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能近取譬
    • ㄋㄥˊ ㄐㄧㄣˋ ㄑㄩˇ ㄆㄧˋ
    • 釋義:
    • 能就近以自身作比方,推己及人。語出《論語.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後多指在言論中能就眼下的事物作例證。《宋史.卷二六二.李穀傳》:「議政事能近取譬,言多詣理。」
  1. 解釋力(粵拼 英文: explanatory power )係一個理論或者假說會有嘅一個特性。 如果一個理論或者假說解釋力勁,即係話個理論假說能夠有效噉 解釋 佢應該要解釋嘅現象。

  2. 解釋. 童女事先唔知道新郎來到嘅準確時間,同樣信徒亦唔知主幾時會再來。 聰明嘅童女喺等待期間有充分嘅準備,得到享受婚筵之樂。 而愚拙童女懈怠唔儆醒,被拒於門外。 呢度提醒信徒必須多方準備,儆醒等候,以免將來被主責備,後悔莫及 [1] 。 參考. ↑ 十童女的比喻 (PDF). 原著 (PDF)喺2021年2月11號歸檔. 喺2019年7月23號搵到. 屬於4類 :

  3. 解釋. 耶穌提醒佢嘅聽眾,冇人會將燈放喺床底或斗底下面。 要將燈放喺燈檯上面畀其他人見到,同令到入來嘅人見到亮光。 上帝就係點燈嘅人,藉住主耶穌同上帝嘅工作,為世人提供照明嘅火焰;如果任何人見唔到嗰啲光,並唔係上帝嘅錯。 耶穌揭示嗰啲尋求神蹟嘅批評者同唔信嘅人,係由於佢哋嘅貪婪同害怕羞辱所導致嘅。 佢哋唔信,係因為佢哋動機唔純正。 喺身體上嚟睇,眼睛叫全身光明。 如果眼睛健康,嗰個人就能夠見到光;但係如果眼睛有病、盲嘅,光就入唔到去。 聽耶穌講嘢嘅人,自以為非常聰明,佢哋以為自己全身光明;但係耶穌警告佢哋要注意,喺佢哋裏頭嘅光事實上係黑暗。 佢哋自己假裝嘅智慧同優越感令佢哋遠離上帝。 動機純正嘅人,向耶穌呢個世界嘅光,開放全人,於是就充滿屬靈嘅光明。

    • 廣東話粗口五字
    • 第啲粗俗嘢
    • 實例

    由於粵文唔普及同文人用字忌諱等原因,有段好長嘅時間,冇乜人識得五個字嘅傳統寫法。有人造出新字嚟代表,而用門字加個讀落相似嘅簡單字嘅組合,特別流行,甚至喺1999年入澌香港政府嘅《香港增補字符集》,方便用喺電腦度。佢地俗稱「門氏五虎將」、「一門五傑」或者「粗口五傑」,分別係: 1. 𨳒,「門」裏面加「小」,本字係屌(diu2) 2. 𨳊,「門」裏面加「九」,本字係㞗,常見假借字係鳩(gau1); 3. 𨶙,「門」裏面加「能」,本字係𡳞(lan2),常見假借字係撚(個字原本嘅讀音係「nan2」,同本字有些微分別); 4. 𨳍,「門」裏面加「七」,正字可能係杘或者𡴶(cat6)。 5. 閪,「門」裏面加「西」,本字係屄(hai1)。

    有啲未至係歸入粗口,主要係咒人話或者粗口諧聲。佢哋無一門五傑咁露骨,都係用嚟鬧人或者發洩。有啲人都忌呢啲,但有啲唔當係粗言,完全無禁忌。 呢啲經已無禁忌: 1. 戇居,㞗諧音做居。話人蠢 2. 條條揈,屌諧音做條,即屌屌揈,如同國語嘅屌兒啷噹。 3. 笨實,以前通常形容人[又笨又誠實]即係有啲蠢咁解,後來用個「柒」作諧音,更貼切地去形容嗰個廢人好似一條冇腦嘅J咁 4. 頂你個肺,屌諧音做頂,即屌你個閪。 有啲通到香港電檢處審查,喺一啲2B級或以下嘅電影入面出現,例如: 1. 仆街,咒人出街有意外。全寫應該係「仆街死」,忌諱「死」字而成「仆街」。係以前啲人認為橫死街頭嘅人係最悽涼。[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2. 冚家剷,咒人全家死。 3. 粉腸(係「撚樣」嘅諧音)[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4. 戇DO...

    廣東人有時會用一連串粗口對鬧。出名嘅例有巴士阿叔同廣州巴士阿叔。 公衆人物喺公開講粗口唔多,但都有啲踩鋼線嘅例: 1. 唐英年喺立法會上講「吊吊揈」(diu3*4 diu3*2 fing6) 2. 曾蔭權喺立法會答問大會上面爆咗句「狗/久/鬥噏辯論」。(事後官方紀錄做「鬥噏」,但好多人都聽到前者) 3. 黃毓民喺立法會上用國語講「真不該」(國語「不該」同粵語「仆街」發音相似) 4. 2013年11月11日,鍾樹根喺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審批緊香港電台起新廣播大樓工程嘅時候叫王維基「收皮」。(原文:「原來淨係Infrastructure(基礎設施)都要幾十億,王維基得十幾億,『收皮啦』!」) 5. 2017年1月6日,陳健波處理議員朱凱廸提交嘅臨時動議時,講:「朱凱廸,你提(鳩)咗廿幾...

  4. 四因說. 四因說 ( 英文 : four causes ),係由 古希臘 哲學家 阿里士多德 提出,佢將世界上事物嘅變化同運動嘅背後 原因 ( 古希臘文 : αἴτιον )歸納成四大類。. 四因包括有:. 質料因(Matter - material cause):即係構成事物嘅材料、元素或者基礎嘅質料 ...

  5. 倫文敘重解釋:「百鳥歸巢圖,巢、朝字同音,整篇文意是說,忠良賢士不多,奸佞當朝,搜括民脂民膏,以致民不聊生。 《倫文叙全集》 [ 編輯 ] 佢嘅古仔同啲詩(包括鹹詩)寫咗響一本叫《 倫文叙全集 》嘅民間傳奇。

  6. 本體論 ( 英文 : Ontology ),又譯 物性論 [1] 、 存在論 或 係論 ,係 形而上學 嘅一個基本分支, 英語 詞 ontology 係來源於 希臘語 詞根 οντ- (存在)同埋 λογία (學問)嘅組合。 本體論主要探討存在嘅本身,即一切現實事物嘅基本特徵。 有啲 哲學家 ,例如 柏拉圖 學派認為:任何一個 名詞 都對應著一個實際存在;另外一啲哲學家則主張有一啲名詞並唔代表存在嘅實體,而只代表一種集合嘅概念,包括事物或者事件,都有抽象嘅,由人類思維產生嘅事物。 例如「社團」就代表一群具有同一性質嘅人組成嘅集合;「幾何」就代表一種特殊知識嘅集合等等。 本體論就係研究到底邊種名詞代表真實嘅存在實體,邊種名詞只係代表一種概念。 所以本體論成為某啲哲學分支嘅基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