名病患大多是經由健康檢查或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出肺部出現「毛玻璃狀」病變,並以專案的方式呈交衛福部進行手術。 延伸閱讀. 碰上結節、息肉、囊腫這些被傳可能致癌的健康隱形炸彈該怎麼辦? 文/黃聖筑 圖/許嘉真.

  6. 2019年6月1日 · 自癒力量是一個偉大的生命力應該好好善用,」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任季匡華表示在單一組細胞層次自癒仍是一個潛在的巨大能力任何治療千萬不要過頭到超過正常細胞的自癒能力否則毒性過大的治療討不到太多的便宜因為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相似所以趕盡殺絕的方法無可避免地會傷到正常細胞無副作用的自然療法就是捨棄殺滅法而採用共生法」。 用「共生法」取代趕盡殺絕. 季匡華表示,共生法可能不合現代醫學的「典範」,但事實上,地球之所以有真核生物,是20 億年前與細菌共生的結果。 大部分細胞的粒線體都是遠古前共生的細菌所留下來的證據。 細菌簡化成粒線體,利用宿主細胞繁衍到下一代,細胞則利用粒線體作為發電廠,減少搜尋能源的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