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2月7日 · 自從去年11月中開始很多增長型股票的股價從高位下跌到近兩周即使連巨無霸股都出現大跌這對於投資者來說實屬一個警號。 Meta PlatformsFB在上周四晚暴跌26.39%跌幅超過四分之一實屬不正常即使業績如何這種狂升暴跌對投資者不是好事。 Meta Platforms去年第四季收入達336.7億美元,按年升20%;每股盈利遜於預期3.84美元,只得3.67美元,按年跌5%;純利則按年跌8%,為102.9億美元。 若全年計,Meta Platforms在2021年收入1,179.3億美元,按年增37.2%。 純利393.7億美元,按年升35.1%。 對比第四季,增速顯然有壓力,而且最重要的是用戶增長欠缺動力。 用戶增長乏力.

  2. 2024年5月3日 · 華爾街有句美股諺語「 五月賣出走人 」( Sell in May and Go Away ),意指5月差不多是時候沽貨離場,部份是由於每年5月前後美股往往開始轉弱——時值美股業績期,上司公司紛紛公布前一財政年度消費旺季的表現,市場因而出現獲利套現潮,形成沽壓。 港亦有對應的跌市理論,就是「 五窮月 」之說。 分析認為,每年3月多為港年結業績期,會公布派息,到了5月前後大多數公司均已派息除淨,銀根較為短缺,股價自然下跌美股的「Sell in May」所描述的跌市(或疲弱表現),往往是由5月跌到10月,橫跨整個夏季。

  3. 2024年4月24日 · 上圖可見4月份截至19日MPF日本股票基金大跌5.73%美股基金大跌5.19%短短半個月跌幅已逾5%環球股票基金亦跌逾4.9%。 首季除了MPF美股、日股基金之外,俗稱「懶人基金」的預設投資策略亦錄得最多淨流入,尤其是較進取的「核心累積基金」。 不過從4月初步數據來看,兩隻懶人基金亦錄得虧損。 市況呈股債雙殺,4月上半月,環球債券基金亦跌逾2%,保證基金亦錄得跌幅,僅貨幣市場基金有輕微上升,反映市場避險情緒濃厚。 相關報導︰ 【強積金】破紀錄90億MPF流入美股 專家︰情況令人擔憂|新基金勁吸資19億! 30億逃離中港股. 專家批評不應捕捉市場. 積金評級主席叢川普 指出,今年開局時,通脹和利率均對市場有利,但通脹現時仍然頑固,減息可能會推遲。

  4. 2024年4月25日 · 2024年初美國科技業在當地整體股票市場指數中所佔比重已達到2000年年中泡沫頂峰時的高位——科技股佔金融市場相當大的份額MSCI全球指數的23%及近乎標爾500指數的29%)。 這引發一個關鍵問題: 若美國科技業受挫,會否拖累整個金融市場? 但如今的情況有所不同,最明顯的是與25年前相比,現時科技業的基本面更為強勁,亦對金融市場有着巨大的影響,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 ET至高息. 百萬港元定存|100萬做到6厘 真係咁着數? 相關文章: 破紀錄資金淨流入 美股、日股MPF單月卻大跌5% 專家︰捕捉市場是愚蠢策略.

  5. 2023年10月17日 · 首先最不同之處當然是自從1987年黑色星期一後美股設立了熔斷制度使單日暴跌20%的情況幾乎不可能再出現在更廣的經濟領域也有不同之處該行指在所有指標類型中1987年和2023年之間最大的差異也許在於宏觀經濟數據

  6. 2024年5月24日 · 在過去一年半以來,我對市場一直保持着積極態度。 花旗:美國經濟今年面臨硬著陸. 大幅減息是唯一解決辦法. 投資市場對減息預期近日已大幅下調。 聯儲剛公布5月2日舉行的貨幣政策會議紀錄,再展鷹派立場,坦言抗通脹工作缺乏進展,對推進減息行動信心未夠。 眾多決策官員更認為,在必要時願意支持進一步實施貨幣政策緊縮。

  7. 2023年11月29日 · 愈來愈多財金機構看好美股2024年前景,認為 通脹回落,美國聯儲局以至各國央行減息在即, 對美國經濟得以「軟著陸」的預期日漸高漲。 美股一項「恐慌指數」更跌至近四年來的最低點。 然而企得愈高也可能跌得愈痛,市場目前信心爆棚,反令部份經濟學家提心吊膽,警告 過度樂觀的情緒 或演變為新威脅。 凱投宏觀:高通脹將於2024年結束 各國減息可期. 英國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Neil Shearing 認為,美國或導致主要已開發市場通脹回落,造成利率逆轉。 大多數國家2024年經濟增長將遜預期,通脹放緩和利率下降,料伴隨債券市場的走低而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