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13日 · 復胖的原因. 不少肥人減了磅又反彈,原因何在? 黃醫生解說:「減肥做運動及戒口兩樣都重要,不持續的話就會打回原形。 有一個理論叫Set Point Theory,人體除了恒定體溫的機制外,也有一個自動穩定體重與體脂的機制。 例如是80公斤,身體自然會盡量把自己維持在80公斤,減肥時需時間把體重逐步下降,意謂這個新Set Point需時間慢慢適應。 」理論提到體重若干部分是先天因素,但也可以改變,改變關鍵是需要時間和持續,一時間減太快,身體自然會推回原點。 聽有人說飲水都會肥? 黃醫生表示:「這謎思未必是事實,人有基礎代謝率,無論心跳、坐着、維持體溫、腦部運作都一直用緊,約佔人體所用能量60%至70%,若果基礎代謝率低,身體能量燃燒得少,自然較易肥胖。

  2. 2019年7月14日 · Gordon指蔬果汁斷食法並非減肥法而是以蔬果汁進行長期斷食同時讓從未停止工作過的腸胃休息讓身體機能得以重啟而大幅度減磅只是斷食法的副作用。 根據醫學及科學研究,證實斷食是可行的,但辟穀或禁食都只能維持短時間,得到脫水效果,而蔬果汁斷食則以非傳統方法取得營養,欺騙身體只是飲水維持機能,令腸胃得以休息。 KO高血壓及睡眠窒息. 他憶述起初3天是最恐怖的階段,「試過第一、二晚半夜瞓醒,有午夜夢迴、天旋地轉嘅感覺,但跟住倒頭大睡,第二朝瞓醒無事。 」Gordon指出,其實現代人出生以來只有食多無食少,「其實唔係生理問題,完全係心理問題,因為我哋從來無捱過餓。

  3. 2022年6月5日 · 1.吃素無法從食物中獲得足夠的蛋白質、鐵質、鈣質及維化命B12? 林:這是很大的誤解,在發達城市生活的現代人,吃不夠上述營養是很困難的,過多則常見。 蛋白質在很多食物都有,豆類(如扁豆)、種籽類(如瓜子)、蔬菜(如紅莧菜)都有豐富蛋白質含量,除非是刻意很多植物類食物都不吃,才會蛋白質缺乏。 至於維他命B12,無疑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但一些天然發酵食物如味噌、納豆、天貝(印尼發酵食品),以及海藻類如海帶、紫菜都含有此元素。 身體腸道本身都有小量B12,其實人體毋須太多維他命B12的,如想額外攝取,一些啤酒酵母、穀物、小食都會寫明會添加B12。 鐵質和鈣質在很多素食食物中可見,以上營養素來源在素食食物中輕易獲得。 除非準備懷孕,否則毋須太多維他命B12。 2.素食能減肥

  4. 2022年4月2日 · 「即使整天躺平不動,維持身體運作也是要消耗能量,而很多減肥法的原理是將卡路里的攝取降到最低,即是連基本的能量消耗都不夠,長此下去身體一定會變差。 容易反彈難維持. Kelly指坊間所謂的減重方法五花八門,大多數只要跟足規則和指引進行,是可以成功的,不過健康與否則另當別論。 但以她所見的案例,大多數只是暫時成功減重,基本上體重反彈是早晚的事。 「好多人試過生酮飲食,唯一不需要餓的減重方法,當中有成功的,但很快就打回原形,即使可以維持他們眼中的『標準』身材,在長期執行下也有可能變成飲食失調。 作者:劉妙賢. 責任編輯:李越樺. (節錄) 【原文: 欣宜生酮飲食甩掉20磅 營養師:長期執行或有損健康 】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取經.

  5. 2019年3月27日 · 由於肌肉與身體的新陳代謝息息相關,一旦代謝出現問題,人體蛋白質的儲存,血糖的調整亦必然產生紊亂。 身體肥胖而同時又有肌肉不足,這就是肌少型肥胖症,最易引發出骨質疏鬆及心血管疾病。 如何得知自己或家人有肌肉減少症呢? 方法好簡單: 1.當你從座椅起身即有力不從心,需要兩手撑扶才能站起來。 偶然一次半次不足為奇,但次次如是,則有問題了。 2.以前可以一口氣上二十多級樓梯,現在不過上了兩三級就必須停下來休息一輪才可繼續。 3.走路緩慢,缺少了從前那種利落的步履,就算在室內走動都是拖着步伐。 4.毛巾擰不乾,不能緊握物品,就算是拿取一件物品都有困難。 5.容易跌倒。 6.沒有減肥而忽然暴瘦。 那麼,有補救或醫治的方法嗎?

  6. 2021年10月14日 · 蔬果代替零食. 用餐多吃蔬菜和水果,甚至代替餅乾或其他無益零食作為小吃。 蔬果可以幫助獲取身體所需的不同維他命、礦物質以及纖維。 推介蔬果有糖份不高的蕃茄、蓮霧、熱量低的柚子,以及豐富膳食纖維的牛油果,有助減少糖份吸收,穩定血糖,減少人體對胰島素的需求。 5. 選擇較健康脂肪. 堅果類、種籽類、橄欖油以及油性魚含有有益健康脂肪。 烹飪可以考慮用植物油,例如橄欖油、菜籽油、花生油、粟米油和葵花籽油來代替含有飽和脂肪的棕櫚油、椰子油、酥油、牛油以及豬油。 同時,多用烤、蒸、烘烤等烹飪方法來代替油炸。 6. 減少攝取糖份. 減肥有助預防糖尿病。 不要喝含糖飲料、能量飲料、果汁;多喝水、無糖牛奶、咖啡和茶。 少吃蛋糕、餅乾等含糖多的食品,以及添加了果糖和多元醇的食物。 7. 選擇有益零食.

  7. 2024年2月3日 · 優勢1:高收入. 老套說句,賺得多也較易儲得多。 兩夫妻均是年薪百萬專業人士,2023年收入總計227,071美元(近178萬港元)。 Bhaloo在去年初完成工商管理碩士(MBA),修讀期間一直兼職,到7月轉全職收入急增69,314美元,年薪達125,000美元(約98萬港元)。 Desai在科技行業工作的收入約158,000美元(約124萬港元)。 優勢2:無負債. Bhaloo擁有兩個碩士和一個學士學位,慶幸在求學旅程中沒有負任何學生債務。 她在本科和部份公共衛生碩士學費由獎學金支付,她父母則資助了研究生階段的其餘費用。 Bhaloo也在獎學金、儲蓄、兼職和父母幫補下,全無負債地修畢MBA。 優勢3:早開始. 儲蓄要趁早,是老生常談。 在入學MBA前,她年薪已達80,000美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