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0日 · 老年離婚、百萬儲蓄暴跌 豪宅業主淪落租10呎間 只因一場體檢. 退休規劃. 發布時間: 2024/02/20 14:35. 最後更新: 2024/02/20 14:35. 分享:. 老年離婚、百萬儲蓄暴跌 豪宅業主淪落租10呎間 只因一場體檢. 69歲的平田昌司本擁有百萬資產與妻子住在別墅裏 ...

  2. 2020年12月16日 · 此劇8集皆由曾拍《GANTZ殺戳都市》、《圖書館的戰爭》等電影的日本名導佐藤信介執導,講述24歲無業青年有栖良平(山崎賢人飾)沉迷電玩遊戲,某天他在澀谷十字路口和兩個死黨見面,忽然見天空中閃現煙火,然後發現整座城市不知為何變得空蕩蕩。 入夜後,東京各地即出現遊戲場地的指示,他們發現在這個陌生的世界,要存活就必須在險惡的遊戲中過關斬將。 原著漫畫天馬行空,在今際之國內,凡未能在遊戲中破關者,會遇上不同災難(被火燒、被槍殺或被電擊)而死亡,放棄玩遊戲而未能獲「簽證」存活多幾天者,又會在「簽證」到期時遭到激光射穿頭部而喪命。 今際之國每到晚上,東京各區就會出現遊戲場地的指示。 另外,各式生存遊戲都有一隻啤牌代表。

  3. 2018年11月2日 · 1. 考慮以月供股票代替儲蓄. 剛踏入職場時,窮一生強迫自己每個月買入一手股票,以當時一手股票價值1萬多元計算,佔了他的月薪7至8成。 他明白這是一個極為艱辛的儲蓄習慣,建議讀者可以「月供股票」的形式,幫助建立穩定的儲蓄習慣。 直至現時,他表示:「以股息代為支付家用,平均每月會支付5至6千元家用,完全靠股息」。 2. 以「窮」換取自由的理想. 即使每月的家用會跟隨股價浮動,但可以令母親熟悉整體經濟環境,當經濟向下時,大家需要「勒緊褲頭」,逼使她在購物前先格價,為家中更有效地建立一個健康的理財觀念。 一開始利用社交媒體來分享經驗,他指純粹以日記形式記錄給自己翻看,並當作一個興趣,沒想到後來得到讀者支持。 今年發售首部著作《戒窮》,以「早日達到擺脫窮忙,甚至達到自由的理想!

  4. 2020年6月28日 · 日韓台. 發布時間: 2020/06/28 18:00. 分享:. 已在日本生活了6年的90後女生Nana,將追星視為自己終身志業,移居東京努力學習舞台設計,希望終有一日能夠親自為喜歡的偶像製作演唱會。. Nana自中學時期起一直想體驗日本生活,故畢業後便到日本唸書 ...

  5. 2021年2月10日 · 市民又可以如何提防? 【股票群組伏味濃 4個方法保護自己免墜騙網: 按此 】 一個月內被騙1,347萬元. 據警方公布,去年最大宗的「殺豬盤」騙案,損失金額高達1,347萬元。 去年一名男鋼琴老師在男同志交友平台結識「紅酒公司老闆」,繼而成為情侶。 騙徒誘騙受害人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參與一個投資項目,一個月內共轉帳1,347萬元。 當受害人一度想取回款項,但對方稱受害人有違規操作,需存入460萬才可解凍。 「殺豬盤」三大套路. 「殺豬盤」騙案涉款驚人,警方早前公布「殺豬盤」的操作方法。 「搵豬」 :利用「型男美女」相片開設帳號,包裝成「高富帥」,並尋找感情寂寞的人下手。 「養豬」 :對受害人噓寒問暖並成為戀人,再哄騙受害人透過虛假投資手機應用程式,進行「低風險高回報」。

  6. 2019年5月16日 · 全現金回報跑輸通漲. 比較過去10年的數據。 自從2009年6月30日以來,將全數資金投資於全球股票,每年可以錄得約10.8%,但全數資金投放於3個月現金則只有約1.0%。 這個差距就是機會成本,此例子可以解釋持有太多現金會令投資者錯失獲取回報的機會。 另外,同期美國消費物價指數每年增長約1.7%,意即投資者如果全數持有現金的話,他們實際上已喪失購買力。 投資混合資產平衡風險. 但股市風高浪急、波動性大,或會令投資者措手不及,所以建議投資於混合資產,多元化投資有助獲取最大回報,令投資者感到安心,此舉可發揮現金分散投資的作用。 其實,所謂「彈藥」即是在機會出現時,可以投放於高風險資產的現金,以賺取較高的回報。 所以,我們要持有現金以等候黃金機會。 應持有多少現金?

  7. 2018年11月2日 · 一分鐘短片. 【理財Blogger】窮一生給年青人的理財貼士. 1. 年青人窮到「Nothing To Lose」 窮一生開門見山,直說:「有一件好事就是,現在的年青人窮到『Nothing To Lose』。 」他指時下年青人為財富增值的能力較以前遜色,首5年工作較容易碰釘,加上初初打工薪金亦較低,導致他們對自己的發展及行業前景都感到十分氣餒。 對於已工作約10年的人來說,若在30歲時的薪金仍跳不過二萬,收入壓力加上隨年紀增長,需要結婚或組織家庭等開支,便會對生活造成更巨大的財政壓力。 《戒窮》作者及理財博客「窮一生」,年幼時家境一般,持儲蓄的耐力令他現時的資產跳升至數百萬。 (曾有為攝) 2. 90後較易被消費主導生活方向. 他比較自己的讀者群,發現90後比80後更加依賴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