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5月25日 · Bercik說:“這是一個長達十年所得的結果 - 從定義出益生菌,在臨床前進行測試,並調查腸道信號通向大腦的途徑。 「這項試點研究的結果非常樂觀,但仍須在未來的做大規模試驗中來得到證實。

  2. 2017年4月17日 · 懷孕就不能養寵物?.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家中有養寵物(其中70%是狗),會使嬰兒體內兩株影響過敏性疾病和相關肥胖的風險的微生物,有較高的含量。. [論文來源] Exposure to household furry pets influences the gut microbiota of infant at 3–4 months following various birth scenarios ...

  3. 先談結論. 腸球菌不是毒菌,原本就存在我們及許多動物的體內。 經由飲食或接觸,就會攝入,益生菌食品只是攝取的其中一種方式。 他本身有強韌的生命力,抗藥性較他種菌強。 但不是每種腸球菌都會變成超級細菌,但就像「同志婚姻合法化,就會讓台灣人都得愛滋」的假說不成立一樣。 要形成逆天抗藥性的腸球菌株需要在天時地利人不合的情況下才有機會產生的。 「慎選」抗藥性弱的安全腸球菌「株」,是可放心食用的。 在醫學上,他仍是急性腸胃炎的推薦處方之一。 食藥署僅限制「食品」不能添加腸球菌。 主因是目前食品上無任何對腸球菌株的安全性控管機制。 但藥品本身己經過嚴謹的實驗,安全性無虞。 2017.2世界胃腸病組織對於急性腸胃炎, 糞腸球菌是值得建議的處方. 糞 (屎)腸球菌是什麼? 他是好菌還是壞菌?

  4. www.dr1bio.com › blank-3/2/2016-12 › 08肥胖與氣喘的關係

    2016年12月8日 · 前言. 肥胖與氣喘同屬近世紀文明疾病。 近年來兩者的人數均呈增加趨勢,但兩者是否有相關性? 肥胖的人會喘,與運動不耐的舊有觀感有關。 常見肥胖的人跑步會呼吸不順暢,並且會停下來急促呼吸,喘得就像是氣喘的人一樣。 過去一直有肥胖的人會氣喘的說法,但是實際上是否真有其事? 基因與環境. 肥胖與氣喘同屬多重成因疾病,基因佔一部分因素;但以近年快速增加的趨勢來看,生活習慣的改變,例如飲食西化、日常運動量降低、以及幼兒期環境的交互作用也佔了另一部分因素。 也有人提出表觀基因調控的改變也在肥胖與氣喘交互作用中。 在歐洲八個Birth cohorts中,出生前兩年BMI的遽增會增加6歲的氣喘機率。 在2-6歲以上仍持續有BMI遽增並不會更增加氣喘危機。

  5. 2017年6月7日 · [論文新知] 新式基因療法或許將會徹底拯救過敏患者. 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研究出一種新式基因療法,有機會能夠讓過敏和哮喘的患者 「一勞永逸,永絕後患」。 [論文來源] Allergen-encoding bone marrow transfer inactivates allergic T cell responses, alleviating airway inflammation. 發表於 JCI INSIGHT《臨床調查雜誌》>> 2 JUN 2017 DOI:10.1053/j.gastro.2017.05.003.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一項免疫學研究開發出一種新基因療法,能夠讓嚴重過敏和氣喘哮喘患者“一勞永逸”。 該研究已發表在“JCI Insight”上。

  6. 2017年4月12日 · 根據一項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研究顯示,哮喘患者因免疫系統較弱,因而在感染流感而可能患有更嚴重的症狀。 [論文來源] Susceptibility to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of bronchial biopsies in asthma 2017.4 發表於 2017過敏和臨床免疫學雜誌 DOI:10.1016 / j.jaci.2016.12.964 南安普敦大學呼吸生物醫學研究單位領導研究的 ...

  7. 2017年5月23日 · 腦海綿體畸形(CCM)是擴張的薄壁血管簇,當血液洩漏到周圍的腦組織中時,可以導致癲癇發作或中風。 腦海綿體畸形屬於常見的血管畸形,人群發病率約為0.5-1%,佔總中樞神經血管畸形的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