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5日 · 一般人如何節稅? 10種節稅方法一次看. 節稅方法1:勞退自提6% 受薪階級,或是從事勞動的雇主、自營作業者,可透過勞退自提節稅。 如果每月現金流充足,可以選擇 自提6%薪水到退休金 ,這筆金額就不會計入年度的薪資所得中。 若夫妻兩人月薪均為5萬元,也都自提最高6%,每月自提金額達3000元,兩人6000元,一年就有8萬4000元的額度,不計入提繳年度薪資所得。 以稅率5%計算,可省下4200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節稅方法2:扶養親屬免稅額. 若有符合 扶養親屬資格 的家人,可在申報時列舉,就可享有多1人的免稅額,70歲以下為9.2萬元、70歲以上是13.8萬元。 不過要注意的是,兄弟姐妹要先溝通好父母由誰申報扶養,以免為錢傷和氣。 另外,被扶養人可能無法申請其他補助。

  2. 如果您是有收入的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要記得於每年5月申報綜合所得稅,特別提醒要報稅的您,稅法有規定,可以扣除一些金額來減輕您的負,可扣除的分為一般扣除額及特別扣除額。. 申報一般扣除額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 ( 僅可選擇其中一種方式辦理 ...

  3. 2024年4月28日 · 5月報稅季要來了,民眾最在意的就是到底要報什麼稅?誰要報?怎麼算要繳多少稅?財政部日前列出「7筆特別扣除額」幫大家節稅。此外,年薪多少可以不用繳稅?除了單身以外,有4種雙薪家庭都不用繳稅。

  4. 各稅節稅方法簡介. 報稅節稅有撇步. 如何享用重購自用住宅扣抵稅額. 納稅義務人與配偶如何申報較為有利. 協議分割遺產代替拋棄繼承分配. 善用特別扣除額省稅又利己. 家有騎樓用地稅可少. 自用住宅土地好康報您知. 1. 2. 3. 4. >> 總共 4 頁,40 筆資料.

  5. 稅法及相關的法律有很多免稅或減輕稅捐的規定,納稅人可以善用這些規定來減輕租稅的負擔,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節稅。. 節稅是合法的,也是道德觀念所容許的,是法律所保障的行為。. 舉例來說,如果您的地價稅原來是適用一般稅率10‰,如果在9月22日前向 ...

  6. 2023年5月6日 · 可以怎麼節稅? 我們就來深入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2023年所得稅 免稅額扣除額一次看. 今年的所得稅計稅基礎,首先在扣除項目,必須先認識一個名詞叫做「所得總額」,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年收入多少,以一般上班族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最基本的12個月,再加上所有獎金,包含了年終和三節。 但一樣的所得,每個人的收入來源都不太一樣,生活負擔和個人條件也不一樣,課稅的基礎當然就不一樣,所以在報稅的時候,就有各種可以扣除的項目,讓我們把這些成本扣掉之後,最後得到一個所得淨額,才是課徵所得稅的依據。 也就是說當我們報稅的時候,可以適用的扣除項目越多、金額越高,最後要課稅的金額也就越少。 所得總額-扣除項目=所得淨額.

  7. 2022年3月27日 · 1.降低所得總額. 2.善用海外所得額度. 3.盡量提高扣除額. 綜合所得總額係由十大類所得組成,我們先來看一下有哪些: 3.常見帶來重稅之所得. 十大類所得當中,常見造成大家沉重稅負的兇手可能是 高額的股利所得、租賃所得或利息所得 。 股利所得:可以思考用個人持有與用法人持有,何者較為節稅? 有沒有其他較節稅,且股利殖利率差不多的標的? 租賃所得:尤其很多大地主,把土地租給別人做一些開發,那建物的起造人是登記給是地主還是承租人? 租約租多久? 租期屆滿的時候,建物要不要拆掉?

  8. 2024年5月2日 · 安永稅務服務部執業會計師楊建華提醒,原則上今年申報去年所得時, 「含CFC營利所得的海外所得」未達100萬元、「家戶總所得」未達670萬元,或 ...

  9. 2024年4月23日 · 依照 行政院會11/23通過「所得稅制優化惠民措施」,所得稅繳稅的級距將拉高了,2024年符合資格,在2025年申報時就可省,該怎麼計算呢? 以下表格呈現的是2025年的級距表,並且附上公式,帶入金額就可以算出來!

  10. 避稅 (Tax Avoidance) 指的是納稅人或企業藉由鑽稅務法規的漏洞,以達到減輕稅負或不納稅的行為目的,介於逃稅與節稅之間,雖然形式上並沒有違反法律的規定,但卻違反了立法精神,也是社會道德上不被鼓勵的行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