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5日 · 最近有本靈界的科學李嗣涔博士25年科學實證以複數時空量子心靈模型帶你認識真實宇宙相當火紅佔據各大暢銷書排行榜。 《靈界的科學》討論了作者這幾十年來對靈異現象和特異功能建構的理論和實驗,剛好可以一窺有沒有使用科學方法研究這 ...

    • 「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李登輝在1995年6月訪美,在母校康乃爾大學的講座中,以「民之所欲,長在我心」為題發表演說。李登輝當時提及,從1988年就任中華民國總統以來,他最重要的目標就是瞭解民眾的意願,以期由民意主導政府施政。
    • 目前為止,掌握台灣權力的,全都是外來政權。就算國民黨也是,只是來統治台灣人的一個黨,所以必須成為台灣人的國民黨。1994年4月,李登輝接受日本著名作家司馬遼太郎的訪問,當司馬講到「地方的痛楚」時,李登輝表示,出生在波士尼亞的人,實在是太不幸了。
    • 領導者不要煽動民眾。要教民眾,不要利用民眾。政治家不要只是嘴巴說說,要看行動,做最重要,不要欺騙百姓。李登輝在2007年9月16日接受《中央社》專訪,當時的報導為〈李登輝:入聯要準備 不能只上街頭不做事〉。
    • 台灣應該建立「新時代台灣人」的觀念:無論是40年前的新住民、200年前的移民,甚至是原住民,只要認同台灣,都是「新時代台灣人」這句話出自2006年8月13日,台灣團結聯盟成立5週年的黨慶晚會,李登輝以精神領袖身份出席,演講中提及,過去是因為本土與外來對抗的歷史背景,才會產生「本土政權」的名詞;但這種劃分方式容易出現分離與對立,而且也無法包容國民黨內部有台灣主體意識的人。
  2. 2023年1月14日 · 李安. 想到「孝順」,可能就想到對父母百依百順,言聽計從? 父母說東,明知方向錯誤,也得拖著兩隻不甘願的腳往東? 跟隨這個邏輯再往前走一步,就推導出那句屁話: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但這句話是孔子說的嗎? 對不起,還真不是! 那是誰說的?

  3. 2020年7月15日 · 李秉芳. 當過小編、文案、企劃,寫字的人。 現為關鍵評論網記者。 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獨立職權主要是為了避免立法院挾制行政機關、權力過於大無法制衡,並期許監察院超越黨派行使監察權;考試院則是為了避免行政機關「用人不公」,所以考試獨立舉辦。 這段時間立法院為了監察院的人事同意權案吵得沸沸揚揚,「廢除考監兩院」的議題也再次被關注。 事實上這主張從過去到現在已被多次各政黨提起,且從民進黨到國民黨,及其他在國會中有席次的第三勢力政黨,看起來都已有大方向上的共識,既然如此,為什麼至今依然沒能實現呢? 考試院和監察院應該廢除嗎? 如果要廢除,要經過哪些程序? 《關鍵評論網》整理7個QA讓你一次看懂:

  4. 2022年12月1日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日震驚歐美影壇以及華語影壇的大消息,大概就屬台灣名導安將執導小龍的傳記電影,且主演小龍的人選,就是兒子淳,而安與小龍,也都是成功跨越東西文化隔閡的藝術家,對於這次的拍攝計畫,安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曾以《斷背山》、《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兩度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台灣名導安,正式公開新作計畫,即將與索尼影業旗下製片單位3000影業合作,拍攝傳奇武打明星小龍的傳記故事,而小龍的主演人選,便是兒子淳。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安. Tags: 安. 小龍. 淳. 張婉婷. 羅啟銳. 丹福特曼. Dan Futterman. 索尼影業. 3000影業. 伊莉莎白蓋布勒. Elizabeth Gabler.

  5. 2020年5月29日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有自殺風險的個案容易激發治療師的情緒,也可能會做出一些讓心理師很擔心的事情,所以時間一久,心理師的目標就會變成是安撫個案的情緒,而不是協助他解決問題。 但在DBT中,它有清楚的目標階層架構。 受訪者:陳淑欽臨床心理師|採訪撰稿:咏庭. 「民國98-99年間台灣的自殺死亡率相當高,當時全台的自殺防治中心或是自殺防治的網絡都還沒有建置得很完全,所以醫院當時的壓力滿大的。 從數據看,當時馬偕醫院光是台北院區一個月的自殺通報單是90張,我自己手上做個別心理治療的個案在同一時間內有60-70位;另外還有一大塊是個案管理,因為經常擔心約不到的個案會出事,我們就需要一直打電話,這些在管理上造成很大的壓力,所以我們一直期待有團隊的建立可以對自殺防治提供更好的服務。 最新發展:

  6. 2021年12月19日 · 秉芳. 當過小編、文案、企劃,寫字的人。 為關鍵評論網記者。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昌麟直言,台灣的公投目前仍然停在「選舉」,多數的政黨、媒體和人民都沒有搞清楚這兩者的差別為何,所以在這次公投,依然看到政黨動員而多數中間選民面對專業議題無所適從,因此對公民的教育和公投制度改革完善,都是未來非常重要任務。 4大公投在昨(18)日落幕,從10月開始的「四個同意」、「四個不同意」也終於告一段落。 這是台灣第4次舉辦公民投票,也是公投第一次脫離選舉舉辦。 不過台灣的公投走到今天,依然充滿傳統選戰的影子,藍綠兩黨積極動員、民眾理解有限卻得面臨重大政策的決議,社會對立升高等許多現象,都讓人開始思考,到底哪些題目適合公投? 誰可以發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