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1月5日 · 近日在中國網路火紅的一篇文章羅振宇的騙局》,指出知識付費其實只是抓住人們懶惰想走捷徑的弱點販賣焦慮感對此羅振宇回應:「他罵我有他的道理我不說他是對還是錯我不聽。. 愛范兒 ifanr. 10月的最後一週,《 羅振宇的騙局 》這篇 ...

  2. 2023年12月7日 · 2023十大科技人物羅智先10年站穩零售霸主!. 下步衝電商:我一定親自坐鎮. 今年是羅智先接下統一集團董事長的10週年下一步他要如何持續帶領集團前進?. 程倚華. 2023.12.07 | 新零售. 2023年生成式AI、短影音新浪潮來襲,各大產業都要快速接招,《數位時代 ...

  3. 2021年7月30日 · 今周刊. 今年6月,台灣生技產業創下1.3兆元總市值紀錄,不但比去年同期成長22.87%,更是10年前生技總市值的5倍以上,也是台灣生技股繼2016年的投資狂潮後,休養生息4年,再次登上的榮景。 點火的起點,是在去年4月,新藥研發公司合一生技宣布,拿到5.3億美元的授權成果 。 在這個國內生技產業單一新藥的最高授權金額紀錄之後,國內生技產業的好消息彷彿接力賽一般,一棒一棒接續而來,讓生技產業今年表現持續火熱。 新藥研發公司中,逸達生物科技的前列腺癌新劑型新藥,今年5月終於拿到美國藥證,讓今年3月完成簽訂2.07億美元授權合約,進入「里程金」階段,成為合一之後又一項巨額的授權成果。 醫材領域方面, 隱形眼鏡大廠晶碩上半年營收以25.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比去年同期成長超過60% 。

    • 那為何羅胖最終放棄了流量模式呢?為什不當網紅了?
    • 內容付費到底是不是風口?
    • 內容付費到底是誰的機會?
    • 內容付費是一門永續的生意嗎?
    • 什麼樣的內容適合做收費內容?
    • 碎片化學習會不會是真學習?
    • 這個市場競爭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 怎麼看產業裡的其他的參與者?
    • 「得到」的長遠戰略是什麼?

    3月8日,在羅振宇舉辦的溝通會上,除了宣布「羅輯思維」首次改版,他詳細解讀了為什麼,並分享了從經營「羅輯思維」到「得到」平台的全部心得。 團體表示,從內部視角上看,得到應用的快速表現,是其願意把「羅輯思維」節目搬回到主戰場的原因。 最近之前,羅輯思維CEO脫不花公佈了一組數據,截至3月5日,獲得App的註冊用戶為558萬人,日均活躍用戶超過45萬人,付費專欄上線9個月以來,共售出144萬份。 在得到App上,也已經有一批KOL實現知識變現。比較典型的案例是,去年,知名媒體人李翔在得到App上訂閱專欄「李翔商業內參」上線沒多久就突破了5萬的訂閱量(889台幣/年);在今年,中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薛兆豐推出的「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已經有6萬人付費訂閱(889台幣/年)。 而且,關於內容...

    我剛才講,它到目前為止還不算,但是能夠看到風口的潛力了。當然基礎的原因大家可能都知道,付費、線上變得越來越方便、中國人的消費升級、大家越來越願意為內容付費等等這些都算。 其實在我看來還有一點,就是中國的版權環境在劇烈的好轉。很多做內容的人都說盜版不行,但是憑良心話說,如果盜版環境這幾年沒有好,這門生意是不成立的。至少過去一年,我們在運行的過程當中,發現任何大的平台,有盜版,基本上我們就負責版權。 我們負責版權只有一個小部門,基本上投訴一個小時之內對方就下架了。所有任何大的平台,對於盜版的容忍度都非常低,除非他私下拉微信群去盜版,那個規模就非常有限了。所以盜版的問題,對於我們這個產業來說,基本上是解決得乾淨了,所以它才能成立。 當然到現在為止,我們進入這個產業,是進入了多輪的迭代。第一輪迭代,...

    是不是所有會寫字,會生產內容的人都能夠把握這次機會?是不是傳統講的大V變現? 一年多的思考,我們覺得應該不算。為什麼?我們回到最底層的那個思考點,就是他怎麼就出現這個機會,如果從市場的那些邊界條件出發,你會說這是因為支付更方便,大家更願意為精神生活花錢,這些當然承認。 但是在我們看來,可能更為根本的變動,是人的生活狀態的一些變動。我隨便舉幾個例子,首先人的時間碎片化,我覺得這個是最根本的。很多人在質疑這個模式收費,說這不就是過去那個雜誌嗎?編的還沒有雜誌用心,怎麼就能收到費? 雜誌是一個月,因為它生在手機上,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原因,它提供了一個你在碎片時間最容易抄起來就用的一個產品,這個並不高大上,但是它是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就是碎片化的時間來學習。 比如說學習的忠誠化問題,其實我們今天在講內...

    下一個問題是來自於一系列的質疑。一年前我們推出內容付費,是不是像江湖拍花,把用戶拍暈了,讓人家稀里糊塗把錢付了,將來它並不永續。我覺得得從另外一個角度重新來理解這個事。 我剛才講,從媒體角度來理解內容付費,他覺得這個轉折是從免費到付費的轉折。但是從出版,從教育這個產業來理解這件事,根本就不存在這個轉折,從來知識是要付費的。不存在這個轉折,我們再從教育和出版這兩個產業來看,它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一定要追求點閱率、被看到,是媒體人的本能,我做了幾十年媒體人,這是媒體人的一個本能。可是做產品的人,他的想法是不一樣的。 我說個不好聽的話,比如說這種單眼相機,真正的產業級機會是誰?是專業攝影師們,賣給他們,這種攝影機根本不可能賣得掉,那才能賣幾台?賣的都是我這樣的人,對用單眼有妄念的人,我會買一...

    這個問題我們一直也在摸索,其實我和脫不花一直在講,我們公司是一家有手藝的公司。手藝是什麼呢?其實最核心的就是一個老師往那裡一坐,我們知道題目,馬上就能知道我們能賣多少,這就是我們的核心手藝。 這個手藝到了今年春節過後,我跟脫不花有一次聊天,我們大概覺得現在我們形成了一個判斷,這個判斷的依據我們可以找到,我們在公司內部講了很多了,今天也分享給同行。它跟免費內容最大的不同是,在付費的那一刻,他在想「自己是一個更好的自己,就這點區別,說出來也平淡無常。 免費內容的邏輯是什麼?就是你是在順著他的慾望在走,去迎接他的人性。其實還存在一個相反的方向,就是有一類東西是你看到它,你馬上產生一個想像, 在付費的那一刻,你把自己想像成了另外一個人,一個比你現在要好得多的自我,這是付費內容的標準。那天我聽脫不花講...

    我們的時間碎片化是一個事實,碎片化時間不用於碎片化學習,難道打遊戲你才覺得正當嗎?碎片化學習不是我們的意願,不是一種主張,就是一種具體的現實需求,我們產業化怎麼給它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 所以我今天還是願意花一點時間為碎片化學習這件事做一點辯護。首先人的知識的產生本身就是碎片化的,每個人得到一點新知,或者說為這個世界貢獻一點新知都是零零星星的創新性的出現。我特別愛跟吳伯凡老師聊天的原因,他隨時就可以說出很多亮點。你說體系化,分幾章,這個本身就不是知識產生的基本樣式。 當然我覺得更重要的一點是,就是當我們從用戶的角度再來看碎片化學習這件事情的時候,它就是這樣的。也許世界上真有奇才異能之士,反正我這一輩子讀書所有的結果就是,讀完了,我腦子裡留下幾個片段,幾個場景,幾個結論,留下幾個結論,我就足夠了...

    現在很多家平台內容供應商都在做內容付費,基本的樣式大家都在探索,互相也有借鑒,這個市場競爭現在這麼多人進來,關鍵是什麼? 我剛才說沒有競爭,但是我坦白的告訴大家,有一個地方有競爭。這是我們進入這個市場之後一年左右發現了這個市場的一個有趣的規律,就是如果我們要做版權級的產品,它有可能在未來的市場演化當中,請注意,只是有可能,有可能在未來的市場演化當中成為唯一入口。 這個話怎麼講?因為過去的所有產業的市場競爭本質上,它的剛性約束是什麼?是市場容量,但是市場這個東西本質上是在不斷擴容的,剛開始摩托羅拉可能市場佔有率90%多,但是只要市場一擴容,智慧手機到了,你的90%多也變成了零點幾,就垮掉了。 但是在內容產業方面,很可能另外一個東西規律會起作用,就是他佔的不是市場,他佔的是認知大小。認知產業被消...

    可能我們在這個行當裡最大的不同是我們不把自己看成平台,我們把自己看成造貨的,我們跟每個老師協作,我們負責經營,他們負責內容生產,但是我們本質上是一起在造貨,然後我們再把它賣掉,這是最大的思路的不同,也是我們產能不高的一個原因。 因為我們打磨一個產品的過程相當長,《老浦識字》我們和老浦互相折磨了有七個月。因為我知道我們的閉環不是在銷售那一塊,而是到一年的服務期期滿,我的用戶我一個都得罪不起。所以大家想,如果你的平台用平台的邏輯去運行的話,有很多邏輯上我沒太想通的地方。 比如說你突然有一天宣布打折,這種事打死我都不會幹,得到是絕對不會走這個策略,因為頭一天花更高價錢買的用戶就會被得罪,得罪用戶的事是我絕對不敢干的,所以大家不要覺得這是一個淘寶的經驗可以完全借鑒過來的平台。 這個領域平台級的公司最...

    我今天講的是我能夠看到的2017年的東西,未來三年五年後是什麼,其實在這個時代做產品,最難的就是這件事情,就是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它還是一個小嬰兒,你還在滿懷欣喜的把他養大,但是你眼裡已經看得到他的葬禮。 App這個東西還能存在幾年我不知道,雖然我們在奮力的做一款App,下一個產業的風口是什麼?所以對於未來的想像力這件事情真的是考驗我們這一代。再往前看三五年,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我們這個行當會被什麼力量洗禮。 反正有人告訴我們一個答案,叫人工智慧。所以有理沒理,我今天先提一個詞出來,供所有的同行思考,叫「智慧內容」。 我也不知道它是什麼,反正現在我們看到亞馬遜的智慧音響在美國大獲成功。反正我知道,京東已經開始盯住這一塊,做了一個叮咚音響,反正就是咬緊了這個趨勢。 目前為止,有人告訴我一個數,...

  4. 2007年5月15日 · 程天縱認為「成功」很難規劃。很多人做生涯規劃,是看準一個位置向上努力,有人看到他走過的路,就說未來想要坐Terry的位置,「我說你慘了,我的位置只有一個,」他強調,一個人的路要愈走愈寬、愈走愈廣,這樣機會才會更多,不會愈走愈窄。

  5. 2016年11月21日 · 兩位來自台灣的創業家張佑和翁梓揚,同樣都是做群眾募資平台起家,分別在大小市場面對了不同的挑戰。 這次,他們與大家分享的是,繳了一輪學費、歷經天堂掉落谷底才學到的「創業失敗學」。 第一課:面對中國巨頭大舉壓境,初心和生存只能二選一. 關卡一:消費者不足,從群眾募資轉型到產品預購. 早在2011年,台灣還未出現FlyingV和嘖嘖時,張佑便在中國創立亞洲最第一個群眾募資平台「點名時間」。 點名時間創辦人張佑在「2016 Meet Taipei」大會上分享創業經驗。 圖/ 蔡仁譯 / 攝影. 儘管當時國外的群眾募資平台Kickstarter和Indiegogo已成功驗證可行商業模式,但國外的模式畢竟無法完全複製到中國市場,能接受群眾募資風險和規則的中國消費者,仍只占大眾消費者不到20%。

  6. 2018年11月18日 · 「現在的人找服務的第一件事就是先上網! 」PRO360 創辦人李倫家指出,為了不多花冤枉錢,現在的消費者習慣購物前上網蒐集完整資料。 例如找旅館會先到 Booking.com, Hotel.com, Trivago 等平台,就算消費者已有中意旅館,還是會先到旅遊平台做比較,以防錯過更好的優惠或是漏掉任何評價。 這也正是網路平台對消費者的一個主要價值──比起費時費力一家家搜尋、比價, PRO360 將服務產品化,透過簡單易懂的操作介面,讓消費者能快速免費獲取多個商家資訊,並且簡化挑選比價的流程 。 PRO360 創辦人李倫家. PRO360 要把原來複雜繁瑣的事變得簡單,提供發案者清楚明瞭的行情資訊、也讓在我們平台提供服務的專家以更低的費用開拓更多客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