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30日 · 心臟導管手術是一種用於診斷、和治療特定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手術,這次《名醫在Heho》邀請輔大醫院院長暨心臟內科權威醫師黃瑞仁,黃院長的專長是心導管介入性治療,我們會深入探討心導管手術的相關風險、治療方式,包括心臟支架的選擇、還有心臟的檢查方式。 心導管手術的風險? 心臟支架如何挑選? 心臟內科權威黃瑞仁醫師詳解|名醫在Heho. Watch on. (若有更多疑難雜症,歡迎在影片下方留言告訴我們,我們會再替大家解答唷! 要不要裝心臟血管支架? 心血管狹窄超過70%建議裝! 輔大醫院院長暨心臟內科權威醫師黃瑞仁表示,目前全世界醫學標準以心血管狹窄 70%以上,就建議置放支架;置放支架主要可以減輕病人心絞痛症狀、降低急性心肌梗塞風險、以及延長病人的生命。 短影音看這 (11/21解鎖🔒)

  2. 2019年3月4日 · 平穩的眼壓控制是減緩青光眼患者視神經功能繼續損傷的首要方法,北榮眼科部青光眼科醫師柯玉潔指出,除了點藥降低眼壓,當眼壓控制不夠穩定、或藥物副作用難以承受時,需透過青光眼濾過手術達成更低或更穩定的眼壓控制。 傳統小樑網切除濾過手術 v.s. 微創凝膠支架濾過手術. 治療青光眼的一般傳統手術是「小樑網切除濾過手術」,也就是先將結膜剪開,再在眼球的隅角做引流通道,將多餘的前房液引流至結膜下吸收,最後將眼表面傷口縫合。 小樑網切除濾過手術術後,會有明顯眼紅的情形,而且縫線容易導致刺痛感。 柯玉潔介紹,臺北榮總率先全台引進最新微創凝膠支架濾過手術,破壞少、傷口小、手術時間短且預後佳。

    • 典型處女座a型的心臟科醫師!對自己採超高標準
    • 投入三大領域專研!影像人工智慧、骨盆腔心導管、高血壓
    • 醫學總有限制!患者困擾總能激發研究動力
    • 注意患者說的話!回饋是破解未知領域的關鍵
    • 王宗道:醫師的責任把知識化解成讓容易了解的話
    • 最像外科的內科!非讀心臟科不可

    一週雖只看診兩天,就經手超過四百位病人,其餘時間王宗道投入更多臨床研究,光是 2020 年就發表超過 22 篇研究論文,而他同時也是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對自己如此高標準、高要求,完美詮釋典型處女座A型。 一身白袍站在心血管中心的門口,午後四點王宗道醫師才剛接受完節目錄影回到醫院,屁股都還沒坐熱,口袋裡的手機響個不停、不斷有同事需要找他簽名確認資訊。 這樣忙碌的生活正是王宗道的日常生活,再忙碌他也保持最佳精神,露出笑容處理每一件事情,問起他怎麼做到的?他也愣了一下,好像沒思考過這問題的似的,自然而然地說:「找有興趣的事,你就不會覺得那麼辛苦。」

    王宗道投入特別多心思在三大領域包含:影像人工智慧、骨盆腔心導管、高血壓,三個看似差異性很大的議題,該如何有辦法同時專研?王宗道說:「這其實是很多資訊跨界結合,看前來好像沒相關,但很多脈絡都是緊緊相連。」 像是進行骨盆腔心導管前,必須利用電腦斷層掃描找到狹窄血管,而王宗道本在在影像診斷上早投入心力。因為常遇到患者雖然知道疾病是血管的問題,但卻很難診斷,「因為有些血管埋在裡面看不見,後來開始研究如何結合電腦斷層來做診斷。」王宗道雙眼看向遠方彷彿陷入當時的回憶裡。 即使再忙,王宗道為了了解骨盆腔的血管走向,每個星期都花一個下午研究血管怎麼走,花了整整一年才真正制式化一套完整 SOP,獨創出「全方位骨盆腔動脈診斷」,在臨床上終於能突破瓶頸。

    其實會激發王宗道努力研究的原動力之一也就是患者本身,王宗道分享:「在臨床上多年就會發現醫學再發達仍有『限制』,當時沒辦法解決的問題就一直放在心裡角落,也許沒有特別思考,但偶爾就是會想起。」 但不知不覺中王宗道就在為這些未解的困擾尋求答案,王宗道告訴自己:「保持開放的心、探索各種可能,要做一個是有意義、影響的事情,能把醫學的未知變成已知這是很重要的。」 積極不服輸的個性,如今王宗道除了經手超過四千多例冠脈手術外,也成功利用電腦斷層研究心臟外周圍脂肪,民眾在接受肺部電腦斷層時,可以同時得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預測。過往醫師判讀影像所需要超過半小時以上,如今壓縮至 0.4 秒,在臨床上有大大的突破。

    王宗道本身研究上忙碌,同時還是國際學術期刊主編,最近又接管了台大醫院整合醫學主任,他仍堅持保留兩天固定門診外、一天也會專門進行心導管手術,對他而言臨床患者也是他的導師之一,許多未發現的癥結點可能會從患者口中說出來。 王宗道分享當時他開始進行骨盆腔心導管手術,患者手術後都會填問卷來評估狀況,有一次做完之後病人問說:「王醫師你為什麼沒問我小便的狀況?」王宗道大吃一驚:「你小便怎麼了?」 病人笑的喜滋滋的說:「我小便完全改善了耶!以前會滴滴答答很慢,現在都很順。」那時候王宗道才恍然大悟,發現骨盆腔心導管更擴展到連小便都能解決,因為血管也是有相關連的,正因爲有病人的回饋破解未知領域的關鍵。

    因此,王宗道對待患者就像是朋友,病友都說:「王醫師看診相當客氣,看到再晚也都態度超好。」面對外界的讚揚,王宗道不卑不亢僅以雙手合十致意。 數十年的臨床經驗,患者都像老朋友一樣,王宗道也是少數願意將手機號碼給患者,他說:「因為醫學是不可預測的,心臟科病發可能是比較突發,當他們遇到問題可以立刻解決,且 9 成 8 以上患者幾乎不會沒事打電話煩你。」 對患者溫柔,王宗道對自己嚴格,自許為專業知識者,他說:「我的責任就是把知識化解成讓患者容易了解的話,我也希望我和患者的關係是平等的。」 比起冷冰冰的醫病關係,王宗道更能設身處裡理解,對病人來講看病其實是很麻煩,除了要來醫院等之外,加上身體又很不舒服。「雖然我一整天看診看很久,但每個患者在診間的時間不見得很長,所以我一定盡力客觀的解決他們的問題。」王宗...

    能有堅定的信念、穩定的信心,王宗道當心臟科醫師的念頭早在學生時期悄悄萌芽,王宗道說:「因為心臟科是可以同時兼顧內科、外科,能治療病人,又能深入身體內進去修理血管,加上血管是全身性他的發展性是滿大。」最後能看到患者康復真的是很大的成就感。 雖然台大醫師光環如此耀眼,王宗道坦言確實在醫生生涯中還是有挫折,像是病人的死亡、研究上的瓶頸、帶領同事時遇到的問題,各種困難、血淚,王宗道也從中從學會克服、放下。 現在的他更重要的是將這些經驗傳承下去,並且帶領更多的團隊、後輩們進行更多新領域研究。至於未來會變得如何?可能就如同王宗道講的一句話:「保持開放的心。」就像二十幾歲的他,當時只是好奇也可以把一本艱澀皮膚科教科書整本嗑完。 王宗道勉勵應永遠對於事務抱持著學習的熱情和心態,他還驕傲的說:「雖然很忙沒有時...

  3. 2022年11月15日 · 身為營養師與天慕堂中醫連鎖體系診所執行長的晴瀅表示,食物不只能用營養素劃分,還可以用顏色來分類,對應五臟六腑,便是截然不同的食療方式。

  4. 2023年9月25日 · 南韓將世宗大王的生日,也就是 5 月 15 日這天定為教師節。 與台灣在母親節送出康乃馨的文化不同,南韓學生在教師節當天,會送康乃馨給老師們以表示感謝之情。

  5. 2024年5月17日 · 大腸直腸癌雖然治癒率越來越高,但可怕之處就在於「局部侵犯」和「轉移」,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金銅在《大腸直腸癌101問答》提到:「大腸直腸癌最容易轉移的器官就是肝臟,若是接近肛門口的低位直腸癌或是肛門癌,則是容易轉移到肺臟。

  6. 2022年2月10日 · 你的孩子是否有動作太過僵硬,或是肢體協調很差的問題? 除了發展遲緩外,或許也要留意「腦性麻痺」的可能性。 目錄. 腦性麻痺的症狀及成因. 腦麻的類型. 腦麻的影響. 如何發現腦性麻痺? 全球共有約 1 千 7 百萬名腦性麻痺患者,其中,臺灣就佔了八萬多名,盛行率約為 3.4 ‰。 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在我們的生活裡並不少見,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雖然都叫作腦性麻痺,但依據動作型態和嚴重程度而有不同的表現,有些甚至能透過訓練回歸日常生活,讓人難以「一眼看穿」。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腦性麻痺的幾個重點特徵,以及新手爸媽辨識孩子是否患有這種疾病的方法吧! 何為腦性麻痺,它的主要症狀又是什麼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