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氣體流量計算公式 相關

    廣告
  2. 壓力感測器、壓力錶等各式量測儀器,價格合理,品質保證滿意! 溫度傳送器、溫度感測器等,多年口碑經營,品質值得信賴!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9日 · 環境部預告氣候變遷因應法下與碳費有關的3項子法草案包含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 根據草案,碳費起徵標準為年排放量達2.5萬噸以上的排碳大戶,而未來將分階段下修起徵標準,預計2030年就會適用年排放量1萬噸的門檻;另外,將收費公式分3類,以有無提出自主減量計畫、是否屬於高碳洩漏風險事業做為區分。 台大環工所兼任助理教授劉銘龍在臉書表示,碳費徵收七折八扣,實際促進產業減碳力道非常有限,充其量只是國家減碳的安慰劑;也應重新檢視碳費徵收機制對國家減碳的實際推進效果。

  2. 2024年5月21日 ·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告訴中央社記者與各部會討論後仍有一些細節需要再確認如公司合併後交易的碳權應如何處理等是否有與其他法規競合的問題等目前正加速聚焦意見希望今年6月有機會公告。 碳費收費、自主減量計畫及減量指定目標等3項子法,更綜整訂定碳費3公式。 黃偉鳴說,5月已陸續與各團體召開草案說明會,也持續蒐集各界對3項子法草案的意見與建議,目前預計8月底前可完成3項碳費子法發布作業。 至於碳費費率制定期程,最近1次審議會是在5月7日召開。 環境部強調,碳費費率制定是今年一定要完成的工作,將加速進行相關法制作業。 這攸關碳定價最後、也是最主要的1塊拼圖,各界仍在等待答案揭曉。 (編輯:管中維)1130521. 新聞來源:中央社.

  3. 2024年4月28日 ·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8日電氣候變遷因應法下與碳費有關的3子法包含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碳費收費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環境部預計明天預告並將舉行記者會說明。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告訴中央社記者,目前同步在確認碳費費率審議會委員的開會時間,近期就會確認;明天3項子法預告後,也能讓委員在審議會中更加深入討論。 環境部表示,碳費徵收機制是以減量為出發點,而非以財政收入為目的,期望事業透過碳費徵收的經濟誘因機制,加速產業減碳,進而促進國家低碳轉型。 根據環境部報告,「碳費收費辦法」規範碳費對象、碳費申報及繳費流程、收費排放量計算方式、國內外減量額度扣減比率及上限、繳費金額不足追補繳等相關事項。

  4. 2024年4月29日 · 根據規定碳費收費對象為公告應盤查登錄及查驗排放源且全廠直接及使用電力間接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合計值達2.5萬公噸以上的電力業及製造業以2022年盤查登錄資料推估約500廠收費費基約1.55 億噸占台灣總排放量約54%。 蔡玲儀說明,目前規劃未來會分期將起徵2.5萬噸分階段下修為1.5萬噸、1萬噸,預估2030年前(或2030年)降至1萬噸的門檻,但各階段實施的期程仍待討論。 蔡玲儀指出,初期配合碳費徵收門檻,非高碳洩漏風險事業可獲2.5萬噸的扣除額;至於高碳洩漏風險事業,則不能適用2.5萬噸的扣除額。 蔡玲儀說,初步盤點,包含鋼鐵、水泥屬於高碳洩漏事業,而半導體、電子零組件就不是高碳洩漏事業;至於實際家數,仍要透過事業單位的排放源、電力使用及營業額等精算,目前未有完整統計。

  5. 2024年5月14日 · 2024/05/14 16:25. 環境部:碳費3子法草案溝通中 估8月底前發布.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4日電)環境部今天表示,碳費費率審議一定是今年要 ...

  6. 2024年5月21日 · 接著透過碳排健康體操章節連結線上網站提供碳排估算操作教學協助企業認識自身溫室氣體排放情形最後的減碳保健手冊則進一步結合政府資源為企業一次補足資源缺口透過公私協力邁向淨零轉型目標。 (編輯:方沛清)1130521. 新聞來源:中央社. 梅雨鋒面降雨 黃偉哲盼紓解台南主要水庫水情. 臨檢驚見同仁! 女警疑養生館「兼職」遭記大過. 延伸閱讀. 蔥花麵包冰的...顧客失望 店家:沙拉醬要冷藏. 中和區首個國有地撥用興建 侯友宜訪安邦社宅. 台中外埔甲東路完成拓寬 紓解大甲交流道匝道壅塞. 大直傾斜民宅東側南側都更 模擬選配延至7/1. 竹縣粄條節擬辦在竹北 竹縣府:樂見其成. 臨檢驚見同仁! 女警疑養生館「兼職」遭記大過. 客雅溪水變乳白色 竹市府初檢無異常續追污染源.

  7. 2024年4月30日 · 環境部昨天預告氣候變遷因應法下與碳費有關的3項子法草案包含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 黃偉鳴說,目前設定第3次審議會將會就上述3子法進行討論,另外也會進一步分析亞洲鄰近國家日本、韓國、新加坡的碳定價制度,逐步聚焦。 碳費審議會委員林彥廷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草案中針對高碳洩漏風險企業訂定「碳洩漏風險係數」,減免企業應繳納碳費的排放量,甚至最高可以「打2折」;但已有多個國際研究指出,碳定價施行多年以來,並未發生碳洩漏現象,因此訂定的折數,僅只是讓產業規避「污染者付費」原則。 此外,林彥廷表示,全面性給予非屬高碳洩漏風險的排放源2.5萬噸的免徵額度,併同前述的碳洩漏風險係數,將導致6000萬噸以上排放量,無須負擔其外部成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